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氣」的「氣」是什麼?

《養壽潤肺》三十講-10

「肺主氣」的「氣」是什麼?

「肺主氣」,要理解,要得說清「氣是什麼?」。「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外氣」人人皆知,「內氣」的定義和說法很多。羅列如下:中醫理論說法。近幾十年出版的中醫書籍中有答案:是「萬物最基本元素」,是「精微物質」。

《黃帝內經》說:「無氣則死矣」。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所作的《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被譽為「醫聖」的漢代張仲景(約150-219年)論述了中醫「氣」的理論,很多地方提到「氣」多達幾十處。形成了「氣論」,卻沒有說「氣」是什麼。

中國古代哲學家說法。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大政治家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在《管子•心下術》寫到:「氣為身之充」,《管子•樞言》寫到:「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大哲學家老子(約公元前600-公元前500年)《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思想家莊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莊子•知北游篇》:「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Advertisements

」漢字的寫法和變遷。五千年到一萬年期間的陶文時代,甚至到商朝的甲骨文、青銅器、金文和小篆時期,「氣」都用有流動的符號和圖文表示。

東漢許慎(公元58-147年)編寫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時,記錄了「氣」字:「氣,饋客之芻米也。從米、氣聲」。「氣」是氣加米組成,在「民以食為天」的年代,人有飲食,就有「氣」,可以理解。後來漢字簡化時,又寫成了「氣」。在歷代各種書法中,「氣」與「氣」並存。含「氣」的片語有1498個,成語300個,其中有看得見的,有看不見的。可以理解為「氣」融入了中國文化,也可以理解為「被濫用」了。

西方「科學」說法。認為世界是具體的:「水、或氣、或火、或數」。在西方邏輯面前,在流行的還原論和實證論面前,至今沒有找到對應的物質基礎,說它「不科學」。 有趣的是,東西方哲學家都知道了世界是有形和無形組成,而且「萬物皆變」。他們近代科學忽視了無形的東西,最近,似乎開始醒了。 我們建議:換一種思維理解「氣」:氣是人體與外界(外氣)、人體各細胞、組織、器官之間(包括五臟六腑之間)的聯繫和功能(內氣)。所以,肺需要滋潤(潤肺),補氣,理氣;需要疏通;需要「練肺」……

Advertisements

主講人:柯傳奎

科學著作:《中國冬蟲夏草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杭州柯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官網:http: www.ksbio.net

關注微信公眾號:ksbiody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