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淺講》

作者:空谷先生

今天來的各位都沒有接觸過佛法, 恐怕也不了解《 心經》 。 《 心經》 是佛法的核心經典之一, 幾乎包含佛法所有的道理。 我們現在只能非常近似地、 淺顯地解釋, 不可能非常詳細的來講。 雖然只有 260 字, 但詳細地、 每一個點展開地講,可以講好幾個月, 裡面涉及的概念特別多。 《 心經》 在歷史上有多個版本, 現在流行的譯本是玄奘法師翻譯的。 在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之前, 就有《 心經》 的譯本流傳。 玄奘法師在取經之前就會念《 心經》 , 據說他在取經途中曾多次憑藉念《 心經》 化解了危難。 比如, 傳說玄奘法師曾被人抓住, 要把他扔進河裡祭神,他念《 心經》 得到感應, 天上電閃雷鳴, 後來那些人就放了他。 玄奘法師取經回來后, 重新翻譯了《 心經》 , 這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這個版本, 翻譯得非常精簡。所以現在這個《 心經》 版本, 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下面有一行字, 「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 以上先給大家介紹了有關常識, 下面我們開始講《 心經》 。

先講題目,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般若」 是音譯, 按照現在的翻譯, 是智慧的意思。 但是智慧這個詞, 是一個有很多含義的詞。 佛教講的「 般若智慧」 ,是特定的, 並不是所有智慧都能稱為「 般若」 。 這種智慧, 用現在禪修慣用的詞來說是「明覺的智慧」 , 無分別的如實覺知, 才稱為「 般若」 。 漢文的特點之一是一詞多義, 比如智慧這個詞, 有多重意思, 怎麼理解都行, 比如世間的智慧,各種各樣層面的智慧, 有歧義; 而梵文里的佛法名詞基本是一詞一義, 沒有歧義。在梵文里, 「般若」 這個詞所指非常明確, 就是指覺性或明覺的智慧。 什麼叫覺性或明覺呢? 人有一種天生能夠明了所有信息的能力, 這種能力就叫明覺。 比如我說話, 你們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外界的一切都能夠反映到我們的腦海里;我們能夠察覺世界、 認識世界的本能, 就是明覺。 我們如何認識世界的呢? 我們的內心像鏡子一樣, 整個世界的狀況就像影子一樣, 不加任何後天思維的分別,明明白白的印在我們心中, 這種功能叫做明覺。 當然我現在的解釋還是不夠好,實際上明覺是心的一種基本功能, 用現在比較接近的詞來講, 就是我們的心有客觀反映世界的功能, 能把世界上的信息反映到心裡, 這種功能叫明覺。 當然這只是一種近似的解釋, 佛教講的明覺應該比這更加深刻。 因為時間關係, 我們先就這麼理解。 「波羅蜜多」 很好理解, 「 蜜多」 就是度, 度人的度, 「 波羅蜜多」就是度到彼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的意思是, 用大智慧把我們度到彼岸去的經典, 簡稱「心經」 。

現在來講原文。 「 觀自在菩薩」 就是觀世音菩薩。 「 觀自在」 這種譯法是玄奘法師提出來的, 在他的譯本里統一都稱為觀自在。 其它的經典里也翻譯為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又稱為觀音菩薩, 主要是唐朝時要避李世民的名諱。 觀世音這種譯法也對, 相對直白; 而觀自在這種譯法比較深刻, 更能體現觀音菩薩的境界, 因為他在這種般若觀照的修行中已經達到了自在的境界。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 就是觀音菩薩在一種很深的修行境界中, 用智慧觀照世界。 「觀照」 與「觀察」 不同, 更貼切。 「 觀照」 就像鏡子一樣, 是什麼就反映什麼, 是一種客觀反映, 沒有加入主觀。

「照見五蘊皆空」 。 這句話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名詞, 就是「 五蘊」 。 實際上整篇心經講什麼呢? 就是為了告訴你 「 五蘊皆空」 , 核心部分都是這四個字的展開。 「五蘊」 即「色受想行識」 。 「 蘊」 為集合之意, 相當於數學里集合的概念。 佛法把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存在分為五個集合, 就是「 五蘊」 。 「 五蘊」就是萬事萬物分為五個方面, 這五個方面叫做「 色受想行識」 。 其中, 「 色」 可以單獨列出來, 「受想行識」 統稱為心, 就是說, 如果我們把「 五蘊」 進一步簡化, 那麼只有兩種東西, 一種叫色法, 一種叫心法。 這就涉及到一個「 法」 字。佛法里, 法意為存在。 一切的存在都叫法。 簡單地講, 我們這個世界分為兩大部分, 一個是物質, 一個是精神, 佛法也是這麼分的。 所謂心法就是精神領域, 所謂色法就是物質領域。 「色」 是什麼意思? 色是物質, 不是顏色, 更不是女色。在很多人錯誤的見解里, 以及很多文學作品里, 都把「 色」 當做女色, 這是不懂佛法的表現。 照見五蘊皆空, 就能夠解脫所有的苦難, 解脫所有的煩惱, 達到一種圓滿幸福的人生境界, 這是「度一切苦厄」 的意思。

