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體後遺症」:盤點前蘇聯地區的「潰瘍面」

「解體後遺症」:盤點前蘇聯地區的「潰瘍面」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馬建光 李麗剛 張傑

25年前,龐然大物蘇聯在被攝去心魂后轟然倒下,分裂為15個獨立國家,一個曾與美利堅比肩的超級大國永遠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然而,歷史是有慣性的,1991年12月成立的獨聯體,當時被西方譏笑為蘇聯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如今成為大國激烈角逐的重要舞台。城頭變幻大王旗,烏克蘭局勢跌宕起伏,納卡地區再起爭端,關鍵性區域往往是矛盾衝突的熱點。這些創傷通常慢性感染,急性發作,經久不愈,作用反覆,成為制約區域和平與發展的「潰瘍面」。

折戟沉沙鐵未銷:阿布哈茲與南奧塞梯

雄偉的高加索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橫貫於黑海和裏海之間,以此為基線,向兩翼延伸分別是達吉斯坦、車臣、印古什、北奧塞梯等俄羅斯聯邦的加盟共和國,以及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等外高加索三國。從俄羅斯人的視角俯瞰地圖,阿布哈茲與南奧塞梯如同一把鉗子,中間銜住的便是喬治亞。如果把視線拉得更遠一些,二者更像是打下的兩個楔子,支撐著俄羅斯的外高加索戰略。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隨著蘇聯境內民族主義情緒蔓延,不僅大的加盟共和國與蘇聯的分離傾向有所表現,部分加盟共和國內部的某些「少數民族」也提出了獨立的政治訴求。蘇聯解體后,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先後宣布獨立,喬治亞政府與這兩個地方政權爆發了戰爭。阿布哈茲衝突的時間更久、流血更多,死亡人數達1.4萬到1.6萬人,南奧塞梯衝突也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經俄羅斯和國際社會調解,衝突有關方面達成停火協議,隨後俄軍以獨聯體維和部隊的名義進駐,這兩場衝突漸漸歸於平靜。

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儘管阿布哈茲、南奧塞梯與喬治亞政府之間依然存在立場分歧與各種矛盾,但是雙方基本維持著脆弱的和平狀態。2003年,喬治亞爆發「顏色革命」。隨著薩卡什維利上台,喬治亞向西方國家靠攏的步伐驟然加快,與俄羅斯關係則持續惡化,南奧塞梯問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有了西方的撐腰,薩卡什維利政府對待南奧塞梯問題的態度日趨強硬。這位留學歐美的高材生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甚至打算依靠北約,以戰爭方式一勞永逸地解決南奧塞梯問題。2008年8月,俄羅斯和喬治亞爆發了「俄格五日戰爭」,喬治亞先小勝后大敗。在俄方的支持下,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完成了「事實上」的獨立,且均有俄羅斯軍隊駐紮。

烏克蘭危機爆發后,俄羅斯與阿布哈茲組建了聯合軍團司令部,俄羅斯軍隊大規模入駐阿布哈茲。2015年3月18日,普京與南奧塞梯領導人簽署協議:俄羅斯與南奧塞梯在軍事、安全和經濟領域實現高度一體化。西方媒體驚呼:俄羅斯與南奧塞梯「合併」。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問題仍是俄羅斯制衡喬治亞的有效工具,而西方和俄羅斯圍繞外高加索地區的爭奪遠未到完結的時候。

山水映得刀光影: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

與南奧塞梯、阿布哈茲不同,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的獨立地位至今沒有獲得俄羅斯的承認,但這絲毫不影響二者的特殊關係。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處於摩爾多瓦和烏克蘭的環抱之中,和克里米亞一樣,它與俄羅斯沒有陸地直接相連,但位於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直線通道上。對俄羅斯而言,如果把克里米亞比作海上生命線,那麼「沿岸地區」則是俄羅斯連接歐洲大陸的神經。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單方面宣布了獨立,並成立了「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1992年,摩爾多瓦試圖通過武力解決不受其控制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問題。軍事衝突持續了數月,造成上千人死亡。在俄羅斯維和部隊進駐后,衝突最終草草收場。俄軍部隊一直駐紮至今,而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就這樣存在了約四分之一世紀。

