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瀉心湯案

三年前曾治一男性患者,左側脅肋痞滿不適。舌苔膩而微黃,脈弱,用半夏瀉心湯2劑痊癒。

日前又診治一患者,用藥五劑后癥狀明顯改善。診前患者基本情況如下:

1.口苦、淡,咽中有痰,目澀。

2.容易生悶氣。

3.身體疲乏睏倦,動則汗出,自訴有早泄和小便無力情況。

4.舌色淡,苔膩微黃。

限於網診不能摸脈,結合患者身體睏倦、動則汗出、早泄和小便無力的情況,推斷脈為弱象,歸納為中下焦虛寒。(中醫認為胸膈上為上焦,膈下為中下焦)患者又有舌淡苔膩微黃、口苦咽中有痰目澀癥狀,可以歸納為上焦痰熱。傷寒論方半夏瀉心湯正是治療上熱下寒諸證之良方,故選方半夏瀉心湯。而患者咽中有痰不適之症,又符合半夏厚朴湯「咽中如有炙胬」之言,故半夏瀉心湯與半夏厚朴湯加減構成治療本病之基本思路。

方葯如下: 清半夏10克黃芩6克黃連3克厚朴6克紫蘇子6克茯苓25克陳皮6克白豆蔻3克人蔘6克乾薑6克甘草6克大棗6克生薑5片

方解:半夏為全方之眼,有降膩氣、調寒熱之功,如一根引線將上下焦諸葯有機聯繫起來。芩連瀉上焦熱,茯苓陳皮化痰濕,厚朴紫蘇生薑理氣化痰,解咽喉鎖鑰之困。人蔘甘草乾薑大棗白豆蔻溫中健脾,暖下焦而健脾胃,緩睏倦救諸虛。三焦既通,則氣暢悶消,心情豁然。

彭子益在《圓運動中的古中醫學》一書說道:「若胸滿而不痛,此為痞證……宜用半夏瀉心湯以治痞。痞者中氣虛寒,熱逆不降。」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