下面就具體展開了。「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四句你們懂了, 下面的內容就懂了。 空是什麼呢? 空是空性。 直譯過來就是,所有的物質都離不開空性, 空性也無法離開物質而單獨存在, 所有的物質存在空性之中, 反之空性存在物質之中, 它們是密不可分的。

現在我們來理解什麼是空性。 空性是佛法的核心概念之一。 空性是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呢? 我們常講佛法是四大皆空,遁入空門。大家對此都有一種誤解。 「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 空性的準確含義是「 無自性」 。 這又出來一個詞, 什麼叫「 自性」 ? 佛法里, 自性就是獨立地、 不依賴任何條件地存在。 如果必須依賴其他條件存在, 就是不自性。 這一點懂不懂? 你們覺得世界上有沒有這樣能夠完全不依賴任何條件、 單獨存在的東西? 佛法認為, 所有事物都有其依賴的條件, 不可能單獨地、 永恆不變地、 不依賴任何條件存在, 世界上不存在這樣的東西。 這個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里也有, 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的聯繫之中。 什麼叫普遍聯繫呢? 就是不可能不與別的事物發生聯繫、 發生依賴, 必須有所依賴。小到一個微粒, 大到一個星球, 不管是自然界的東西, 還是人工造出來的東西,都有其依賴的條件, 不可能單獨存在的。 人工造出來的東西就不必說了, 它首先就要依賴人工。 自然界的東西也有所依賴, 比如地球的存在, 科學家會解釋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才可能形成地球, 形成前必須先有原料, 如星際間的粉塵等, 在一定溫度、 一定軌道上才可能形成一個行星。 總而言之,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前提條件的, 沒有可以獨立存在的事物, 這個結論就叫「 無自性」 , 簡化成兩個字就叫「空性」 。 現在你們懂了佛教講的空是什麼, 空是指你不可能獨立存在,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獨立不變的你, 即所謂的「 我」 。 「 自性」 就是「 我」 , 「 無自性」 就是「無我」 。

現在我們來研究「我」 這個概念是什麼。 如果你認為我是一個永恆不變、 獨立存在的東西, 世界上就沒有我。 自性等於我。 為什麼佛教總講無我呢? 不是說沒有你的現象存在, 而是內在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你存在, 沒有一個不依賴其他條件獨立的你存在, 這就叫無我, 也叫無自性, 也叫空性, 這些都是一個意思。因為中文太豐富了, 可以延伸出很多同義的、 相近的辭彙( 聽眾笑) 。 你要精確地理解, 佛法講的「無我」是什麼? 就是無自性。 佛法不否認「 我」, 世俗的「 我」是有的, 哲學意義上的「我」則是沒有的。 要記住這句話, 不要講什麼四大皆空。作為世俗的生命你是存在的, 那只是一個代號, 比如你叫張三、 李四, 這是別人為了分辨你而起的名字, 同樣你需要衣食住行, 你有社會活動, 有思想。

佛法不否認這些存在。 佛法否認的我, 是自性的我。 這裡就能延伸出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差別。 所有的宗教都承認人是有靈魂的, 不管是伊斯蘭教、 基督教,還是道教等等, 都承認這一點, 但是不同的宗教對靈魂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印度教, 在釋迦牟尼以前的印度教, 認為我們這個靈魂是神我, 而神我是永恆不變的,不斷轉世。 佛教認為這是錯的, 如果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是一個神我, 那麼世界上從來沒有存在過這樣的靈魂。 為什麼呢? 關於靈魂的見解一般有兩種, 一種叫常見, 認為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神我永久存在; 一種是唯物主義的, 認為根本沒有靈魂, 人死如燈滅, 人死了思想也消失了, 這種叫斷見。 常見和斷見, 佛法認為都是錯的。 這裡又延伸出一個不太好懂的概念。 佛法說靈魂這種現象是有的, 但本質是「非斷非常」 。 佛法里經常有這種詞, 什麼非空非有啊, 非斷非常啊, 一看你就暈了( 聽眾笑) 。 什麼叫既是沒有又是有, 怎麼理解? 如果你認為它是恆常不變的, 那麼是沒有這種( 恆常不變的) 東西的; 如果你認為人死如燈滅, 那也是錯的。 現在我們來理解, 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不是同一個你? ( 聽眾答:不是) 有沒有變化? ( 聽眾答: 有) 你看, 昨天和今天都有變化, 何況這輩子和下輩子呢? 那麼你能認為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沒有關係嗎? 如果說沒有關係, 那是斷見; 如果說昨天的你等於今天的你, 就叫常見。 是不是「非斷非常」 ? ( 聽眾答: 是) 那你們懂了佛法實際是要表達什麼。 這種哲學概念比較難, 你們要好好理解, 但它是一種充滿智慧的高度思辨。 佛法是高度理性宗教, 是理性程度最高、 自洽性程度最高的宗教, 在全世界所有的宗教裡面可以排名第一, 沒有任何一個宗教教義可以和佛法比, 包括道教。 教義這一塊是佛法的長項。 那麼, 你理解了「非常非斷」 , 我們就延伸出什麼叫無我, 就是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如果能接受這一點, 就好辦了, 就知道你是無我的, 就不會執著於我, 因為這個靈魂也是無自性的, 在不斷變化著, 而且它有依賴的條件, 不是獨立存在的。 但我們現在沒辦法展開論證這個, 現在已經引申很遠了。