烏克蘭危機以來,德涅斯特河畔暗流涌動。克里米亞公投后,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也提出了入俄請求。2014年5月,與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相鄰的烏克蘭敖德薩州爆發大規模衝突,一度成為烏克蘭危機的風暴眼。但「克里米亞多米諾骨牌效應」並未出現,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沒有成為類似加里寧格勒那樣的飛地。一方面,俄羅斯尚需一段時間消化在克里米亞方向獲得的果實,時機條件並不成熟;另一方面,為地區局勢的發展埋下一個伏筆,將來可以從不同方向牽制烏克蘭。而夾在烏克蘭、羅馬尼亞間的小國——摩爾多瓦亦是自顧不暇,一年之內政府三次洗牌。恐怖襲擊,毒品買賣,黑市軍火等問題,長期困擾著這塊「傷心地」。

黃沙漫卷裏海岸: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

正如納卡地區槍聲的響起令人猝不及防,這場衝突在世人驚愕的目光中戛然而止。今年4月1日燃點引爆,4月5日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雙方宣布停火,衝突歷時5天。可透過納卡衝突的萬花筒,我們可以窺見領土爭端、民族自決、歷史恩怨、大國博弈等諸多要素。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面積4400平方公里,人口約18萬,80%為亞美尼亞族人。這道小小的創傷是蘇聯時期留下的,可至今仍沒有完全癒合。這樣高烈度的對抗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1994年之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圍繞納卡地區展開的軍事爭奪造成了1.5萬餘人喪生,此後零星交火和敵對行為更是不計其數。這次也並非停火協議的最終版本,畢竟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根本矛盾並未消除,協議僅是把衝突做一些技術上的冷處理。

就目前形勢而言,任何一方想在納卡問題上取得實質性突破,都是極其困難的。亞塞拜然雖然綜合實力強於亞美尼亞,但軍事上卻無法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且亞美尼亞為集安組織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俄羅斯長期駐軍;納卡地區處於亞美尼亞的實際控制下,但是進一步的「獨立」或者「與亞美尼亞統一」難以獲得國際社會承認,自己亦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此觀之,此次衝突更像是一次投石問路般的試探,烈度的升級本質上仍是雙方在該地區軍事對立狀態的延續。雖然阿亞兩國各有企圖,但圍繞納卡地區再次大打出手引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反倒是美俄歐異口同聲地呼籲和平解決衝突,其表態更值得玩味。目前,歐盟正在加緊能源安全戰略建設,作為「南部天然氣走廊」的重要節點,歐盟絕不希望亞塞拜然出現戰火。納卡地區維持現狀,有利於俄羅斯保持周邊穩定,繼續在地區保持強有力的影響力。同樣,美國也沒必要在非核心利益區急於與俄羅斯攤牌,喬治亞便是前車之鑒,慢工出細活地編織在外高加索的影響力似乎更符合美方的利益。

很難說清這次衝突究竟是誰驚醒了誰的好夢?外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呈倒三角結構,與之對應,臨近的俄羅斯、伊朗、土耳其以正三角鼎足而立,外圍歐美橫向不斷施力。三角形天然的穩定性和隨著力量消漲而產生的重心偏移相結合,這一力學特性決定了納卡衝突這道傷口雖不致命但病灶難除、炎症難消,反覆發作卻依舊總體可控。

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蘇聯上世紀急劇地擴張,可一夜之間解體,繼承其衣缽的俄羅斯「失去」了對相關於本國1/4的土地和1/2的人口的控制。劇烈的熱脹冷縮后,獨聯體地區出現一道道裂痕實屬必然,而其中一些傷口夾雜了地緣政治、資源財富、歷史恩怨、民族糾葛等諸多病灶,久治不愈、不斷潰爛也就不足為奇了。

主動設計或者製造一些可控的「潰瘍面」,似乎成為某些西方大國屢試不爽的戰略選擇。美國利用民主亂象、經濟停滯來推動街頭政治,繼續從戰略上對俄羅斯施加壓力,俄羅斯也不得不借力領土爭端、民族自決來塑造有利於己的民意,進行有針對性的反擊反制。莫斯科對此看得清楚,華盛頓也心知肚明。然而,許多事情可以事先設計,卻無法完全控制最終的結果。如果說蘇聯解體的後遺症之一是為這些「潰瘍面」提供了環境與條件,那麼當某些西方大國處心積慮製造這些「潰瘍面」時,是否也考慮過此舉的後遺症又是什麼呢?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