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一條來自消化科醫生的提醒:推杯換盞之際,請一定分餐!

馬上就要到聚會雲集的春節了,在您交杯換盞之際,請謹記一句老話:病從口入。說起能經口傳播的疾病,那可多了,比如:甲肝、菌痢、霍亂、傷寒、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後者,已經被WHO列為胃癌的病因之一。

而分餐,能有效的避免傳染源在吃飯時經口傳播。但是您肯定想,分餐是西方飲食習慣啊,咱華夏古國多少年沒分餐,也沒怎麼樣啊?

等等,多少年?還真沒多少年!分餐,千真萬確是咱們老祖宗從遠古時代就秉承的傳統,口說無憑,圖文為證。

鬲→

中華民族分餐制的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時期。上圖是殷墟出土的「鬲」,它是用於煮粥的器皿。其容量只夠一人一餐之用,因此可以推想出那時人們進食,一人一鬲的分餐制。

在山西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些用於飲食的小木案。在夏商時期墓葬中也發現有俎案,這些發現指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國出現的源頭在4500年以前,小食案是禮制化分餐制的產物。後來我們常說的「舉案齊眉」的案指的就是這個。

Advertisements

商代以後,在《周禮》《禮記》中對飲食有嚴格的規定,根據不同的等級實行分餐制,貴族們講究列「鼎」而食,地位越高,使用的數量也就越多,在長幼同食時,規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以明養老也。」以上從一個側面間接表明,當時無論是統治階級還是平民百姓在進餐時為定等級,用餐方式多以分餐為主。秦漢時期在用餐方式上,漢朝人仍採用分餐制,山東出土的「髡刑圖 」 ,畫面上邊和右邊列坐的官吏面前,一人放置一份盛放食物的餐具。

在漢墓壁畫和畫像磚上,經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飲場面。四川出土的 「宴飲舞樂百戲」畫像,形象再現了當時人們一人一案,正襟危坐,分餐而食的就餐情景。《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的描寫也透露出當時實行的是分餐制。

Advertisements

魏晉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特殊時期。人們的用餐方式逐步發生了衍變,魏晉時期多以分餐為主,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名作《列女仁智圖》,其中一幅描述了靈公夫人服侍衛靈公進食的情景。兩人面對面席地而坐,各自面前分別放著各自的食盤,顯然是一種分餐制的再現。而嘉峪關魏晉墓室磚畫《宴飲圖》中可以看到兩人圍一食案相對而食。

到了北齊楊子華的《校書圖》 中,合餐制就比較明顯了。圖中三人圍坐於高榻上,中間放著食盤, 顯然是合餐制的再現。

隋唐時期,飲食文化受西域少數民族影響更大。分餐與合食並存,但合食遂成為主流。這在很多繪畫作品中都有反映。北宋《唐人宮樂圖》中後宮嬪妃坐在月牙凳上,圍於一張放有食盤與酒具的長方案四周品茗飲酒;陝西省出土的唐代《野宴圖》,畫面正中有一擺滿食物的大案,有九個男子圍桌而食。從這些繪畫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餐具已由小案小盤轉變為大盤大菜,坐具已由席轉變成長條凳,這些轉變為合餐制的盛行創造了條件。

到了宋代,現代式高桌椅凳已成為各階層普遍使用的餐飲傢具。元朝是蒙古族統治,合餐制開始慢慢發展。明朝時期為恢復中華正統,合餐制依舊沒有流行開來。直到清朝,據史料記載,除皇帝一人一桌獨餐以外,其他隨從人員都是圍桌合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滿漢全席。所以合餐制從清朝開始徹底流行開來,直到完全消滅了中國傳統的分餐制。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向您證明:在可追溯的幾千年的中華飲食文明中,合餐制在中國成為主流的情況不足四百年。所以,選擇分餐制既可以防止幽門螺桿菌等疾病的傳播,又可以發揚我中華的光榮傳統,何樂而不為呢!

文 | 北醫三院消化科 索寶軍

編輯 | 孫靜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