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能力訓練3):注意力培養(聽覺能力)

聽覺是指聲波作用於聽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處於興奮並引起聽神經的衝動以至於傳入信息,經各級聽覺中樞分析后引起的震生感。(來源於「百度百科」)聽覺是僅次於視覺的重要感覺通道。它在人的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

聽覺能力就是在聽力的基礎上對聲音的認識能力。聽覺能力主要有聽覺察知、聽覺分辨、聽覺識別和聽覺理解四個階段。聽覺能力強的孩子注意力也就強,而注意力弱的孩子注意力則是分散的。

聽覺能力弱的孩子主要有以下表現:

1、「耳邊風」:對家長說的話充耳不聞;

2、眼神「發飄」:平時和別人講話很少有目光交流,不敢與人正視;

3、打斷別人說話;

4、聽講解東張西望,很不不耐煩;

5、上課時走神、搞小動作,常因外界的細微干擾而分心,聽課常是聽一點,漏一片;

Advertisements

6、對老師提問答非所問,甚至連老師問的是什麼問題也沒搞清楚;

7、對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聽漏聽錯;

8、在寫作業時,一聽到細微的聲音便轉移注意力;

聽覺能力弱的孩子我們就常聽見老師給他的評價:「老走神兒」、「注意力不集中」、「不會聽講」、「多動」、「不遵守紀律」等。家長成為老師「請客」的對象。

那麼,我們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聽覺能力呢?下面一些活動可以作為參考:

活動一:你聽到了什麼

家長和孩子在家裡一起閉上眼睛,安靜地聆聽各種聲音,這些聲音包括家裡的流水聲、電視聲、街上的嘈雜聲、樓道里的走路聲、鄰居說話的聲音、天空中的鳥聲等。鼓勵孩子既能傾聽房間內的聲音,又要傾聽房間外更遠一些的聲音。由近及遠、由少到多進行。

Advertisements

活動二:看誰聽得多

方法同上,家長和孩子來個比賽:看誰聽到的聲音多且準確。

活動三:看誰模仿得像

這項活動主要訓練孩子對聲音模式的注意。要求孩子要閉上眼晴或背對大人,大人做拍手、擊鼓、敲擊的動作,並向孩子提問:」你聽到了幾下聲音? 能不能把剛才聽到的聲音拍下來?」大人逐漸用不同節奏、不同音量等形式拍奏,要求孩子模仿剛才的聲音。如「重一輕一重一輕一重一輕一輕」的音量模仿、「慢一漸快一很快一漸慢一慢」的節奏模仿、用筷子有節奏地敲碗和桌子「碗一桌一碗一桌一碗碗碗一桌」。

活動四:看誰聽得准

給孩子讀一組詞,規定某一標準讓他認真聽(如聽出類別、用途、生活習性等),當聽到屬於這一標準的詞時,就拍手。正確率越高,說明孩子聽覺注意力越好。如:

—聽到動物就拍手:錢包、貓、桌子、狗、老虎、蘋果、檯燈、大象、茶杯、蝗螂、麻雀……

—聽到能裝水的詞就拍手:盆、棍子、電燈、桶、碗、壺、鉛筆、桌子、盤子、書、瓦罐……

……

活動五:看誰做得對

還可以由家長說出一個詞,孩子做相反的動作。起初可以只用一對相反的詞來測查,孩子較大時,就可以用兩對甚至三對相反的詞來測查了。比如家長說「大圓圈、小圓圈」,孩子聽「大圓圈」用兩隻手比成小圓,聽到「小圓圈」,用兩隻手比成大圓。家長可隨意排大小順序。

孩子在正確理解反義詞的基礎上正確反應,正確率越高,說明聽覺注意力越好。

活動六:「打電活」

家長用一根長約3米的線穿過兩個紙杯底部的中心(兩個紙杯的口向外作為聽筒),在線的兩端繫上一根小竹籤,使線不會從小孔中滑走。家長和孩子各拿一個紙杯,當線拉緊的時候,就模仿打電話,家長對著紙杯輕輕講話,孩子把紙杯罩在耳朵上仔細聽。

活動七:聽一聽,辨一辨

家長對孩子說:「小羊在籬笆旁捉蟲,小雞在樹上唱歌,小鴨在樹下吃草,小鳥在水裡游泳。」請孩子聽到后根據生活經驗改正句子:「小羊在樹下吃草,小雞在禽笆旁捉蟲,小鴨在水裡游泳,小鳥在樹上唱歌。」

活動八:聽故事講故事

給孩子講一個短小的故事,讓孩子聽一遍后就嘗試給你講一遍。以後逐步要求,要模仿你的動作,繪聲繪色地講解而且故事也越來越長。

(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