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夏秋冬需保養,生長收藏順陰陽。中醫調理治病好,對症下藥細商量。


再過幾天就是冬至節,我們老家在武漢市,屬長江流域。在此時都忙著準備衣被抗寒,腌肉腌魚準備過年。可在東南沿海一帶,對冬至節比較重視,這一天要吃湯圓。實際上最重視的還是中藥店,都在大做廣告,冬至進補,三九貼也伴隨興旺。

「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是應用了古漢語當中互辭的修辭方法,需 「 參互成文,含而見文 」,即上下兩句,看似各說兩件事,互不相干,實則前後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理解時,要綜合雙方,不能偏執一句,也不能把它割裂開來。此說應當根據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四時特點,辨證論治,對症下藥,調理陰陽,補養身體。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對於文中 「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 一語,大家可能不太好理解:春夏陽氣旺盛,反倒要「養陽」;秋冬陰氣漸長,反倒要「養陰」,似乎有悖陰陽平衡的養生大道。再看《靈樞。本神論》所言:「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中醫調理治病,應當順應四時陰陽的變化,因人,因具體情況來調節陰陽,追求生命平衡之真的,達到陰平陽秘的完美狀況。請大家牢記,辨證論治是中醫的靈魂。因時,因地,因人,因病而制宜,對症下藥,不是對病下藥。

Advertisements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上文言春夏,下文說秋冬,春夏秋冬皆備;上文言養陽,下文說養陰,養陽養陰皆備。並非春夏只養陽不養陰,秋冬只養陰不養陽。單獨把春夏合併,秋冬並列,把春夏與秋冬割裂開來理解,是錯誤的。這句話實際是說,應當根據四時調理陰陽,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正如《靈樞。本神論》所言:「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再次請大家牢記,辨證論治是中醫的靈魂。因時,因地,因人,因病而制宜,對症下藥,不是對病下藥。春夏秋冬,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對症下藥。

春夏之季由寒轉暖,由暖轉熱,宇宙萬物充滿新生繁茂景象。此時是人體陽氣生長之時,一方面應該適當晚睡早起,增加室外活動的時間,進食大蔥、生薑、豆芽、秧苗尖等舒展陽氣的食品,心態上宜開朗外向,使陽氣順應季節、天氣變化以生髮調達。夏季不恣意貪涼飲冷,避免人體陽氣過分消耗。另一方面,陰陽互根,陽氣生髮,必須有陰液的補充才能夠使身體的陽氣、陰津在較高水平上維持平衡。在酷暑炎熱之時,也應陰居避暑熱,保護陰津,防過汗傷液。增加飲水,多吃些滋陰生津的蔬菜瓜果,來適應陽氣的生髮。夏天最好的補品是西瓜,綠豆湯,生津止渴清熱解暑。為陽氣的生長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基礎,為生活帶來甜蜜幸福。

Advertisements

秋冬之季氣候由熱轉涼,由涼轉寒,萬物都趨於收藏狀態。一方面,此季節應以食物來填補陰精,使陰精積蓄,培補腎元,骨健髓充,元神得養,也是對夏季損傷陰精的補充。另一方面,更應固護陽氣。起居上應早睡,與日出同起,防寒保暖,減少戶外活動,保護消減的陽氣,使陽氣不至外泄。同時適應陰氣漸長的特點,增加羊肉、韭菜、乾薑、肉桂等溫陽食品。心態上應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以求陽與陰配,使得陽氣在較低水平上與陰液相平衡。冬天嚴寒,溫補腎陽。最好食品,肉類狗羊。經常少量,堅持不斷。紅光滿面,身體健康。

看看現在市場上的三九貼,三伏貼能抓住季節是好事。但是過於強調只在此季節治病,是否有點太死板。最後再強調一次,辨證論治是中醫的靈魂。因時,因地,因人,因病而制宜。一年四季,都可進補。補陰補陽,因病而異。對症下藥,時刻牢記。

華用宣 2016.12.1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