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普仁教授臨床經驗(二)慢性咽炎、靜脈曲張

喉痹治驗

喉痹為西醫之慢性咽炎或咽喉炎, 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瀰漫性炎症, 其特點是病程長,癥狀頑固,不易治癒。賀教授用火針為主, 配合毫針治療此病, 效果較好。

病案舉例


例 1 黃 , 男, 56 歲, 因咽喉干痛 7 年就診。7年前因用嗓過度,出現咽部疼痛, 發癢, 乾燥, 頻頻乾咳, 伴聲音嘶啞, 語音低微, 進食辛辣之品癥狀便加重, 經多方中西醫治療效果不顯。舌質暗,邊有齒印, 苔薄白, 脈沉細。辨證為肺腎陰虧, 虛火上炎。

治以滋補肺腎, 清火利咽。先用火針點刺水突、天突、人迎等穴, 再用毫針刺水突、天突、人迎、承漿、液門、照海等穴。

第 1 次針后便覺咽部疼痛減輕, 聲音較前變大且較清楚, 繼前治療 2 次后, 癥狀基本消失。

Advertisements

例 2 耿 , 女, 30 歲, 因咽部如物梗阻 10 余年就診。患者自覺咽部有物梗阻, 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 伴頻頻乾咳,多方治療而無效。賀老用火針及毫針局部取水突、天突、人迎等穴, 用毫針刺液門、承漿、照海等穴, 共針 4 次臨床癥狀全部消失。

討論

咽喉為肺胃之門戶, 咽接食道而通於胃, 喉連氣管而通於肺。從經絡循行看, 手太陰肺經 從肺系,橫出腋下。肺系, 十四經發揮注謂喉嚨也。足陽明胃經 從大迎前, 下人迎, 循喉嚨, 入缺盆, 下膈, 屬胃, 絡脾。足少陰腎經 從腎上貫肝、膈, 入肺中, 循喉嚨,挾舌本。可以看出, 本病與肺、胃、腎經關係密切。上方選穴中, 水突、天突、人迎為局部取穴,可直接調節喉部經氣。賀教授認為承漿是治療咽喉疾病的特效穴位, 足陽明胃經 環出挾口, 環唇, 下交承漿, 承漿是任脈與胃經交會之穴,故取承漿通過調節胃經經氣而起到清咽利喉的作用; 取照海以滋陰補腎;液門是手少陽三焦經滎穴,難經六十八難:滎主身熱。肺、腎分別屬上焦及下焦, 故取液門以清肺腎之虛熱。以上穴位配合應用,可起到滋陰清熱、利咽喉的作用。

Advertisements

筋聚治驗

筋聚, 西醫稱之為靜脈曲張, 靜脈壁軟弱、靜脈瓣缺陷以及淺靜脈內壓力升高,是引起靜脈曲張的主要原因。其表現主要為下肢淺靜脈蜿蜒擴張迂曲, 後期可出現輕度腫脹、皮膚色素沉著, 皮膚和皮下組織硬結,甚至形成潰瘍。採取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 使曲張靜脈處於萎癟狀態的方法, 治標不治本; 手術治療痛苦較大, 多數患者不願接受。

賀教授認為本病是因長久站立, 下肢氣血不能暢達於上, 血行緩慢, 脈絡滯塞不通所致。患者下肢脈絡迂曲、隆起, 伴下肢脹痛、乏力,久站或勞累后癥狀加重。治以調氣活血通絡。取阿是穴, 用火針點刺曲張靜脈, 重者用止血帶截扎病灶上方, 再用火針點刺病灶, 使惡血出盡,鬆開止血帶后, 再用毫針刺血海穴。

病案舉例

劉 , 女, 40 歲。左下肢靜脈曲張近 8 年。症見靜脈迂曲隆起, 高於皮膚, 伴左下肢脹痛, 乏力。舌質暗淡, 苔白,脈沉。辨證為氣滯血瘀。用火針點刺病灶, 用毫針刺血海, 留針 20 分鐘, 共治療 3 次,曲張靜脈變平, 顏色明顯變淺。

討論

本病病機多為氣滯血瘀, 火針點刺局部, 可直接使惡血出盡, 祛瘀而生新, 新血生成,血脈得以暢通,臨床效果頗佳。現在靜脈曲張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好發於重體力勞動者或久坐久站之人。賀教授認為放血療法操作簡單, 療效顯著,不易複發, 且患者痛苦小, 是目前值得推廣的方法之一。

小結

賀普仁教授幾十年來致力於三通法的研究及推廣, 對一些疑難雜症、陳疾舊痾, 主張毫針、火針、三棱針多針配合,力求改變以前單針治病的思路。特別是火針的應用, 打破了傳統的熱證不能用火針的禁忌, 認為寒熱虛實, 無所不宜, 擴大了火針的主治範疇,認為火針既可 借火助陽以補虛, 又可 開門祛邪以瀉實, 乃至 以熱引熱, 使火郁壅滯得瀉, 即火郁發之之義。但也不能盲目濫用,要根據不同體質, 不同病情, 辨證施治, 靈活應用三通法。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神黃名醫館】,體驗在線問診、智慧自診、中醫百科、在線購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