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生臨床技能(十二)四肢關節檢查及技能 下

一、膝關節檢查

(一)視診

1、軟組織 骨四頭肌萎縮常提示膝關節病變;同時需注意是否有瘀斑、瘢痕、紅腫、竇道等皮膚異常。

2、骨 骨性關節炎往往存在於內/外翻畸形;股骨下端及脛骨上端為骨腫瘤的好發部位,常伴局部腫塊及淺靜脈怒張。

3、關節 若髕韌帶兩側「膝眼」消失,提示關節腫脹,可進一步行「浮髕試驗」。

(二)觸診

膝關節軟組織較少,疼痛部位常為病灶所在位置(圖3-22)。

(三)關節活動度

膝關節屬於屈戌關節,主要作屈、伸運動,同時可以做一定程度的旋轉運動。

1、 屈曲(圖3-23)

(1)中立位:膝關節伸直,髕骨向前。

(2)活動度過伸:0°~10°;屈曲:0°~135°。

2、 旋轉

(1) 中立位:屈膝狀態下脛骨前緣向前。

(2) 活動度:伸直位時基本無活動,隨屈膝逐漸加大;屈膝90°時,活動度最大,內旋可達30°,外旋可達45°;屈曲超過90°后,活動度逐漸減少。

(四)特殊檢查

1、髕骨關節

(1)浮髕試驗:患腿膝關節伸直,放鬆股四頭肌,檢查者一手擠壓髕上囊,使關節液積聚於髕骨後方,另一手食指輕壓髕骨,如有浮動感覺,或能感到髕骨碰撞股骨為陽性,提示關節腔內中等量積液,但大量積液可為陰性(圖3-24)。

(2) 髕骨摩擦試驗(Soto-holl sign):患者仰卧伸膝,檢查者一手按壓髕骨使其在股骨髕關節面上下活動,出現摩擦音或疼痛為陽性,見於髕骨軟化。

2、半月板

(1) 過伸試驗:膝關節完全伸直或過伸,半月板破裂處受擠壓疼痛為陽性,提示前角損傷。

(2) 過屈試驗:膝關節極度屈曲,半月板破裂處受擠壓疼痛為陽性,提示后角損傷。

(3) 麥氏征:患者仰卧床上,髖膝屈曲成銳角,盡量使足靠近臀部,檢查者一手放在其膝部,手指摸關節間隙,另一手握其踝部,令患者肌肉放鬆,將患者的髖與膝由被動屈曲逐漸伸直,同時使其小腿外翻外旋;再使其小腿內翻內旋。如果在某一固定角度觸到振動或聽到響聲並伴有疼痛。即為陽性。外翻外旋陽性提示外側半月板損傷,內翻內旋陽性提示內側半月板損傷;從膝關節屈曲到伸直過程,若出現陽性,則依次提示半月板后角、體部、前角損傷。

(4) 研磨試驗(Apley sign):俯卧位,膝關節屈曲90°,提起小腿,再作旋轉,出現疼痛,提示側副韌帶損傷;向下擠壓膝關節,再向外側或內側旋轉,同時極度屈曲再繼續伸直。如發生疼痛,則證實內或外側半月板破裂,並依疼痛發生時的角度判斷半月板破裂部位。

3、 側副韌帶 側方應力試驗:患者取仰卧位,將膝關節置於完全伸直位,分別作膝關節的被動外翻和內翻檢查,與健側對比,若超出正常外翻或內翻範圍,內側或外側出現疼痛,則為陽性,提示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

4、 交叉韌帶

(1) 抽屜試驗 仰卧,屈膝90°,屈髖45°,助手固定骨盆,檢查者坐於床上,輕壓患者雙足固定,雙手握住脛骨上端,前拉或者后推,幅度大於健側或位移超過5mm為陽性,提示前交叉韌帶或后交叉韌帶損傷(圖3-25)。

(2) Lachman試驗及反Lachman試驗:屈膝30°,余方法同抽屜試驗,敏感性較抽屜試驗高,試驗陽性分別提示前交叉韌帶及后交叉韌帶損傷(圖3-26)。

(3) 應力后沉征(posterior sag sign):仰卧,屈髖屈膝90°,放鬆小腿肌肉,脛骨相對股骨后陷為陽性,提示后交叉韌帶損傷。

二、踝關節檢查

(一)視診

踝關節損傷患者常迅速出現腫脹,約一半患者會出現皮下瘀血,往往提示相應部位韌帶損傷或骨折可能。但腫脹程度與損傷程度並無絕對相關性。

(二)觸診

足、踝、小腿、膝關節都應常規觸診,檢查有無壓痛、畸形、骨擦感,足背動脈搏動、感覺、運動功能應仔細評估,防止遺漏神經損傷及骨筋膜室綜合征。

(三)活動度

踝關節屬於滑車關節,可沿通過橫貫距骨體的冠狀軸做背屈及跖屈運動(圖3-27,圖3-28)。在跖屈時,足可做一定範圍的側方運動。

(四)特殊檢查

1、外踝不穩定

(1)前抽屜試驗:踝關節跖屈約10°,固定脛骨,牽拉足跟,若活動範圍較健側增大為陽性,一般可有明顯錯動感。

(2)距骨傾斜試驗:踝關節跖屈10-20°,握住後足施加內翻應力,同時用手感覺脛距關節外側,較健側有明顯分離感為陽性。距骨傾斜試驗對評估距腓前韌帶及跟腓韌帶共同損傷有意義。距骨傾斜大於15°或較健側大於10°時,跟腓韌帶和距腓韌帶很可能斷裂。

2、內踝不穩定 單純三角韌帶損傷極少見。當發生三角韌帶完全斷裂伴下脛腓聯合斷裂或外踝骨折時,在外翻應力下距骨將外向移位。

3、下脛腓聯合損傷

(1)外旋試驗:屈膝90°,固定小腿,外旋足踝,出現下脛腓聯合處疼痛,並向小腿近端放射為陽性。通過疼痛延伸部位與腓骨尖距離,可粗略評估韌帶損傷程度。

(2)擠壓試驗:擠壓小腿近端,出現骨間膜和下脛腓聯合水平疼痛為陽性。同樣提示下脛腓聯合損傷。

(五)固定方法

可行短腿石膏或支具臨時外固定。對於韌帶部分損傷,癥狀較輕者可局部封閉止痛,彈力繃帶包紮制動,限制內翻、跖屈,一般2~3周即可恢復;癥狀較重者可行短腿石膏踝關節90°位外固定4~6周;若為完全斷裂者需手術治療。骨折患者轉診專科治療。


四肢檢查(膝關節檢查、踝關節檢查)的溫習就到這裡了,下期我們將與您分享的是眼部檢查內容。快來留言區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下您的四肢檢查(膝關節檢查、踝關節檢查)獨家秘籍吧!

本文內容摘自《全科醫生常用臨床技能手冊》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