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穴位大全——顴髎穴:面部腫痛、口眼歪斜、頰腫齒痛等

顴髎穴位位置圖

圖解顴髎穴位的位置

【顴髎穴的位置】位於人體面部,當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

【取穴方法】側坐位,在顴骨下緣平線與目外眥角垂線之交點處,約與迎香穴同高,按壓有明顯酸脹感即為顴髎穴。

【穴位解剖】在顴骨下頜突的後下緣稍後,咬肌的起始部,顴肌中;有面橫動、靜分支;布有面神經及眶下神經。

穴名解說

【顴髎穴】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出自於《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權髎,別名兌骨。

【名解】「顴」,顴骨,指穴所在的部。「髎」,孔隙,小腸經氣血由本穴的地部空隙內走小腸經體內經脈,所以故名「顴髎穴」。

【穴位含義】小腸經氣血在此冷降。

按摩顴髎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症】眼瞼(目閏)動、面部腫痛、口眼歪斜、頰腫、齒痛、三叉神經痛、鼻炎、眼睛疲勞、黑眼圈等。

Advertisements

【功效作用】清熱消腫、祛風鎮痙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於治療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等。

【穴位配伍】顴髎穴配地倉穴、頰車穴治口歪;顴髎穴配合谷穴治齒痛;顴髎穴配大迎穴治目瞤動(《百症賦》);顴髎穴配合谷穴、翳風穴治三叉神經痛。

【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腫唇癰,顴髎主之。」; 《銅人針灸經》:「治口喎,面赤目黃。手少陽、太陽之會。」;《針灸大成》:「主眼瞤動不止。」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療原則】寒則通之或先泄後補,熱則瀉之。

【按摩療法】用大拇指按揉顴髎穴100~200次,每天堅持按揉,可以治面腫。

【艾灸療法】用艾條雀啄灸顴髎穴5~20分鐘,每天一次,可以改善面部痙攣。

【刮痧療法】用角刮法刮拭顴髎穴,施以旋轉迴環動作,每次3分鐘,每日一次,可以改善口歪。

Advertisements

【針灸療法】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