「瓷器」上的釉是何物,窯口怎麼分辨,值得收藏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種玻璃質層。釉層的作用是使陶瓷表面光潔美麗,吸水性小,易於洗滌和保持潔凈。由於釉的化學性質穩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經久耐用和耐酸、鹼、鹽侵蝕的能力。此外,顏色釉還能起到裝飾作用,使陶瓷器美觀。 我國古代陶瓷釉的種類很多,按照不同的標準,有著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照釉的成分,可以分為石灰釉、長石釉等;按照燒成溫度,可以分為高溫釉和低溫釉;按照燒成后的外表特徵,可以分為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有光釉、無光釉、結晶釉、玻璃釉、開片釉、窯變釉等。此外,施釉方法也有多種,如浸釉、蘸釉、澆釉、噴釉、盪釉、滾釉、刷釉等。

鬥彩雲龍紋蓋罐

釉與器物窯口鑒定:

古代陶瓷生產,釉的材料來源,同胎土一樣,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由於釉的成分不同,以及燒成溫度、窯內氣氛、施釉方法、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差異,各個地區、各個窯口的陶瓷產品在釉方面往往會形成一定的特色,具有比較鮮明的特徵。如唐代壽州窯瓷器以生產黃釉為主,另外還有黑釉、茶葉末釉和窯變釉等。黃釉色調深淺不一,釉色呈現出黃、蠟黃、鱔魚黃、黃綠、黃褐等色,器物積釉較厚處常呈現翠青色窯變釉。採用蘸釉法施釉,一般施釉不及底,多數器物的底和圈足無釉,常有流釉現象,在器物下腹部出現蠟類痕。釉層厚薄不均,釉色濃淡不一,玻璃質感強。胎釉結合有時不緊密,出現剝釉和自然開片現象。

Advertisements

鬥彩雲龍紋蓋罐

古代瓷窯,有的雖然同時生產多種釉色的產品,但一般都以一種或幾種釉色的產品而聞名。如邢窯、定窯的白釉,壽州窯的黃釉,汝窯、南宋官窯、耀州窯、越窯、龍泉窯的青釉,建窯的黑釉,鈞窯的天青釉、月白釉、玫瑰紫釉等。一些窯口釉的特徵,有時甚至比胎的特徵更明顯。有經驗的古陶瓷鑒定者,有時只需要看一看器物的釉,即能大致斷定其窯口。如鈞窯的蚯蚓走泥紋、定窯的蠟淚痕與竹絲刷痕、宋代耀州窯瓷器底足處的薑黃色釉等特徵,這些都是鑒定瓷器窯口、乃至真偽的要點之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