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系列 | 第六篇 唐宋元藝術(繪畫篇)

亂世之後,隋朝(589-618)唱罷,唐朝(618-906)登場。王維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極盡熱烈地反映唐朝盛世。西方拜占庭文化漸漸發展的同時,東方大地上以唐為首的唐宋元三朝文化綻放光芒。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唐宋元藝術之繪畫篇。

中國古代繪畫內容按題材主要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大類。

唐朝繪畫,名家紛呈,技法創新,內容也隨著經濟發展有很大程度拓展。

人物畫(描繪人物為主題)

初唐的閻立本(約601~673)、閻立德(約596~656)兄弟擅畫人物,代表作《歷代帝王圖》刻畫了十三位帝王形象。

剛勁的鐵線描(白描風格),古雅的設色沉著而又變化,細緻刻畫人物的精神狀態。

《歷代帝王圖-司馬炎》

Advertisements

吳道子(約680~759)素有「畫聖」之稱,他兼擅人物、山水,並吸收西域畫派的技法,作品畫面富於立體感。

下圖人物乍看相似,細觀仙女衣紋的高、側、深、斜、卷、折、飄、舉的姿勢,可以看出仙女完全基於線條的組織,而描摹的不同性格。

《八十七神仙圖》

人物畫中以女性形象為描繪對象的仕女畫,尤為突出。

周舫(約730-800)以宮廷侍女畫聞名,是唐朝最傑出的捲軸宮廷畫家之一。

紅衣女子啜茶的出神的背影被描繪的精確而富有表現力。這幅畫,通過人物剎那間的動作姿態,描寫出古代貴族婦女在無所事事,單調生活中的悠閑心情。

《調琴啜茗圖》

兩名貴族婦女正在下棋,丫鬟側立一旁觀看,反映了古代貴族婦女們狹窄貧乏生活中寂寞、無聊的心情。

Advertisements

《下棋》

張萱(703-755)也是宮廷畫家之一,風格與周舫非常相似。他畫畫講究線條工細勁健,色彩富麗勻凈,善於抓住細節來刻畫人物。

《虢國夫人游春圖》描寫唐天寶年間,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及其侍從春天出遊的行列,真實地描繪了唐代上層社會婦女閑散享樂的生活。

《虢國夫人游春圖》(上卷)

《虢國夫人游春圖》(下卷)

下圖四個人以木杵搗練,最左邊婦女微微捲起的衣袖,中間婦女微微向前駝背的細節形態動作都被細緻的描繪出來。

《搗練圖》(局部 波士頓博物館藏)

執絹的婦女身軀稍向後仰,似在微微著力,熨練婦女認真專註的表情,端麗的儀容,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溫厚從容的心情。

《搗練圖》(局部 波士頓博物館藏)

山水畫(描繪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題)

唐朝繪畫的一個重要品類是自然風景的山水畫,畫家熱衷高山流水、飛瀑蒼松,運用筆墨直幅和橫幅捲軸形式表現作品。

繪畫者多為文人學者,他們沿襲魏晉風格,以山水為依託,創作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文人畫」。

後人按地域劃分,以唐朝時候的「南北派」(此說法現存在爭議)為代表。

詩人王維(713—741)擅長水墨山水畫,是南派山水畫的先行者,蘇軾評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雪山行旅圖軸》(中國台北 故宮博物院藏)

山水之間,皚皚白雪,遠遠望去分不清是山擋住了雪,還是雪蓋住了山。

《長江積雪圖》(局部)

北派畫家李思訓(651-716)擅長「青綠畫金碧山水」。用泥金﹑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開創「金碧山水」一派。

絹本橫54.7cm,縱101.9cm,以細筆勾勒山石輪廓,賦青綠色,青山綠水中遊人在江邊活動。

《江帆樓閣圖》(故宮博物院藏 古代摹本)

花鳥畫(描繪花卉、竹石、鳥獸、蟲魚等為主題)

韓幹(706-783 有書稱「韓干」)是唐代宮廷畫家,現在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皇家駿馬圖。

下圖為壯士騎馬的場景,畫面中黑白二馬,健壯肥碩。

《牧馬圖》(中國台北 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中的馬,名為「照夜白」,是唐玄宗心愛的名馬。圖中「照夜白」仰首嘶鳴,好似奮蹄欲奔,充滿生命的動感。

《照夜白圖》(美國紐約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花鳥畫名家還包括曹霸善畫馬,韓滉善畫牛,薛稷善畫鶴,邊鸞善畫孔雀等。

來看看曹霸畫的馬,黑白相間的馬兒,隱約流露出委屈的神情,完全將馬兒畫「活了」。

曹霸畫馬

韓滉(huàng)《五牛圖》

薛稷畫鶴

邊鸞畫孔雀

906年,唐朝消亡,隨後的五代十國,軍事割據各自為政。亂世中誕生了「毛筆水墨畫」典範――董源(約934-962),其疏林遠樹,平遠幽深,皴法狀如麻皮的 「披麻皴」筆觸,他和他的追隨者巨然和尚(不詳)開南派山水之先河。

