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穆林 的十大珍藏

對於收藏家的車,很多外人是看不到的,但也有些愛好分享的慷慨之士,樂意用博物館的方式,與眾同樂。彼得·穆林(Peter Mullin)便是其中之一,他的穆林博物館(Mullin Automotive Museum)還有官網,可以虛擬瀏覽館內展品,每輛汽車的信息、數據、資料都非常翔實。

館內總共有120多輛展車,每次展出50~60輛,所有展車都是可以駕駛的,定期會有人開出去。彼得·穆林在保險行業致富,他的藏車集中在法國設計,主要收藏的品牌是布加迪、德拉奇(Delage)、德拉哈耶(Delahaye)、塔爾博特·拉戈(Talbot-Lago)、瓦贊(Voisin)、希斯巴諾·蘇莎(Hispano-Suiza),以1920年到1939年的汽車居多,設計風格是裝飾藝術風格和摩登流線風格。

他的車都是得獎專業戶,不是在勒芒或F1賽事上獲勝,就是在各大老爺車賽上奪冠。其中的布加迪藏車,不是世上最大的,卻是世上最好的。這些車在各地的巡展和獲獎,也讓世人對法國車有了更多的喜愛和了解,為此他曾獲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勳章,以感謝他對保存法國文化和歷史,所做出的貢獻。

他對汽車的愛好始於童年,他的父親是美孚石油的化學工程師,經常帶他去參加公司舉辦的賽車比賽。在七八歲的時候,他就可以說出每輛停在街邊的車的年份和名字。高中的時候,他有了他的第一輛車,並重造了它的發動機。他對法國車的愛好,始於30多年前的一件小事。他一朋友要為他的一輛Delahaye 拍攝照片,想在彼得·穆林的房子外取景,朋友來徵求他的同意,當他看到那輛車時,就再難忘懷,深深為它雕塑般的外觀和精良的工藝所傾倒,接下來他就開始買法國車,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的第一輛布加迪是20世紀20年代的Type 37A賽車,在藏車的同時,他開始學習布加迪的歷史、它的設計、它在賽場上的赫赫戰績,了解得越多,熱情也越高漲。

當有人問到,他最想跟哪個汽車界的歷史人物見面,他的選擇是 讓·布加迪(Jean Bugatti)和加布里埃爾·瓦贊(Gabriel Voisin)。他認為讓·布加迪審美品位和機械水平兼備,但他的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他30歲時,在測試車輛時為躲避行人而撞車身亡。他很想知道,如果他有更多時間,他會做出怎樣的驚世之作。他認為加布里埃爾·瓦贊是20世紀的達·芬奇,他一生都在製造讓人意想不到的東西。加布里埃爾·瓦贊很堅持自己的做法,也很清楚事物的運作,到了90歲的高齡還在設計車輛。他不只是個工程師,更是個藝術家和夢想家。

當談到為何要開博物館,他是這麼回答的,他認為這是他的責任,保存並分享這批珍品,讓更多人認識他們,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開博物館。他一直感到困擾的是,那些偉大的車,好似消失在黑洞中,因為都被有錢人買得去,藏在地下室里。僅有他們的至交好友才能看到這些車,欣賞這些車。他也很想搞明白,他們到底只是想擁有這些車,還是想為下一代照顧這些車。

他還有一批特別的展車,來自於施倫普夫(Schlumpf)兄弟的收藏。施倫普夫兄弟曾擁有世上最大的布加迪收藏,他們把他們紡織生意賺來的錢都用來買布加迪,最終甚至導致了工廠破產,工廠工人扣下了這批藏車,兄弟倆則逃到瑞士,這批藏品後來歸法國國家汽車博物館所有。但有一批藏品,沒有被收歸國有,那是一批沒有修復過的舊車,兄弟倆的遺孀贏了官司,擁有了它們,彼得·穆林則把這批藏車全部買下。另外,他還收藏了布加迪家族的一些私人物件,如他們家族成員設計的雕塑、傢具、藝術品,還有一架艾托里·布加迪(Ettore Bugatti)和路易·德·蒙日(Louis de Monge)設計的 Bugatti 100P飛機。彼得· 穆林對每個藏車的修復,都堪稱完美無瑕,一絲不苟地還原了那個時代的輝煌,重現了法國設計的神髓。本期就讓我們來看一下他藏品中的那些珍品中的珍品。

