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哥倫布和麥哲倫:盤點中國古代十大海外探險家

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探險不僅改變了歐洲,也改變了整個世界。哥倫布、達伽馬、皮薩羅和麥哲倫等是其中最優秀的代表。很多人覺得中國在近代落後就是因為古代中國人幾乎沒有海外探險,對外部世界不了解。

那麼,中國歷史上有沒有進行海外探險,有沒有可以媲美哥倫布等人的偉大探險家呢?

當然有。下面我們就一一列舉,歡迎補充:

1.商代:箕子。

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官至太師,與比干,微子齊名,被孔子稱為殷末三仁。

商朝被滅后,箕子隱居太行山。周武王曾向箕子求教治國之道。箕子便將夏禹傳下的《洪範九疇》陳述給武王聽,史稱箕子明夷。

武王還想請箕子出來做官,重用箕子。箕子婉拒。等武王再次來請箕子出山時,箕子已經帶著弟子們和商朝遺族等五千人從山東半島東渡朝鮮,並在那裡建立箕子朝鮮。

Advertisements

2.周朝:周穆王。

周穆王是周朝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據戰國時期出土的《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好征戰和巡遊,通過巡遊和征戰加強了對北方和東南的統治。最具傳奇色彩的是周穆王曾帶少量隨從西巡,歷時兩年,最遠到達今新疆和中亞地區,加強了與西部的聯繫。

3.西漢:張騫。

漢武帝與匈奴開戰後,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張騫曾被匈奴抓住,被匈奴扣押十年,並在匈奴娶妻生子,但始終不忘大漢使命,逃脫匈奴的控制後繼續西行,最遠到達大月氏和大夏,即今天的阿富汗和土庫曼地區。

張騫對打擊匈奴和建立絲綢之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4.東漢:班超。

班超的父兄妹都是史學家,班超曾任文官,后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

Advertisements

5.東晉:法顯。

法顯是東晉時期和尚,65歲與四位同伴去天竺取經,在西域又遇到5位和尚,共10人。這十人有的死在路上,有的留在天竺,最終只有法顯一人回國。

法顯在天竺學習了幾年佛經,帶著大量佛經搭乘商船從海路回國。法顯回國途中又在獅子國學習佛經兩年,並增加了很多佛經。

法顯回國后已經八十歲,在國內除翻譯佛經外,寫了一本《佛國記》,記錄了沿途見聞和風土人情。由於印度人對古代歷史沒有文字記載,現在《佛國記》已經成為印度人研究歷史的必讀書。

6.唐朝:玄奘法師。

玄奘是唐朝著名高僧,是《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27歲去天竺取經,歷時十六年,帶回657部經書。他所寫的《大唐西域記》也成為印度人研究歷史的必讀書籍。

7.明代:鄭和、汪直以及鄭芝龍鄭成功父子。

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中部地區,比西方早幾十年。

汪直是海盜、走私商人、倭寇大頭目,手下有數萬嘍啰和海商,從日本列島到東南亞都是其活動範圍。

汪直是第一個向日本出口火器的人。當時日本正處於戰國時代,大名們對武器的需求很大。汪直販賣軍火賺的盆滿缽滿,導致日本的戰爭死亡人數大幅增加。關鍵是與汪直貿易的日本大名都很感激汪直。

汪直最終被浙直總督胡宗憲殺掉,傳首京師。

鄭芝龍鄭成功父子是走私商人和海盜,鄭芝龍投降滿清后,鄭成功率領鄭家水師把盤踞台灣的荷蘭人趕走,收復了台灣,成為民族英雄。

8.清代:羅芳伯。

1777年,廣東人羅伯芳在南洋建立蘭芳共和國。後來,蘭芳共和國遭到荷蘭侵略,羅伯芳曾要求把蘭芳共和國併入大清國,被乾隆拒絕。1888年蘭芳共和國被荷蘭吞併。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其實中國古代也有很多探險家、冒險家,中國古人的遊歷以文化交流和貿易為主,不像歐洲人以掠奪為主。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