畫面中草木茂盛,煙雲氤氳,秀麗溫婉,顯出江南特有的寧靜、溫潤。

《龍宿郊民圖軸》

《瀟湘圖卷》

在北方,北派掌門荊浩(約934-962)改良之前繪畫傳統,將唐代出現的「水暈墨章」(墨汁溶化在水中,暈成各種不同的層次)畫法進一步推向成熟,注重細節與顏色的運用。

畫面高深迴環,顯出雪山逶迤俊俏的氣勢,一改之前少見到表現雄偉壯闊的大山大水及全景式布局。

《雪景山水圖》(美國艾京斯 藝術博物館藏)

《漁樂圖》(中國台北 故宮博物院藏)

荊浩的關門弟子關仝(tóng)畫風樸素,他的山水畫可以直觀表現出北方山脈的雄偉壯闊。

《山溪待渡圖》(中國台北 故宮博物院藏)

宋朝(960-1279)重新統一中國后,科舉制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促進了文字的傳播,理學之風興起。

宋朝繪畫藝術風格基本沿襲前朝風格,但宋代深受理學影響,更加註重寫實。特別是花鳥畫中,注重花鳥的精密布局。

兔鳥呼應,葉草同指一方,暗射秋風蕭瑟。

崔白《雙喜圖》(北宋)

畫面寫實,細緻刻畫了一棵枯樹S形生長鋪開整個畫面。一叢雪竹,其層次、疏密都十分接近生活。鳥兒造型精緻,神情安寧棲息在樹上,生動而又真實。

李迪《雪樹寒禽圖》(南宋 上海博物館藏)

最傑出的要以張擇端(1085—1145)《清明上河圖》為典範,畫面寬25.2cm,長528.7cm,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記錄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局部)

北宋時期將文人畫與花鳥畫、山水畫互相融合,使得畫面更加生動新穎。

北宋藝術家皇帝宋徽宗就是其中傑出代表,他將文人畫與花鳥畫互相融合,借雞的英武、勇猛,對小雞的仁慈,報時守信,花紋喻有文化表達對大臣的期待

《繪芙蓉錦雞圖》

將文人畫與山水畫互相融合,借浩淼的山水來寬慰自己,忘卻北宋動蕩的政局,表明君子所嚮往與世無爭、遠離塵俗的生活心境。

《溪山秋色圖》

北宋畫家、理論家郭熙(約1000-1090)將文人畫和山水畫融合。《早春圖》以全景式高遠、平遠、深遠相結合之構圖,表現初春時北方高山大壑的雄偉氣勢

你能猜到,郭熙以巨山為「皇帝」,和風、細雨、暖陽作「皇恩浩蕩」,小山和勞作的人民(畫面右下角向上處)表示臣民拱位在下的封建等級秩序。

元代繪畫中,文人畫漸漸佔據畫壇主流,以文人畫和山水畫融合最為突出,人物畫和花鳥畫進一步發展。作品強調文學性和筆墨韻味,重視以書法用筆入畫和詩、書、畫的三者結合。

趙孟頫(fǔ)(1254—1322)的山水畫,強調書畫同源,並將書法用筆引入繪畫創作中。

《疏林秀石圖》

董源,郭熙(上文)這些畫家,將水墨與青綠畫法有機結合,發展了山水畫的表現技法,高克恭(1248—1310)以此形成了渾穆秀潤的獨特風格。

仔細看,可以看見樹木葉子上的石青色,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

採用空間透視,以毛筆的濃淡來顯現竹子的遠近,疏遠層次。竹子為古代文人「高雅」的象徵,畫面中青竹不畏巨石的壓迫,奮力生長,暗隱了作者不畏強權的決心。

《墨竹坡石圖》(中國台北 故宮博物院)

唐宋元繪畫名家數不勝數,流派紛呈。唐朝將花鳥畫獨立成枝,發展擴大了人物畫和山水畫的範圍。宋朝灌注理學思想,更注重「真實」「有序」,同時將文人畫融入其中,創造出看畫不是畫,看的是情懷,是思想的境界。元朝以來,文人畫和山水畫融合越加明顯,以書法入筆,畫中有詩,詩中有字意蘊深遠

悠悠歲月歷史長河,傳承的是技藝,發展的是文明。

行文有誤之處,還望勘誤、指正。

(註:故宮博物院分為北京和台北兩地,此外北京故宮文物館官方標註「故宮博物院」,但人們在生活中常用「故宮博物館」代替「院」和「館」在此處區分不明顯)

(資料圖片部分來源網路)

本期編輯:意匠工作室 Starry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