1922 希斯巴諾·蘇莎 Hispano-Suiza Type H6B Skiff Torpedo

Hispano-Suiza以出色的底盤聞名。在1919年推出H6之後,很快就推出了H6B和H6C。大多H6底盤被用在賽事中,民用的並不多。1922年,一位法國客戶買下了H6B底盤,並交由亨利·拉布赫代特(Henri Labourdette)打造風靡一時的「Skiff Torpedo」(魚雷小艇)式木質車身。
亨利·拉布赫代特是法式車身製造商的先驅,那時的人們還不知道汽車應該做成什麼樣,很多都是馬車的樣子,還會以蒸汽機車、船隻或是房屋做參照。這輛車可以說是第一款真正算得上漂亮的汽車。 「Skiff Torpedo」車身在造型上模仿了當時船隻的設計,鈍頭加上錐形車尾,低矮、敞篷,在木板的鋪設上採用的是跟船隻製造相同的三層疊加法。雖然這種技法,很費力費時,但打造出來的車身堅固、輕盈。

1930 布加迪 Bugatti Type 46 Cabriolet

這輛車是彼得·穆林太太的最愛。1930年大蕭條時期,布加迪看到的商機是,製造更加務實的旅行車,這輛車可以看作是昂貴的1927 Type 41 Royale的縮小版,介於Type 41 Royale以及1929年的Type 44之間。彼得·穆林收藏的布加迪大多由布加迪工廠修復,但這輛車則由博物館自行修復,並替換了配色和內飾面料。

彼得·穆林太太選了橘色、黃色和黑色作為車身顏色,內飾面料則用了鹿皮,圖案跟她喜愛的Bottega Veneta 手袋一致。這款車從1929年生產至1933年,有敞篷版、轎車版、豪華加長轎車版和硬頂轎車版,二戰的到來,迫使很多這款車被改造成卡車,還有很多在戰後因為太過耗油而被毀,剩下的也因為徵稅太高,而很少有人購買。為此,儘管這輛車的產量高達500輛,但只有60輛留了下來。這輛車曾歸希臘女演員、歌手、政治家梅利納·梅爾庫里(Melina Mercouri)的丈夫所有。

1934 瓦贊 Voisin C25 Aerodyne

法國人造的車向來是又美又怪,而這種造車哲學,在1934年的這輛Voisin C25 Aérodyne上幾乎達到了極致。加布里埃爾·瓦贊(Gabriel Voisin )在進入汽車界之前,是航空業的先驅,他造了世上第一架金屬制飛機,實現了飛機的批量生產,還建立了飛行學校,所開公司的飛機產量曾一度達到過60架/周,后因戰後訂單減少,而轉戰汽車界。

為此,在他的車上可以看到很多航空元素,比如鋁製車身、復翼飛機式樣的擋泥板等。它的氣動式可摺疊頂篷也是一個特色。加布里埃爾·瓦贊對藝術有超高的造詣,為此他的車外觀獨特而又新穎,而有著豐富空氣動力學經驗的他,也熱衷於在速度上創造新高。這輛車一共造了八輛,僅四輛留存。這款車也響應了當時空氣動力學設計的風潮,也捕捉到了當時人們對流線型車身的迷戀,它身上的很多先鋒設計,使之成為當年巴黎車展上的明星,也被眾人美譽為Voisin的「未來之車」。

1936 布加迪 Bugatti Type 57SC Atlantic

在裝飾主義運動的巔峰時期,雕塑、傢具、繪畫甚至家居用品,都採用了富有未來感的線條,風格極簡而又優美,汽車是這場運動的主力之一,有些汽車的造型,也已達到了藝術品的水平,而那時的法國汽車也得到了萬眾的矚目。這輛由讓·布加迪(Jean Bugatti)打造的汽車是該時期的傑作之一。這款車一共造了四輛,目前僅剩兩輛,這輛是四輛中最好的一輛。

它的外觀上有三大經典元素:車輪上的擋板、馬蹄形前散熱器格柵和背脊上的鉚釘接縫。其中的那條接縫,一直廣受讚譽,被視作藝術和技術的完美結合。儘管它的誕生,是出自一次意外,因為原型車採用的金屬,很難焊接,才有此權宜之計。這輛車原歸維克多·羅斯柴爾德勛爵(Lord Victor Rothschild)所有,還曾兩度成為世上最昂貴的車。1971年,它的價格是59000美金,到了2010年,它的價格高達30多萬美金。

