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經典世態之道!

現代人在競爭與超越中感受著幸福也經歷著疲憊。無法停止的腳步使人精神緊張、心力交瘁。兩千多年前的聖人老子以其異於常人的目光洞悉生命底蘊,「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上善若水」、「知足常樂」、「見微知著」等思想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高超的智慧空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世間萬物皆是一般,無高低、貴賤、尊卑、優劣之分,不以好為好,不以惡為惡。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金玉滿堂,家財萬貫,如果不懂得低調從事的話,就很難守住了,一方面是外人垂涎,另一方面是自己和子孫,容易「富貴而驕」,驕奢淫逸,就給自己的家族埋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得比較完美了,就要懂得功成身退,這樣才能善終,亢龍有悔,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了解、認識別人算得上智慧,但是有自知之明才是強大的。因為人在面對自己的時候,往往不能做到客觀,要麼自視甚高,要麼妄自菲薄,這都是不對的。要懂得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才能越來越強大和優秀。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最大的禍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就是貪得無厭。知道知足的人,經常都是心滿意足的。在西方的觀念中,往往讚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而在中式智慧中,我們經常強調要知足常樂,不要奢求太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因為和自身條件不匹配的慾望,往往會帶來災禍,因為你容易採取一些非常規的手段去滿足,比如校園貸中的裸貸等等,或者去搶劫、殺人,走上歪路。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那些輕易承諾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這個在我們的工作和人際交往中,真的很實用。真正想要幫你的人,會問清楚你現在面臨的是哪些困難,需要幫到什麼程度,會認真考慮自己能幫到哪些,而不是張口就說行行行,好好好,你儘管說,這種人往往是不靠譜的。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的大道,是利用萬事萬物,但是不要傷害它們的根基,跟如今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道理。聖人的行為準則是,要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要跟人爭名奪利,這樣才能真正的長久。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