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婦科的醫院可能是假醫院,沒男科的醫院能算好醫院嗎?

最近,流感讓醫院不堪應對,有個別醫院的兒科,竟因為科里的大夫累倒而停診。兒科缺大夫,婦科很緊張,但婦女和兒童還有專科,相比男人那還是不算太缺愛的。想想吧,男性健康日從2000年開始,每年的10月28日都刮場小旋風,18年了,有多少醫院設立了正規的男科呢?

看看這些年的男性健康日的活動主題,近9年來,前6年中有5年都提到「關注男性健康」,近3年則每年都有關鍵詞「關愛」,2015年是關愛男性健康,普及健康知識;2016年是關愛男性健康,讓愛更長久;2017年是關愛男性健康,構建圓滿家庭。瞧瞧,這缺愛的嚴重狀況,不流眼淚也要讓人鼻子發酸了吧。

世界衛生組織之所以要確定男性健康日,其重要的背景是男科疾病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成為威脅男性的第三大疾病。在世界範圍內,男性的平均壽命要比女性少2到3年,在20到50歲男性中,僅前列腺炎的發病率就高達20%到40%。千百年來,我們的傳統文化都把男人視為家庭的頂樑柱,若是男人們都感覺身體被掏空,還咋頂?

醫院不設男科,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專業醫生,因為這門學科太年輕,人才的培養還沒有跟上。男科,andrology,這個詞是1951年出現的,早期主要圍繞男性生殖問題展開專門研究。1969年建立了國際男科學協會,開始出版雜誌。1976年正式更名為國際男科學學會,當時的會員包括了43個國家的醫生和學者。但與婦科比,這太弱,婦科已經有超過100年獨立學科歷史了。

我國在1986年有了第一本的講義式的專著,《男科學基礎》,也開展了一些學術活動,但總體上而言,與醫學臨床領域的其他科室建設相比,男科可能是醫院裡最薄弱,甚至是乾脆沒有涉及的。有些則是每周由泌尿科或中醫科的醫生例行開幾次門診。

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從國際視野來看,生殖活動「以大腦為中心,以皮膚為終端」的概念提出后,男科學更注重多學科的交叉滲透,涉及到泌尿、皮膚、心理、神經、行為等內容,而這其中的很多知識是不包含在醫學教育的體系中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專科的培訓,醫科院校的畢業生是無人能真正勝任男科工作的。

正規的醫院,沒有能力或不願開設男科,就將大量的就醫需求推向了「野醫」,以男性功能障礙為例,一些「廣告醫院」把國際上早已棄用的「背神經阻斷術」拉出來湊數,有的甚至搞「安慰手術」,切開皮膚,扒拉幾下再原樣縫合。那些期望改善自己「穩穩地給老婆更多愛」的男人,花了大把錢,換回的是失望和心理打擊。

很多醫院不願開男科,還有一個原因是男科的一些常見的問題,並不是需要藥物或手術來解決,而是要通過諮詢,幫助求助者建立正確的認識和信念。比如緊張性前列腺炎,在青壯年男性中很常見,可引起會陰和腰部的不適,也會出現尿急、尿痛、尿頻、流白等癥狀,發病的原因是焦慮緊張和勞累。正規醫院的門診要幾分鐘打發一個患者,無法耐心地去諮詢。這就會把患者推向「詐錢」的野大夫那裡。

新的一年開始了,真心希望在2018年在更多有見識、有愛心的院長們,能夠從男性健康維護的大局出發,能為男同胞們開多一點正規的男科。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