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最早縣名武源探秘

德清立縣於唐代,最早的名稱不叫德清,叫武源。為什麼叫武源,史書上記載為:以縣有武承塘。一縣之名用塘名來命名,這個說法讓人難以理解。況且,縣名中只用其中一個「武」字,並沒有叫武承縣。這是為什麼呢?記者查閱了大量志書,都沒有予以解釋,是此事不足為道,還是無從入手?

記者認為研究地方史,縣名的來源很重要,值得深入探究,給予合理解釋。凡事有因才有果,那麼這個「因」到底是什麼呢?

武源由來之惑

對德清縣名記載最早的是成書於唐憲宗元和八年(813)的《元和郡縣圖志》,志載:「德清縣,天授二年(691)析武康鄉置武原縣,景雲二年(711)改為臨溪縣,以縣臨餘不溪也,天寶元年(742)又改為德清縣。」記載很簡要,沒有說為什麼定縣名為武原。到是對之後改為臨溪縣,有「以縣臨餘不溪也」的解釋。按理首立的縣名,更應該有原由,志中卻不記。

從直觀上分析,武原縣是從武康縣分出來的,首字都為「武」字,後面的「原」字,其本意是指水流的起始處,「原」與「源」兩字相通。武原的出處會不會是源於武康的意思。但是,後來的史志上不是這樣解釋的。

北宋初年,出了一本《太平寰宇記》。作者認為《元和郡縣誌》「編修太簡」,作了大量補充。其中有這樣的記載:「十七鄉本武康縣地,唐天授二年析置,以縣界有武承塘,故名武源縣。」這裡說出了取名武源的原因。還把「武原」改成了「武源」。

到了明朝,嘉靖《德清縣誌》則記載為:「唐天授二年,析武康之東鄉置,曰武源縣。餘不志:邑人戴德永等上言,武康東界一十七鄉枕溪澤,通舟航,饒魚稻桑麻竹茗之利,願析置一縣。從之,以縣東有武承塘,置縣曰武源。」記載中,不僅延續了以前的說法,還補充了為什麼要立縣。以後的德清志書都以此記載。

如此說來,德清縣最早的縣名武源,是因為縣內有武承塘而命名。縣名以山巒、以河川等命名的很多,以一處塘命名的鮮見,這是一處什麼塘,為何要以它命名,「武承」難道有特別的含義?

解讀武承含意

「武承」不是一個獨立的詞,無法解讀。但說到武承,會讓人聯想到武承嗣,武承嗣就是那個時代的名人,會不會以他命名。武承嗣是武則天侄子,京官,官至左相。但是,在德清立縣的天授二年前,武承嗣正在竭力為武則天稱帝大造輿論,掃清阻礙,他不會幹修塘這種具體事務。即使武承塘與他有關,則應稱「承嗣塘」或尊稱「武公塘」,而不是「武承塘」。

古漢字中「丞」與「承」意思相通,但用在官職上不會寫「承」。也有可能「承」和「丞」因字形相近而別寫,「武承」會不會是「武丞」呢?丞是官名,為州縣之佐官,武丞塘也許是為紀念一位姓武的丞官修塘而取名。武則天當政時武姓為官的人較多。但查閱史料,德清、武康兩地沒有武則天時的秩官記載,不知是否有過。南宋嘉泰《吳興志》中也查不到,其他地方的應該更難查,即使查到有姓武的丞官,也難以與德清的武承塘聯在一起。

立縣取名是件大事,當有說得開的理由。比如武康縣,最早叫永安縣,以「縣有永安山」命名,寓意永久安寧。武源縣,如果其意思真的是「縣界有武承塘」而命名,「武承」一詞沒意思。如是「武丞」,只是佐官,不是一地之主,以一個丞官來命縣名不太可能。而且,在古代,要給一地命名,一般不會以官職命地名,而是以官員的姓名命名。如位於三合的險塘,叫張公堤。張公是時任浙江巡撫張桂尹,按其官職命名,則是張巡撫塘。而且武源縣名中只用了「武」字,沒有「承」或「丞」字,這也是說不通的。因此,武源縣之名的來源應該有更深層次的意義。記者覺得,要解開這個謎團,首先要找到古武承塘。

