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的愛情

第一次看《神鵰俠侶》時,見到《危城女嬰》一節:

(楊過)……多時聽不到嬰兒哭泣,只怕有失,百忙中低頭向嬰兒望了一眼,只見她一張小臉眉清目秀,模樣甚是嬌美,正睜著兩隻黑漆漆地眼珠凝視自己。楊過素來與郭芙不睦,但對懷中這個幼女心頭忽起異樣之感:「我此刻為她死拼,若是天幸救得她性命,七日之後我便死了,日後她長到姊姊那般年紀,不知可會記得我否?」激情衝動之下,心頭一酸,險些掉下淚來。

那個時候,楊過的功夫並不高明,身中情花劇毒,性命只在七天之內,卻拼了死命纏鬥武功高於自己的金輪法王和李莫愁。這種情景設定,就只是覺得楊過只是心存一念罷了,並不知金大俠的深意,待到看完到《倚天屠龍記》整部書,回頭重讀上面的這一節書,實在是忍不住就落淚,小郭襄哪裡是記得你啊,楊過啊楊過,那小襄兒尋尋覓覓的一生,凄凄慘慘的孤獨一世,哪裡沒有你的影子?

Advertisements

後來便替郭襄不平,覺得命運待她十分不公,她一生一世愛的人,愛的不是她。

後來仔細把老版本的《倚天屠龍記》里的章節看了一看,寫到張無忌接任峨眉掌門之際,張三丰在側,並觀禮祝賀,書中也有一句話:

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讀到這裡,我便又為張三丰不平。

後來,金大俠改了此節, 我想是作者不想讓人覺察出點什麼,哪就是,一百餘歲的張三丰心裡是愛著這位前峨眉掌門的。說不定,金大俠也有不敢說出來的愛,因此才改了此節。據說張三丰有人考證是212歲方才去世,真不知他孤獨的一輩子是如何度過的。就算是武當山有松濤陣陣,雲霞明滅,就算他參透生死,萬物為空,心頭的那個少女的影子,真能抹去?

Advertisements

據《神鵰俠侶》載,兩人相逢在華山絕頂,那時的張三丰還是在藏經閣中洒掃曬書的小童;那時的郭襄在嘆息唐明皇貴為帝王,也未必能事事如意。張三丰纏鬥尹克西時,郭襄在一邊助威,但最終張三丰不敵時……

郭襄一斜眼,見張君寶頭上傷口中兀自汩汩流血,於是取出手帕,替他包紮,想到楊過便會偕小龍女離去,此後不知是否再能得見,心中酸痛,雙目淚水瑩然。張君寶見人人都神色溫和,獨有這位美麗可親的小姊姊卻傷心眼紅……

上面是金庸后改版本的文字,也隱約隱去了兩人之間更多的交流。

待到《倚天屠龍記》里,兩個分別坐在覺遠大師的桶中,最後送別覺遠大師時,張君寶大哭一場,郭襄也流了不少眼淚,這是他們很重要的一段共同經歷。待到分別時……

張君寶垂淚道:「郭姑娘,你到哪裡去?我又到哪裡去?」

天涯茫茫,伊人去那裡,我又去哪裡?於是兩人分別之後,張君寶雖身攜郭襄贈送的鐲兒,但仍覺天地茫茫,竟無安身之處。

荒山野嶺之間,一個瘦骨稜稜的少年黯然南下,凄凄惶惶,說不盡的孤單寂寞。

最終張三丰竟未去襄陽,一個人在武當山開山立派,想必一是男兒自強之心,二是知道了襄兒的漂泊原因,而自己就算千般深情,也終於難有歸處。武當山的某個清晨,張三丰一定想及過泰山頂的襄兒,武當山的某個夜晚,張三丰也必有撫著鐲兒徹夜未眠的傷心之時。劍花飛舞之中,飄零的是一顆孤獨的男兒之心,拳掌相錯間,流下的是寂寞男兒之淚。

轉眼就是百年,轉眼已只有遺書。我想,那位鬚髮皓白的大師,一定在某個霞光普照的日子想到襄兒,他心中一定愛過那位機靈可愛的姑娘,他也一定動過去找她、表白、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可惜,男兒之愛,來得更加深沉,倘不如此,何以從此就不下山了,沒再談戀愛了。

我寧肯想他是對郭襄思而不得的苦痛,終使他成一代大師,也不想他是因為有修仙得道的堅志而最終功成名就。張三丰未得男女之愛的人生,我不願信他只是個冷冰冰的大師。人,怎無人情,倘無人情,我也不信他會真正的修成不世神功,他的修行得道,當來自他深深的孤獨和寂寞。郭襄送他的鐲兒定是畢生伴他的最最珍愛之物。

他深知情愛之苦,於是張翠山與殷素素成親歸來時,他只是祝福,並無一絲門戶偏見,他相信真愛無敵。他自己愛而不得,於是深知相思之痛,正因為相思之痛,張三丰終於不涉人間情愛,不下山,不遇女子,因此不欠人,於不出世的全付身心修鍊了一身的不世神功。但我相信清夜捫心之際,他偶爾是會想到那個在水桶里神情活潑的少女,那是他一生男女情愛的維繫。

愛與孤獨是孿生子。

據說世間的愛是守恆的,甲愛乙,乙偏偏愛丙,而丙愛丁,丁可能愛的恰恰是甲,如此糾葛,總量不變,只是各人收各人的愛戀,各人收各自的眼淚,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事是有的,但更多是是心中不甘的愛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