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益氣說二芪

二芪,即黃芪和紅芪,兩者性味功用相似,臨床常相輔相成, 互相增強作用, 故稱「 二芪」。但兩者科別不一,故臨床應用還是有些許區別。

黃芪,又名黃耆、北芪。中醫認為,黃芪性微溫,味甘,入脾、肺經,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之功。

《本草綱目》曰:「耆者,長也,黃芪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之。」黃芪為臨床重要的補氣葯,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已被列為「上品」藥材,言其「補虛,小兒百病」。《別錄》言其「補丈夫虛損,益氣,利陰氣」。《日華子本草》言其「助氣長筋骨,長肉補血」。《本草備要》言其「益元氣,壯脾胃」,凡勞倦內傷、脾虛泄瀉、臟器下垂、氣虛血脫、婦女崩漏等,皆可用之。

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富含的糖類、膽鹼、葉酸、氨基酸等,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黃芪有明顯的強壯作用,對正常心臟有良好的加強收縮效果,對中毒或陷於疲勞的心臟,其強心作用更為顯著。

Advertisements

我國中藥專家在研究中發現,黃芪具有雙向調節血壓的作用,臨床用量小時為升血壓,重用黃芪則能降血壓。因此,治療高血壓時,黃芪用量必須在30克以上,氣虛兼血淤證患者還可適當加量。

此外,黃芪有持續的利尿功能,在消除尿蛋白方面有一定療效,當代著名中醫岳美中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古方新用,另創一方「復方黃芪粥」,用於慢性腎炎後期的治療,收效頗為顯著。

紅芪,又名岩黃芪、黑芪。中醫認為,紅芪性溫味甘,歸肺、脾經,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適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等。

Advertisements

藥理研究表明,紅芪富含紅芪多糖、人體外源性氨基酸、硒等多種微量元素,能明顯誘導多種免疫因子的生成,提高人體免疫力

由此可知,黃芪和紅芪功用相同,但兩者來源、外觀、產地等均有差異。因有以上不同,故《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將其作為2種藥材,即黃芪、紅芪,並將它們分別收載。

歷史上紅芪也曾作為黃芪的另一種商品規格,混同使用。但因紅芪產地局限,產量相對較少,因而價格昂貴,臨床使用沒有黃芪普遍。紅芪作為黃芪的優良品種,隨著人們進補熱的到來,臨床應用日益廣泛。

現介紹2則粥療方,供選用:

黃芪粥 黃芪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黃芪擇凈,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可健脾補肺、益氣昇陽、固表止汗。適用於肺脾氣虛、中氣下陷、表虛不固、汗出異常及平素易感冒等。

紅芪粥 紅芪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紅芪擇凈,水煎取汁,共煎2次,2液合併,分為2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可益氣健脾、補肺固衛。適用於表虛自汗、體虛易感等。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