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玩具背後的意義,比玩具更有價值

一位媽媽發來消息,說最近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有些事情讓她覺得頭疼。

她說,兒子5歲半,還在上幼兒園,性格偏外向,從小也一直教導孩子要大方,只是最近兒子很喜歡跟別人要東西,喜歡接受別的孩子給的東西。

這位媽媽說也曾提醒過孩子,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可是孩子非常有理由的回復媽媽說,某某某非要給的,他不要了。而別的孩子也會經常和兒子要玩具,經常會換來換去。

頭疼也就頭疼在這裡,其實很多換來的玩具,拿回家后孩子也不怎麼玩。兒子有時候給別人玩具的時候也不是很情願,但是我們常常會教他要大方分享,答應了別人的事情要做到。而有時候鄰居家孩子的東西給了他,然後又要拿回來,自己孩子又不肯。

01

隨著年齡的發展,孩子會開始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物品,也會想要別人可以和他分享,這是一種成長的規律。這也是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需求,就是人際交往。

Advertisements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說,我帶著好吃的東西,或者,我有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玩吧!於是,這個孩子可能就在幼兒園,交到了個新朋友。

孩子通過分享玩具給對方玩,或者相互交換玩具,或者把玩具當作禮物贈送給對方,通過這些方式來建立關係,來拓展他的人際交往。

這個時候,孩子會真正的體會到分享的樂趣,這時候的分享,不僅是一種快樂的分享,也是孩子之間情感鏈接的方式

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從幼兒園裡回來,非常開心和自豪地告訴爸爸媽媽,今天和哪位小朋友交換了什麼禮物,因此獲得了什麼新的玩具。這時候,交換玩具的意義,並不是獲得的玩具本身,而是孩子拓展了他的社交邊界。

02

很多父母也會發現,孩子之間交換的物品,如果用我們成人的價值觀來衡量的話,是非常不對等的。

Advertisements

比如,遙控汽車換了貼貼紙;昂貴的新玩具換了破損的舊玩具;長輩送給孩子的紀念品換了普通的小擺件...。

在我們成年人看來,總會覺得這樣的交換很不值得。為什麼孩子不懂得換些更好的、更值錢的東西回來呢!?很多家長為此覺得難以理解,所以會告訴孩子,為什麼這麼傻,拿新玩具去換舊玩具,同時,我們也會對孩子說,這個東西又不是什麼貴東西,分給別人玩唄,分一點給別人吃吧。

父母干涉和限制孩子的交換物品,更多的是干涉了孩子的社交成長。而當我們去干涉孩子的行為的時候,不但破壞了孩子的社交行為,同時也破壞了孩子對物品所有權的理解,干擾了孩子的心理邊界。

而社交邊界的基礎是有個基本穩定的心理邊界。

孩子的心理邊界,可以讓孩子在內心世界裡面形成一種規則和自我的意識。而孩子最初的邊界感的形成便是通過佔有屬於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和他人的。

因為只有當孩子,可以擁有了自己的東西,而且這個東西是完全屬於他的,孩子對這件物品擁有絕對的所有權的時候,孩子才能夠感覺到「我」的存在,這就是自我的延伸。

當孩子物品的所有權可以得到基本的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可以得到基礎的穩固,孩子就會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邊界,孩子也會在這裡學會,去拒絕別人和尊重別人的拒絕。

孩子會繼續通過物品的交換來結交朋友,拓展他的人際關係。

而且在這個階段中,孩子自己會慢慢的思考和發現,他每次交換玩具后,自己的對新玩具的想法和態度。孩子的心情也會隨之變化,交換新玩具后的喜悅,想念自己原來玩具時的難過,交換某玩具后的後悔。

這也是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孩子和朋友交換了一件玩具,過段時間,他可能就會有些反覆,比如後悔和對方交換了,或者後悔和別人換了某樣物件,孩子也可能想要換回原來的東西。

文章開頭那位媽媽提到頭疼的地方,估計就是這樣了。

03

孩子在不同的過程中體會到,各種複雜的感受。在這些感受中,孩子會自動能夠摸索出一些交換的規則。比如,新的東西要換回新的東西,舊的東西用舊的東西換。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換回自己更想要的東西。

這種感覺就好比原始社會一樣,貨幣還沒出現的時候,人們可以用一頭羊去換一把斧頭,因為那時候,斧頭對於需要它的人來說比羊更貴重。而其中的價值,更是只有需要的人才能判斷和衡量。

這些都要靠孩子自己去經歷和感受,當他有機會在周圍的世界中,自由的體驗和經歷與他人交換物品的過程,孩子將會逐漸發現他人際交往的能力和魅力,儘管最初是通過物品的交換,但越往後,孩子會發現,所有物品交換的過程,都伴隨著人格的成長。

因為這些經歷不僅是個遊戲,更是成長的過程,每一次的交換,都為他下一次與別人的交往積攢了經驗值。孩子會慢慢發現自己的能力和魅力,甚至,在不需要物品的情況下,他的個人魅力也可以結交到更多的朋友。物品交換,是孩子發展人際交往的一種初始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把家裡的貴重物品,拿去和別的孩子進行交換了,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來引導孩子呢?

首先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肯定可以拿去交換的。比如那些屬於孩子自己的物品,既然是孩子的,我們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

有些比較貴重的東西,或者是有特殊意義的物品,比如我們送給還在的生日禮物,或者是長輩送的紀念品等等。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這是爸爸媽媽送給你的生日禮物。所以,它既是屬於你的東西,同時,也有爸爸媽媽給你的一份情意在裡面,這些是是不適合拿去交換的。或者,如果你需要交換的話,這一部分東西你需要先和爸爸媽媽商量,也要徵求我們的意見,因為這件物品也有我們的一份情意在裡面。

甚至我們自己就可以專門為孩子準備一些,可以幫助他去拓展人際關係的,可以交換的物品

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物品交換背後的意義比物品本身更重要。

作者:吳在天,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行業從業7年,始終在自我成長的路上。

微信公眾號:不懂點心理。ID:bddpsy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