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耆油畫市場行情解析 不該被遺忘的早期大師系列(一)

導語:在拍賣市場的調整期,早期繪畫的學術價值和價格低洼成為吸引藏家的關鍵。2015年中國嘉德秋拍推出早期著名畫家「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該專場最終全部成交,作品非常受歡迎,平均溢價達106%,北京匡時推出的「光宇歸來:中國現代藝術大師張光宇」專場達100%成交,北京保利推出的吳大羽專題作品全部成交,這些拍品的估價不高,拍品多為生貨且來源較好,市場的接受度比較高。本季早期名家的優質作品成為贏得藏家真金白銀的硬通貨,接下來的上海泓盛以蘇州美專前輩藝術家為主將推出「滄浪畫展」專場,華藝國際秋拍即將推出「凝固的激情—李宗津作品專場」,各拍賣公司紛紛深度挖掘二十世紀早期名家作品。

精品適時推出 市場反響積極

Advertisements

中國嘉德曾在2015年春拍推出早期畫家「濟廣致遠—王濟遠藝術專場」實現100%成交,藝術家個人專場能夠較全面的展示藝術家在不同階段的繪畫題材和繪畫語言探索,讓藏家更清晰的回顧其繪畫發展歷程,從而打造更為完整的收藏體系。綜觀市場成交情況,個案梳理也為其市場上揚助力不少。本季,二十世紀早期油畫市場已發生趨勢性變化,行情熱點向藝術家個案專場和專題發展,像如沙耆、張光宇等一些市場挖掘較少的早期油畫家陸續開啟了個人作品的「拍場秀」。

表 2015年秋 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成交情況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

此次中國嘉德秋拍推出早期著名畫家「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這批經典作品深受藏家青睞,成為2015年秋拍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據介紹此次上拍的沙耆油畫作品是畫家的早期創作,多年來深藏於沙耆旅比時期居住的房東家中,如今畫作首次被發掘而出,可以完整地窺看到沙耆早期藝術的全貌。「沙耆比利時時期藝術專場」共推出34件拍品,最終成交額1018.67萬元,成交率100%,溢價率達106%,本場最高價為155萬元成交的《比利時女肖像》,略低於預期。

Advertisements

沙耆藝術生涯較為坎坷,從年少留學比利時的輝煌到餘生深居浙江沙村的孤寂,經歷40年代名噪一時、50至70年代湮沒無聞、80年代聲名鵲起。邵大箴先生曾經感慨「在中國油畫界沙耆是屬於邊緣地位的藝術家,因精神疾患遠離了中國油畫的創作主流,長期以來沒有被中國主流美術界所認可。」然而沙耆是幸運的,他並沒有被完全遺忘,從80年代至2001年,各個學術機構多次舉辦沙耆畫展,一系列推廣使得沙耆被更多的業內人士所熟知。

作品藏世量大 市場根基穩固

2009年-2015年沙耆作品拍賣走勢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統計時間2015年12月1日。

縱觀沙耆作品的市場表現,其作品盤幅夠大,維持在四百多件的拍品數量,這個數量在二十世紀早期油畫家中算是比較多的,大部分藝術家市場流通量僅為百餘件,據資料記載,沙耆一生創作的油畫作品有千餘幅,由此龐大的作品量能夠為其作品的市場規模奠定基礎。

由學術為市場作支撐,其市場發展趨勢呈現節節攀升的態勢,本季達到上拍量和成交額最高峰,成交額同比增長45%,在市場的推動下,作品均價由2005年的2.9萬元/平尺增長至2015年的12.9萬元/平尺。本季通過作品的成交率可以看出信心依然存在,但由於市場不景氣,買家惜金情緒濃,作品估價和出價謹慎,導致作品均價略有下降,中低價位作品量大拉低作品均價,如本季成交的油畫作品《女子背部坐影》估價僅為10萬-15萬,這件作品尺寸雖小但是女人體造型基本功紮實,將不容易表現的背部角度通過肩部和腰部的扭動關係表達的準確又優美,白裡透紅的女性肌膚和柔美的身段展現出女人體的婀娜,但由於定價太低影響成交價的發揮,最終以32萬元成交。比較其同門師長兄吳作人的類似角度的作品《女人體》(95*70cm),尺幅大於沙耆那件,從兩件作品的畫面來看,水平相當,最終吳作人《女人體》的成交價高出沙耆《女子背部坐影》十多倍。這其中有個人發展的政治歷史原因,不詳細贅述,就作品來看,本季這個價位真有撿漏之狀。

比利時時期作品均價高 晚年作品釋出多拉動成交額

沙耆的創作從30年代到90年代,跨越了整整七十個年頭,其中,比利時時期(1937-1946)和90年代是他最為精彩的兩個創作時期。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統計時間2015年12月1日。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統計時間2015年12月1日。

