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健脾養胃「清宮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

「八珍糕」是清宮養生名吃,由党參(或人蔘)、茯苓、白朮、薏米仁、芡實、扁豆等八味中藥組成,不寒不熱,平和溫補,健脾養胃,屢有奇效,故宮中常用之。

中醫的「脾」,並非專指西醫解剖學的脾臟,而是幾乎包括脾、胃和肝臟在內的所有消化系統的器官及其功能,為人的後天之本。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對脾的功能概括為四條,即脾主運化、肌肉、四肢和脾統血,這些功能說明,脾虛是導致營養不良、氣血虧損、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醫在延年益壽方面十分重視健脾益胃,以強後天之本。其中,八珍糕就是古代宮廷用來強脾養胃的一劑良方。

據說八珍糕是講究養生的乾隆欽定的,也是他每天的夜宵。清宮醫案記載,「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十九日起,至八月十四日,皇上用八珍糕四次,用過二等人蔘八錢。」「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起,至五十三年十二月初三日,皇上用八珍糕九次,用過四等人蔘四兩五錢。」當時,乾隆帝已年逾八旬,暮年之人,先後天俱虧,陰陽氣血虛損疊至,故頻用此糕,亦頗適合。至於方中以党參為人蔘者,意在加強補氣健脾之功效。

Advertisements

到了晚清時期,慈禧太后也喜歡服用八珍糕。清宮醫案記載,光緒六年九月十三日,御醫李德立為慈禧太后擬八珍糕---茯苓、蓮子、芡實、扁豆、藕粉、薏米各二兩,共研極細面,加白糖,分兩酌量,兌之為糕。據說慈禧後半生因脾胃不和而經常服用此糕。

八珍糕為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八珍糕加減。原治小兒腸胃薄弱、消化不良、食少腹痛、面黃肌瘦、脾虛便溏等症,有健脾養胃、益氣和中之效。
據光緒六年九月十三日西太后脈案記載:御醫「李德立請得慈禧皇太后右關滑而微大,左關稍弦,余部平平。木郁土弱,不易運化濕氣,以致食少難消,胸脅不暢,頏顙如昨,嘔飲便溏。今議用理脾化飲湯調理。」李德立於此又疑此為兒童用之八珍糕,似甚對證。專家認為,此葯香甜可口,而少葯氣,飢時可以食用,又可療疾。用於成人,亦一妙法。

Advertisements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八珍糕

【處方】 党參(去蘆)60克 茯苓60克 生白朮60克 扁豆60克 蓮子肉60克 生苡米60克 生山藥60克 芡實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

【製法】 共研為細粉 過羅,攪勻蒸糕,每塊重30克。

【功效與作用】 補脾養胃。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身體疲倦,面黃肌瘦。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摘錄】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證因方論集要》卷二:八珍糕

【處方】 人蔘、山藥、茯苓、苡仁、扁豆、芡實、蓮肉、炙甘草。

【製法】 上為末,作糕。

【功效與作用】 健脾養胃。主

【用法用量】 少和白糖服。

【摘錄】 《證因方論集要》卷二

《中藥成方配本》:八珍糕

【處方】 党參8兩,淮山藥8兩,茯苓8兩,芡實8兩,炒白扁豆8兩,蓮心8兩,米仁8兩,炙雞內金8兩,使君子肉2兩,白砂糖17斤。

【製法】 用粳米15斤,糯米15斤,淘過吹乾,炒微黃,與諸葯共磨細粉,白糖加入,印成糕,約成糕40斤另8兩。

【功效與作用】 健脾疏運。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小兒嗜食,羸瘦,蛔蟲疳膨。

【用法用量】 病後調理及腎病忌鹽者,用代食品,尤為相宜。

【摘錄】 《中藥成方配本》

《成方便讀》卷四:八珍糕

【處方】 白朮、白茯苓、懷山藥、蓮肉、芡實(皆放飯上蒸透,晒乾,微炒),陳皮3兩(焙),甘草3兩(焙),臘米(炒)3升。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脾胃虛弱,食少便溏,但覺形體羸瘦,不能勝苦劣之葯者。

【用法用量】 方中白朮、白茯苓、懷山藥、蓮肉、芡實用量原缺。

【各家論述】 夫葯之治病也,皆以偏治偏。故葯能治病,不能養人,食能養人,不能治病。是以一切病之久而不愈者,皆當調之以甘葯,以食物之適於口者,即脾胃之所補,土旺則自能生物,生生之氣,自可源源而來。以上諸品,皆系純甘之味,而無雜劣之性。陳皮以行其滯氣,米穀以致其沖和,作而為糕香甘可口,雖為食料之需,實亦治病之一法也。

【摘錄】 《成方便讀》卷四

《飼鶴亭集方》:八珍糕

【處方】 白茯苓1斤,懷山藥1斤,生米仁1斤,白扁豆1斤,建蓮1斤,芡實1斤,使君子5兩,砂仁4兩,糯米1斗5升,白米1斗5升(1方有五穀蟲)。

【功效與作用】 健脾開胃,和中利濕,固本培元,補氣消積。主小兒疳膨食滯,面黃瘦。

【用法用量】 蒸糕。

【摘錄】 《飼鶴亭集方》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