尋找古武承塘

查遍德清現存的地名,找不到武承塘。這不奇怪,畢竟時間已逾千年,地名隨時代變更的情況很普遍。查閱史料,終於在明嘉靖《德清縣誌》有發現。據記載:「石塘,在縣東十八里,即古武承塘也。」然後又在清康熙《德清縣誌》中發現:「石塘,即古武承塘也,三都四都東西相對為石塘,袤延數里,近葛山壩,且中有潘家港一浚,以備旱澇。」另外還有「石塘渡,在縣東十八里武承塘之岸」的記載。記者隨即按志書中的方位找到了位於龍溪旁的石塘地名。但該石塘是鍾管鎮干山村的一個自然村,不是指堤塘。那裡是否就是志書中的石塘呢?

記者從乾元鎮走德洛公路,至東衡村花山自然村,隔龍溪相望,對岸就是石塘自然村,有橋相通。在過橋時,記者欣喜地發現,此橋名為石塘渡橋,記載中的石塘渡應該就在附近。進村尋訪當地老人,都知道石塘渡,位置在現在的石塘渡橋以西約200米處。證明這個地方就是記載中的石塘,也即古武承塘。

然而在尋訪中,村民不知武承塘之名,也沒見過該處的龍溪岸有石砌堤塘。記者四處查看,此處的龍溪兩岸確無石砌堤塘。石塘村內水網交錯,也沒有明顯的石砌堤塘。不知此處因何稱石塘?

從衛星地圖上觀察,東苕溪出老德清縣城,往東北方向,稱龍溪。龍溪至石塘村地段時,急劇北拐,約2公里后又突然反折,形成了游龍般特殊走向。對岸的衡溪出口也直衝石塘村沿河堤岸。記者請水利工程師分析,他認為這種河流的走勢,在洪水期間,水流不暢,易潰堤,往往會築塘,以避農田、居民受淹。如此說來,當年很可能在這裡修築過石砌堤塘,稱為武承塘。石塘是後來的俗稱。

以武承塘命縣名,說明它不是一般的塘,此名卻為何沒有流傳下來。書中找不到答案,還得到現場找,總有蜘絲馬跡。記者又三顧石塘,終於有發現。據當地84歲的潘澤慶老人說,村裡沒有武承塘之名,但有聖塘角、聖塘潭、聖塘橋。81歲的蔡亥慶老人也有同樣的說法,還能指出具體位置,就在離龍溪約300米處。這「聖塘」之名,會不會是古地名的傳承。

村民說的「聖塘」是讀音,也可能是「聖堂」。但聖堂名以廟名居多,村裡自古只有三官廟,沒有聖堂廟。如果說的是聖塘,則就是塘的名稱。會不會是武承塘中的「承塘」讀音?聖塘和承塘聽起來相似,但「聖」和「承」當地人發音有一定區別。因此「聖塘」更接近其發音。如果村民說的確是「聖塘」,那麼一處塘名為何要以「聖」命名。「聖」是封建時代稱頌帝王或與帝王有關的事物之字。難道這裡的塘與帝王有關聯?

聖塘橋

聖塘潭和聖塘角

武則天與聖塘

武原縣設立於天授二年,天授二年是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的第二年。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儘管歷史上對她貶褒不一。但是,武則天在實際統治的40多年中,社會安定,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局面。為了促進農業生產,武則天大力倡導興修水利。有關專家研究發現,武則天執政期間,有記載的上規模的水利工程就有二十個,目前能夠實地查到的有十九個,這些水利工程分佈在全國各地。

據記載,武則天曾下令在湖州安吉興修水利,引水入堰,灌溉農田。德清與安吉相鄰,地形卻不同,德清是水網地帶,水利不是引水,而是防澇,當修築堤塘。目前查不到有關武則天興修武承塘的記載,但這不是沒有可能的。清朝初年的《讀史方輿紀要》中有這樣的記載:「至縣東北十八里,為武承塘,亦謂之石塘。南岸為東石塘,西岸為西石塘,逮接數里,入郡界。」從這段話可知,武承塘不是一個小工程。「逮接數里,入郡界」就是延續數里,一直到湖州界。這樣的工程在千年前的唐代決非一鄉一縣能夠完成的,應是當時的國家工程。也許武承塘就是專家沒有找到的哪一個水利工程。 武原縣設立於天授二年,天授二年是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的第二年。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儘管歷史上對她貶褒不一。但是,武則天在實際統治的40多年中,社會安定,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局面。為了促進農業生產,武則天大力倡導興修水利。有關專家研究發現,武則天執政期間,有記載的上規模的水利工程就有二十個,目前能夠實地查到的有十九個,這些水利工程分佈在全國各地。 武則天與聖塘

