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百般苦,國醫大師論治經驗在此處!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痔瘡之發生,固是肛門或內或外之筋充滿緩懈,但其不必因於飽食,而較多是因於人之「久坐」所致。

痔瘡生於肛內者,今謂之「內痔」;生於肛外者,今謂之「外痔」;肛內外皆生有者,今謂之「混合痔」。其有出血者,有未出血者。今人有謂《金匱要略》中赤小豆當歸散所治「先血后便」之「近血」為「痔瘡下血」,以當歸活血,赤小豆芽疏利以決壅滯。唐代孫思邈治療痔瘡,則以「槐」為主葯,包括槐花、槐角、槐樹白皮。五倍子外用治療痔瘡也有較好效果。民間有用「蛇莓」一把,洗凈、煎汁,外以熏洗、內以口服而治癒者。古今所吃菜蔬中,萹蓄、魚腥草,皆有治痔之功效,按其常法做菜,供痔瘡患者經常食用,成為葯膳,以治其痔。上述各方,皆無用藥痛苦。

Advertisements

至於痔瘡之手術治療,在我國至少已有約2500年歷史了,據《屍子》卷下記載,秦惠王的痔瘡,就是善於外科手術的醫竘給治癒的。

《金匱要略·五藏風寒積聚病》說:「小腸……有熱者必痔。」是故痔瘡患者當忌食辣椒、大蒜、酒等辛辣溫熱之物。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第三謂「痔痛通忌蒪菜」。蒪,今作「蒓」。蒓菜,是一種水菜,生南方,湖北省利川市福寶山之蒓菜,已開發成商品外銷。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