沙耆藝術作品的收藏始於海外,其作品早在留學比利時期間就備受好評,曾被眾多私人藏家和知名藝術機構收藏,畫廊、拍賣會等也時常出現沙耆的作品。如今在拍場上,沙耆比利時時期的作品水平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這一時期的作品均價貴於其他時期。據不完全統計,比利時時期的作品有18件,數量僅佔總量的8%,80年代作品量佔據一半,但是成交額呈現出三大時期平分,各佔到總成交額的30%左右。從作品均價來看,比利時時期作品的均價優勢凸明顯,達50萬元/幅,80和90年代作品均價在20萬元/幅左右浮動;粗略統計其作品平尺價,比利時時期作品每平尺為21.04萬元,創作於80年代作品每平尺5.24萬元,創作於90年代作品每平尺為6.14萬元。

表 沙耆拍賣作品最高價TOP10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統計時間2015年12月1日。

筆者認為比利時時期的人物肖像作品是他所有創作中最優秀的一批,此時期他的作品嚴格遵守其師徐悲鴻的教導,潛心研習古典繪畫,人物比例結構極其嚴謹,用色沉穩以古典繪畫慣用的「醬油色」為主,繪畫技法上受比利時老師巴斯天的影響略帶有印象派的隨意筆觸。在2014年秋拍中國嘉德推出《沙耆比利時同學像》就可看出沙耆極高的繪畫水平,人物雖然寫實但又不刻板,白襯衣、裙子以及背景的輕鬆筆觸與面部、胳膊的結構塑造遙相呼應,一松一緊畫面節奏感極好,最終該件作品以471萬元成交,溢價率高達135%,成為沙耆拍賣作品的第一高價。

比利時同學像 RMB4715000 中國嘉德 2014-11-20

比利時時期的作品價值較高又較為稀缺。在沙耆拍賣作品最高價TOP10中,這一時期的作品上榜6件,可謂是精品時期。1946年留學歸來他曾帶回數百幅畫作,20世紀60年代其中的100多幅作品被其家人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其餘畫作則不幸毀於文革或流落民間。除了作品量少之外,繪畫成就之高也是帶動其這個時期作品高價的重要原因。種種的記載都讓我們看到這位中國畫家在比利時時期是何其的才華橫溢。1937年在徐悲鴻的推薦下,沙耆前往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深造,在留學期間畫藝精湛,兩度獲得"優秀美術金質獎"。曾與畢加索一同參加"阿特利亞蒙展覽會,作品《吹笛女》被比利時王后收藏。

沙耆創作於40年代未—70年代的作品僅有7件上拍,這一時期畫作存世較少,其原因是1946年後沙耆受到精神疾病困擾身體狀況較差,另外回國后物質條件很差,他無法獲得有效的繪畫工具和材料,他的一些既興之作是在偶然得到的材料上完成的,很難長期保存。

創作於80年代和90年代的作品釋出較多。從上世紀80年代起,他二次進入創作高峰時期,此階段大量作品問世,另外,香港和台灣的畫廊和機構開始關注到這位晚年離群索居的大師,大量的收購其作品,這為我們提供了重新認識和研究他的機會,同時也為他的作品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據統計,市場中流通的作品有202件次,占沙耆作品總量的88%,充足的作品量支撐其作品成交額,百萬高價榜單有5件作品創作於80年代之後,61%的作品價位集中在10萬-50萬之間。在國內數十年的生活經驗和藝術實踐以及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接觸,促使他對東西方藝術體系同與異的進一步的深入思考。在經過80年代大量繪畫實踐的基礎上,沙耆於90年代進入了「衰年變法」階段,這一時期的作品色彩亮麗,筆觸瀟洒隨意,畫面中表現與寫意的因素更加凸顯。但是筆者認為,這一時期他的多數作品不及其年輕留學時期的作品,雖然晚年在繪畫語言上不斷探索,但因某些局限未實現新的突破。這可能是影響其晚年精品價格不如比利時時期精品的一個因素。

沙耆 1990年作 群馬圖 RMB1437500 西泠拍賣 2014-12-13

著名畫家全山石曾評價沙耆:「我認為沙耆與第一代、第二代油畫家學成回國帶回的油畫進行橫向比較的話,沙耆的油畫是非常突出的。他突出在對油畫本體語言掌握上達到相當的水平,比好多同期留洋回來的畫家都要強。」邵大箴先生評價「在二十世紀老一輩的油畫家中,只有兩人到了晚年才達到如此高的寫意的藝術境界,這就是吳大羽與沙耆。」

沙耆藝術價值日漸被人所熟知的今天,市場潛力還遠未得到充分挖掘,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的調整完善,其更為搶眼的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文:孫迎雪

雅昌藝術品市場監測中心(AMMA)是下屬雅昌文化集團的獨立第三方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監測及研究機構,專註於藝術品市場的數據監測、藝術品市場調研、藝術品投資收益分析、藝術品價值諮詢服務。

張光宇:光宇歸來 市場可期 不該被遺忘的早期大師系列(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