1937 德拉哈耶 Delahaye Type 145

1937年, Grand Prix賽車界改了規則,允許使用4.5升非機械增壓的發動機,法國政府想重回GP賽車界,並向世人展示他們的實力和工藝。為此,他們特意舉辦了一場獎金是100萬法郎的Million Franc 挑戰賽,藉此選出最適合在國際賽事上角逐的車輛。

那年Ecurie Bleue賽車隊的創始人,定了四輛Delahaye Type 145去參加這場比賽。經過幾個月的調校,傳奇賽車手勒內·德雷福(Rene Dreyfus)駕駛其中一輛Type 145破了賽事紀錄,以1小時21分鐘的成績跑完了200公里,並贏得了比賽。此後,它在國際賽場上贏過賓士、瑪莎拉蒂等,圓滿地完成了它的使命。這輛車是工程師按照直覺和經驗打造的,並未經過風洞的測試,搭載的是一台超輕、設計超大膽的4.5升V12鎂合金髮動機。二戰後,這輛車的發動機被送去一家機械學校作為展示之用,直到彼得·穆林買下它,並找回了原來那台珍貴的發動機。

1937 塔爾博特·拉戈 Talbot-Lago Type 150-CS

1937年的法國大獎賽上Talbot-Lago Type 150-CS的奪冠,為該品牌打響了國際知名度。該車引發的轟動,促使天才設計師約瑟夫·菲戈尼(Joseph Figoni)和Talbot-Lago合作打造它的道路版,這批車標誌了20世紀30年代摩登流線藝術運動巔峰的到來。它有「天使之淚」的美譽,它的淚珠外形,像是墜落中的雨滴,不光美觀,而且帶來了更快的速度、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效率。這輛車一共做了14輛,總共還有13輛存世,備受青睞的它,得到了極大的喜愛和照顧。

之所以可以在戰火下倖存,是因為很多買家是好萊塢名流,而且都被運到了美國。這款車每一輛都有大量的細微差別,彼得·穆林的這輛車有鋁合金車身、遮陽篷、賽事尾管等個性化配置。它的買家有法國賽車手馬塞爾·巴爾薩、美國汽車收藏家湯姆·史都華·李(Tommy Stewart Lee)、印度Kapurthala的絲塔·德維(Sita Devi)公主、澳洲奧運會雪橇運動員弗雷迪·麥伊維(Freddie McEvoy)等。去年彼得·穆林的這輛車奪得了圓石灘開設的全新獎項「經典之中的經典」(Best of the Best)。

1937 汽車聯盟 Auto Union Wanderer W25K Roadster


這輛車來自於施倫普夫(Schlumpf)兄弟的收藏。彼得·穆林表示,他將不會對這輛車進行修復,就讓它的故事留在那些斑駁和銹跡中。除了被法國政府收走抵債的500輛車,施倫普夫兄弟還有60多輛沒有修復的車,關於這批車的歸屬,打官司打了20多年,最後施倫普夫的遺孀阿萊特(Arlette)獲得了這批藏車,並把它們放在一個農場里,只有極少的人可以一睹真容。彼得·穆林認識阿萊特,他請求她如這批藏車公開拍賣,務必第一時間告知他。

在2008年阿萊特去世的時候,這批車向收藏家開放。彼得·穆林接到了電話后,馬上趕了過去,他看到的是,成排的布加迪、Delahaye、 Hispano-Suiza 和標緻,他當即買下了它們,留下了其中最有歷史價值的車,把剩下的轉賣了。這輛車並不是法國車,而是輛德國車,外觀非常的吸引人,性能也不賴,現代感的線條為汽車聯盟(Auto Union,1932年由奧迪、 DKW、Horch和Wanderer四個品牌合併而成)接下來的車型定下了基調。它還是保時捷之父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從工程學校畢業后參與的第一個項目。他參與了這輛車的機械發動機的設計和製造。

