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的下巴磕破了,媽媽是這樣和他談話的

吃晚飯的時候,小濤指了指自己的下巴,媽媽看到弄破了一塊,就問:「這是怎麼弄的呀?」

小濤說:「同學給弄破的。」

媽媽說:「同學可能不是故意的,你們是不是玩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一點兒小傷,沒關係。」

「他就是故意的!」小濤不高興地瞅了媽媽一眼。

媽媽忽然意識到自己沒有共情。於是對兒子說:「是不是有點兒疼啊?媽媽剛才那樣說,你是不是覺得委屈了?」

小濤點點頭:「嗯。」

媽媽說:「這個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小濤說:「我們幾個在玩,那個同學一下子衝過來,就碰到我下巴了。」

媽媽說:「那你覺得他是故意的嗎?」

小濤想了想:「可能他是想過來跟我們玩,不小心碰到我了,不是故意的。」

媽媽說:「同學們一起玩,偶然碰到也是常事兒,男子漢,沒關係,下次小心保護自己就行。」

Advertisements

小濤點頭同意,又跟媽媽開心地聊別的事情了。

當小濤指著自己的下巴給媽媽看的時候,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孩子給媽媽看自己受傷的地方,內心是渴望媽媽關注、心疼一下,想跟媽媽撒撒嬌,說說心裡的委屈。而媽媽直接問「這是怎麼弄的」,這是在追問責任,而不是在關心孩子。一聽到媽媽要自己解釋事情的經過和責任,孩子下意識地把責任推給別人,是「同學給弄破的」。在媽媽看來,這是小事一樁,沒必要大驚小怪,也沒必要因此而影響同學關係,於是下意識去「合理化解釋」,以圖小事化了。

然而「同學可能不是故意的」這句話,聽在孩子心裡就變了味道。現在下巴都磕破了,如果不是同學的責任,那不就是我的責任了?所以媽媽對同學的袒護,引發了小濤的反抗,小濤生氣地對媽媽說:「他就是故意的!」

Advertisements

小濤的媽媽是智慧的,她迅速察覺了小濤的情緒變化—小濤原本是想說說下巴被磕破的事情,現在卻忽然帶著賭氣的語氣責備同學是故意的。媽媽馬上意識到這是由於自己的言語引發的,因為自己沒有關心孩子,沒有理解孩子,而是只想著小事化了。於是媽媽馬上調整了自己的說話方式和態度:「是不是有點兒疼啊?媽媽剛才那樣說,你是不是覺得委屈了?」媽媽這句話,既表達了對孩子的關心,又傳達給孩子:媽媽理解你此時此刻的感受。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時,就願意一五一十地去描述真實的過程。認真傾聽了孩子的話之後,媽媽再啟發孩子思考「那你覺得他是故意的嗎?」這個時候的小濤就能夠客觀地評價他人了,他覺得同學好像也不是故意的,這件事沒有多麼嚴重,自己也不是特別的委屈。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於讓孩子認同我們的想法,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但是我們越是強迫,孩子越是不願意接納,甚至為了反對我們的想法而找更多的理由和借口;而當我們跟孩子共情的時候,他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情緒也得到了疏導,這時候他就能夠客觀地評價是與非、對與錯。甚至自己明明受了委屈,也能夠選擇原諒與和解。所謂「通情達理」,只有先「通情」,才能「達理」。我們要傳遞我們的思想和觀點給孩子,首先就要接納和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只有感受到自己被父母認同,才會去認同父母。

節選自《做個好媽媽,是你一生最大的成就》,安淑芳、修濤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文獲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授權刊發。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