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亡於明朝一哥王陽明?

在清初的時候人們反思明朝滅亡的原因時,不少人就把原因指向了明朝一哥王陽明的學說!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王陽明的學說似乎是牆內開花牆外香,日本深受其影響,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腰間就掛著「一生伏首拜陽明」的小牌子。而在國內基本上是默默無聞的,直到這些年才慢慢被人知道,還談不上了解。按理說,能夠被人稱為「明朝一哥」的人,能夠做為立言立德立功兩個半聖人中的一個,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不應該有那麼低的知名度才對。要知道兩個半聖人里,一個是孔子,一個就是王陽明,曾國藩只能算半個。曾國藩這半個知名度都爆表了,相比之下,王陽明確實是不尋常的低調了。儘管在20世紀前半葉時,在國內王陽明受到一些高層的喜愛,台北原來的「草山」也因此被改為了「陽明山」,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仍然是陌生的。

Advertisements

王陽明的一生自然是極為成功的,平定朱宸濠更是他神奇之作。他在貴州龍場悟道之後,創造了自己的心學。這個心學,他自己用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但是心學屬於唯心主義的東西,彷彿有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在他生前,他甚至沒有嘗試去寫一本書來解釋他的學說,流傳下來的《傳習錄》也只是他弟子記錄整理的,類似於孔子的《論語》。他主張理在萬物之間,更在自己的心中,理即我心,理即我欲。他自己可以很好地把控這個度,但別人卻不一定了。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正確的,按照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而為所欲為時,秩序何在?

清初陸隴其就認為晚明社會的混亂完全歸咎於王陽明的邪說,王陽明及他的門徒都以新興的聖人自居,反對古訓,敗壞了公德。張履祥直接把明朝滅亡的原因歸結為三點:黨爭、流賊和王陽明的《傳習錄》。顧炎武說王陽明的「良知」說使許多知識分子流於空談,這個「清談」導致了亡國。畢竟這個世界不是你心裡覺得自己很牛就能夠打敗八旗軍的。當時,也有部分人試圖解釋王陽明的心學還是有好的內容的,但是大明亡了,當時社會上反王已成為潮流。對於恢復秩序的需求,人們重新搬出了「程朱理學」。在1717年,康熙帝親自主持將朱熹的牌位供入孔廟,標誌著程朱學派成為了新的思潮,而王陽明心學的追隨者只能毀掉他們打算刊行的著作。就這樣,當人們試圖沷掉洗澡水的時候,把孩子也給沷出去了。從此,王陽明的心學在中國大陸上變得默默無名了。

Advertisements

用句可能粗糙的話來說,王陽明的心學利於破局,無論是日本明治維新前的困局,還是中國20世紀初期的困局,都是心學大展身手的時候,處於弱勢的時候,盲目自信總比不自信要好。對於現在很多想創業的人來說,也是可以壯膽的。然而,對於維持一種秩序卻是不容易的,人人都是聖人時,誰聽誰的呢?陸隴其所說朋黨之禍即源自學術之壞,源自心學,並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我們要知道,明末的時候,明朝的軍事力量其實還是很強的,八旗軍戰鬥力雖強,但人數太少,真正打下大清江山的基本上都是當初明朝的將領。簡單來說,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心學在王陽明手中是一把砍人的利劍,在明末人人手裡都手持利劍時,卻會誤傷人。

清初的知識界反王陽明的大潮流並不是無緣無故的,他們把王陽明學說和明朝滅亡聯繫在一起自然也有他們的道理。幾百年之後的你,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