1938 希斯巴諾·蘇莎 Hispano-Suiza H6B Dubonnet Xenia

這是一輛讓人過目不忘的車,將裝飾藝術與未來主義完美結合。這輛車的設計者是安德魯·杜本內(Andre Dubonnet),他是賽車手、發明家,在一戰時當過戰鬥機的飛行員。當時有很多相似背景的人,都想利用飛行上的經驗,挑戰技術的極限。他做到了極致,通過實車展示他的創意和空氣動力學設計。這輛車的Hyperflex四輪獨立懸架系統,是安德魯·杜本內的專利,之後被凱迪拉克、奧茲莫比爾(Oldsmobile)、別克等品牌採用。

安德魯·杜本內稱他的懸架具有貓一樣的柔軟,順滑的操控感讓人有飄浮在空中的感覺。它的車身出自已製造過多輛驚世駭俗的空氣動力學汽車的法國設計師讓·昂德羅(Jean Andreau),將設計從圖紙帶進現實的則是以精準工藝著稱、堪稱業界先鋒的車身製造廠Saoutchik。它用的是Hispano-Suiza發動機和底盤。Hispano-Suiza是始創於西班牙的豪車品牌,深受西班牙國王的喜愛,後來將業務轉至法國,他們的發動機曾在一戰中聲名大噪。強強聯合之下,有了這款獨特的未來之作,它被汽車歷史學者們普遍認為是20世紀20~30年代汽車藝術界最為閃耀的瑰寶。車名中的「Xenia」是安德魯·杜本內早逝的第二任妻子的名字。

1939 德拉哈耶 Delahaye Type 165

這輛車曾代表法國在1939年的紐約世博會上展出,它被一致評為那屆以「未來世界」為主題的世博會上最美的一輛車。這對法國汽車業而言是重大的盛事,因為此前一直是德國和義大利的汽車在賽道上一統江山。在這輛車之前Delahaye推出的Type 145已經在賽事上取得了成功,讓世界見識到了法國汽車工藝之精湛。而這輛車的亮相,不僅讓人對法國汽車另眼相看,更讓人們對汽車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這輛車的敞篷車身是由Figoni & Falaschi打造的,空氣動力學表現讓人驚嘆,大紅色、流線型以及Figoni & Falaschi標誌性的淚滴狀曲線,是幾近完美的組合。既然是參展,發動機也必須是最好的,原定要給它搭載Type 145的V12發動機,可惜還沒等到發動機到貨,這輛車就已經運去參展,最終只能以無發動機的形式展出。參展過後這輛車和它的發動機被分別賣給了不同的人,直到彼得·穆林買下了這輛車,並買回了它原先的那台發動機,才讓這輛車重新按照當年最初的設想問世。

1939 德拉奇 Delage D8-120

20世紀早期的汽車收藏家大衛·斯科特·蒙克里夫(David Scott-Moncrieff)曾經說過,一個人要想開車,會買阿爾法·羅密歐,要想坐車,會買勞斯萊斯,如果想要個女朋友,那就買Delage。他的這段話,反映出在Delage D8-120誕生的那個年代,它在豪華車中,就如同是個性感尤物,充滿了禁忌感和違和感。確實,那時很多真正有高品位的女性,會選擇開Delage。

此外,D8-120的V8發動機,汲取了很多Delage汽車創始人路易斯·德拉奇(Louis Delage)在賽道上的經驗,也讓它吸引到了很多渴望駕馭激情、追求獨特風範的男士。跟其他豪華品牌不同的是,Delage的操控格外的順暢、輕便,馬力也相當充足,而其他豪華車相較之下略顯笨重。可惜的是,由於經濟不景氣,最後Delage被賣給了Delahaye。這輛車的車身出自專為豪華車定製車身的亨利·霞普龍(Henri Chapron),是那個年代最優雅、精緻、經典的一款車身。為此,它也登上了大銀幕,在1951 的經典歌舞片《花都舞影》(An American in Paris)中有出境,不過改成了綠色車身。它還在《虎穴煞星》(Kiss Tomorrow Goodbye)、《胭脂虎新傳》(Carmen Jones)等片中露臉。彼得·穆林買下后,把它恢復成了原來的顏色。

評車、品車、玩車,盡享駕駛樂趣。

請關注「車迷雜誌」微信號:carandfan

關注「車迷雜誌」微信號,獲《車迷》雜誌

運營人員: 董敏 MZ011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