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人,你知道什麼是九街十二巷嗎?

地名,是一座城市的歲月印記!就像藏匿在繁華鋼筋水泥背後的老街古巷,著實地記錄著歷史的跡象。一個地名,記錄著一個城市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生活情景,是一個城市不可磨滅的記憶。

九街十二巷

陽江是一個古老又具活力的城市!老一輩的陽江人,經常說,陽江城裡面是有「九街十二巷」的。然而,相關人士查閱清朝、民國所撰的各種版本的《陽江縣誌》,均沒有這種說法。

據了解,陽江的 「九街十二巷」只有在2000年版的新《陽江縣誌》中才有正式的記載。

「九街」包括:卜巷街、橫石街、三書院街、蘇屋街、馬屋街、水埒街、永福街、錦繡街、洲背街

「十二巷」包括:榕樹巷、東邊巷、東關巷、牛角巷、攀桂巷、瓮垌巷、吳屋巷、甜酒巷、盲婆巷、羊咩巷、高屋巷、丁屋巷。

Advertisements


九街篇

1.卜巷街

一條很窄又很小的街,可以用小巷來稱呼它。90年代初,陽江剛剛興起髮廊這一行業,這裡就發展成為了髮廊一條街。卜巷街的建築風格多樣,不僅有中國的傳統住房,還有一座教堂,以及一棟英式建築。後來這棟英式建築已被拆除了,無跡可尋。


2.橫石街

抬頭可見一塊黑白石牌,以此命名吧!在「縫縫補補」的水泥路面上,清晰可見的用白瓷碎片拼寫的時間:一九八七.四,這到底的意義是什麼呢?


3.書院街

因為濂溪書院在這裡,所以附近的這一條街叫「書院街」。據說,它與《愛蓮說》作者周敦頤有關。曾經,周敦頤與陽江有一段緣並在這裡當過三年的官。


4.蘇屋街

在北門街的最後(街尾)左轉便是了,據說這裡以姓蘇人家為主,因此而命名。

Advertisements


5.馬屋街

裡面有清代陽江翰林姜自騶的故居,始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建築氣勢恢宏,在七八十年代一部分被改建。


6.水埒街

「水埒街」因為在以前街邊有一條水渠,東出新華北路步行街,西通甜酒巷,裡面有橫巷喚曰鹽場衙出環城北路並龍津路。


7.永福街

永福街是一條小街,長約100米,夾在書院街與錦繡街之間。當時陽江城有名的漆器鋪「義和棧」的老闆黃式文,是街中最有頭面的人物。


8.錦繡街

錦繡街,以前以織錦刺繡為主的一條街。錦繡街和永福街也是老陽江大年初一行大運的必經之路,錦繡街是最後一站,討個新年的「好意頭」:錦繡前程。


9.州背街

州背街,因南恩州府背後而得名,但現今看到的州背街,門牌均寫成「洲背街」。


十二巷篇

1.榕樹巷

據巷裡老人說,原來巷中間有棵幾百年的大榕樹,所以以榕樹來命名。當時的榕樹樹冠很大,令人驚嘆不已,可惜在「大躍進」時把古榕樹砍掉了。


2.東邊巷

東邊巷在陽江古城內沿環城東路而建。是陽江城最先見到日出的一條街。


3.東關巷

東關巷是南門街中段連接橫石街尾的街道,因巷中有一關帝廟而得名。關帝廟原稱東關廟。


4.牛角巷

牛角巷,原名叫濠角,因為它彎彎曲曲地勢,所以這樣命名。在上世紀,全國各城市興起一股商業街步行街的熱潮,陽江也興起了那股熱潮,牛角巷變成--新華北路步行街。


5.攀桂巷

攀桂巷,「文革」時改為曙光巷,後來提倡簡體字,就成了扳桂巷,對面是老人聚集的場所--中山公園。


6.瓮垌巷

以前的住戶在這裡多以制賣瓮(水缸)為活。瓮垌巷的巷口很窄,很容易被人忽視,走進裡面,不僅有老房子,也有新的建築。


7.吳屋巷

這裡的住戶姓吳比較多,因此命名,這裡的巷道狹窄,沿著小小的巷口進去,你會發現別有一番滋味湧進心頭哦。


8.甜酒巷

甜酒巷,因釀酒業比較繁榮而得名,此巷釀出品的酒叫「陽江香」,具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現在的甜酒巷再也聞不到酒香了,變成了一條賣鞋的批發街,不過這裡還可以聞到粽子的香味,這裡有很多住戶賣起了粽子。


9.盲婆巷

據說以前此地住戶多是盲人,以算命、賣唱為活。


10.羊咩巷

羊咩巷現在改成了譚家巷!據說以前這裡的住戶多以養羊為活,因此得名。為什麼現在又改成了譚家巷呢?是否因譚姓人家居多而得名呢?


11.高屋巷

該地多住對應姓氏人家而得名。


12.丁屋巷

因此地多住丁姓人家,故名。據說這裡的燒鵝很出名!

其實,「九街十二巷」只是一個稱謂,主要用來形容街巷比較多。陽江的老街古巷遠遠不止這些,有一些街巷因為城市的建設被改名、合併或者是消失了。但老城中遺留的古街,不僅見證著陽江城市的發展,還不斷在為城市的發展貢獻著新的力量。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