還有一個信息也很重要,石塘處的龍溪是當時的重要漕運水道。唐代國都洛陽及關中地區經常缺糧,需要南方糧食補給。《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故常轉漕東南之粟。」又記載:「天授三年,武則天傳旨:敕錢塘、余替、餘杭、臨安四縣,經取道與北。」這「經取道與北」,宋咸淳《臨安志》上明確記載是東苕溪航道。而穿過石塘的龍溪是東苕溪下游的主航道,可直入太湖北上。作為漕運航道,築堤修塘是需要的。況且石塘處的河道水情複雜,更需要修築牢固的石砌堤塘。雖然現在已看不到石砌的古堤塘,但這不等於古代未曾有過。

由此看來,石塘很可能與武則天有關,是武則天統治時期一項規模較大,且有影響力的水利工程。武則天成為皇后之後,垂簾聽政,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改唐為周后,更是名正言順的聖上。石塘村流傳至今的「聖塘」地名,或許就是指武則天下聖旨而建的塘。武承塘的真正名字可能是「武聖塘」。

武源名之真源

德清立縣,按理縣名最有可能叫餘不縣。餘不之名由來已久,秦漢時德清屬餘不鄉,其中心就在德清縣境內。然而,立縣時的天授二年是武則天改唐為周自立為帝的第二年。這期間,全國不少老地名改成了「武」字當頭的名稱,德清新立縣自然應該附會「武」字,古代也是很講政治的。應該說,武源是源於武家王朝的意思。然而立縣名總不該無緣無故地與「武」聯繫在一起,便以武則天當政時興修的重要水利工程——武聖塘為由頭。況且,這不單純是一項水利工程,也是造福百姓的實事,在一個地方是有影響力的。

武源縣名源於武則天時期的推斷還有據可證。據北宋初《太平寰宇記》記載:「景雲二年改(武源縣)為臨溪縣。」註解為:「時昭天下州縣,犯武字者並應該避,於是改武源為臨溪。」景雲二年是武則天死後的第6年,這時周武王朝已恢復為李唐王朝,皇帝下昭,凡在武則天時改「武」或新立有「武」字的州縣,應該改掉。於是武源縣改成了臨溪縣。這充分證明,武源縣名源於武則天。同時也可證實,武源縣名與武康縣名無關。

當初一縣之名「以縣界有武承塘」而命名,後來武承塘名或武聖塘名卻在史書中幾乎消失了,且從不提及縣為何以此命名,原因還是政治。武則天死後,唐朝的皇帝是她的子孫,對她的評價有所顧忌。唐之後,貶武的聲音越來越多,到了宋代及之後,對武則天予以嚴厲批判,甚至指責「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這樣,與武則天相關聯的事就被淡化、篡改,乃至不提。含有政治色彩的武承塘或武聖塘之名慢慢湮滅了,取而代之的是直觀的石塘名。

綜上所述,德清縣最早縣名武源確實與武承塘或武聖塘有關,但它是與這件事關聯,而不是名稱,所以不稱武承縣,更不會稱武聖縣。武源縣是在武周王朝這個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縣,取名者用與「武」相關聯的塘名含蓄地與武家王朝相連,「武」是立縣的源頭,因此叫武源縣。

對於武源縣名的來歷,現有史書上只記載「以縣界有武承塘,故名武源縣」11個字。想必也曾有人對此疑惑,作過探究,可惜從沒有見過相關文字。記者在這次探尋中,綜合了大量歷史信息,並予實地考察,得出以上判斷。也許有人會說,沒有記載的推斷不是歷史。記者卻認為,正因為這段歷史沒有記載,所以要探索,合理的推斷或許就是真實的歷史,史料是在不斷探索中完善的。記者的推斷或許有誤,但可為後人作借鑒。

德清新聞網

石塘或古武承塘示意圖

運營人員: 周卉 MZ019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