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自我檢查能不能代替專業防癌篩查?答案是。。。

現在,乳腺癌,女士們聞之色變。關於乳腺癌,我們也越來越了解!這是個好現象嗎?

大家都知道姚貝娜嗎,因為乳腺癌而去世,有很多名人因為這個疾病而去世,我們會記住這個疾病的名稱,其實,乳腺癌就在我們普通人身上,有可能會發生。現在也越來越普遍。

粉蝶家園

我國乳腺癌有兩個發病高峰:

第一個高峰出現在45歲~50歲之間,較西方女性年輕了10歲~20歲;

另一個高峰則出現在70歲~75歲之間,呈M形分佈。

自我檢查不能代替專業防癌篩查

大家都知道自檢可以減少乳腺癌發病,及時發現,及時就診。有些地方城市的人就真不方便,所以常常自檢,及時發現問題,對於乳腺癌的發現很有幫助。

一旦發現乳腺腫塊、乳頭溢液、乳頭內陷、乳房皮膚改變、出現「酒窩」狀凹陷特徵以及其他乳腺異常的情況,應該及時尋找醫生,這些癥狀都是乳腺癌的早期癥狀。可千萬別心存僥倖或找偏方醫治。

但是,自檢是不可以代替醫院的檢查的,因為小的病變病人自檢是沒有辦法發現的,只有在儀器的的顯示下才會清楚的顯現出來。

除了醫生觸診之外,建議35歲以下人群進行B超檢查。35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正規的乳腺X線檢查,X線中腺體密度超過50%的女性,需要同時聯合B超檢查。

精準化治療呈現三個變化趨勢

檢測方面

現在,乳腺癌的分型也被詳細的進行分類。

當前乳腺癌的影像學檢查、免疫組化、基因檢測的分級診斷結果已經愈發精確,不僅可發現小至1毫米的腫物,還可以將乳腺癌分為不同亞型,從而根據每種亞型的生物學特性,掌握其在發病人群、治療策略和臨床預后等方面的差異,更好地開展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個體化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疾病進行合適的治療。

粉蝶家園

治療方面

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乳腺癌已經被進行詳細的個體化治療。

現在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如今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乳腺癌易感基因和致癌位點相繼被發現,為乳腺癌精準治療提供了更多科學依據。

另外,在患者的生活質量方面,更加優化患者的治療方式,已經從過去的「最大可耐受」轉向「最小可治療」。所謂「最大可耐受治療」,是指以相對粗獷的大包圍檢查以減少漏診和誤診,在治療策略上是用所有的手段來挽救患者的生命。

「最小有效治療」,即減少過度治療和不確實的盲目治療,做到對患者傷害最小的有效治療。

在這種創新理論的支持下,遵循臨床循證證據和個體化的治療將是重要的發展趨勢。

粉蝶家園

乳腺癌康復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期的治療和呵護,這就要自己和家人做好長期的準備。好的心態也很重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相信治療乳腺癌會越來越好的。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