回到文中, 所有物質都是無自性的存在, 所有物質都不是獨立的存在, 所有物質的存在都有前提, 所有物質都必須和其他東西發生普遍聯繫, 這句話就是在講「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 「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指所有物質都是無自性。 什麼叫「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 這裡我們要引入一個概念, 「無自性」 等於「有條件的存在」 , 條件就簡稱為「 緣」( 姻緣的「 緣」 )。所有的物質都是有條件的存在著, 依賴於其他條件而存在, 這個叫「 緣起」 。 空性, 反過來叫性空。 南懷瑾講, 佛法的教義就講了這 4 個字, 性空緣起, 緣起性空。 為什麼性空呢? 因為緣起, 所以性空。 因為所有的存在都是有條件的存在,所以沒有自己的自性, 反之, 沒有自性, 必須依賴條件才能存在, 這叫性空緣起。這個前和后是在描述同一個東西, 是等價的, 緣起就是性空, 性空就是緣起。 佛教講的空, 從來都不是現象的空, 而是本質的空。 任何現象, 佛教都承認它存在。現象的存在為緣起, 本質的空為性空, 一切現象即萬事萬物都存在於緣起中, 但它的本質是空性的。 本質存在於現象中, 現象存在於本質中, 所以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我們把以上 4 句講了, 後面的內容以此類推。玄奘法師就是這樣翻譯的,「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 他說都是這個道理。 如果我們從現象來觀察世界, 所有現象是存在的, 但都是有條件的存在; 如果我們從本質來論證這個世界, 每一個事物都是沒有自性的, 都是不能單獨成立的。 性空緣起, 我反覆地講這句話, 因為這是佛法非常核心的教義, 告訴你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以及現象和本質的關係。 下面的內容就簡單了, 因為玄奘法師的譯文是「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 用8 個字就把這一段概括了。 而鳩摩羅什的版本就是老老實實把整段原文都翻譯過來( 色空故, 無惱壞相。 受空故, 無受相。 想空故, 無知相。 行空故, 無作相。識空故, 無覺相。 ) 。 而玄奘法師的翻譯就很簡單, 是省略版, 你們類推就行了。什麼是受? 受, 就是感受, 所有心裡的感受。 我們對這個世界所有的感受有三種,即苦、 樂、 舍。 在佛法的語境里, 在佛法辭彙里, 舍不是捨棄, 而是既不苦也不樂, 是中性的, 意思為平等。 受即是空, 空即是受, 是說苦的感受是空的, 樂的感受是空的, 中性的感受也是空的。 根據上面的意思去理解, 所以不要執著苦也不要執著樂, 那都是錯的, 都是幻覺。 什麼是「 想」 ? 我們用一個詞來說明, 就是分別。 我們的眼睛看這裡, 這是白顏色, 這是黑顏色, 這個就叫分別。 如果一個初生的嬰兒, 看見白顏色沒有白顏色的概念,看見黑顏色也沒有黑顏色的概念,就不懂分別, 而我們懂得分別是後天學會的。 分別的功能就叫「 想」 。 佛法解釋分別怎麼來的?「安立名相」, 就是我們對自然界存在的某一個現象起了個名字,給了它一個概念, 把它規範起來。 這種功能就叫「 想」 , 懂不懂? 比如, 我們可以設想, 在最初的時候, 我們也沒有白顏色和黑顏色的概念, 這是大家後來的約定俗成。 比如, 手機之所以叫手機, 是我們大家約定俗成的一個概念而已, 我們製造一個概念叫手機, 用這個概念來命名某一個事物, 這就叫安立名相。 其實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天生就叫手機的事物。記住,世界上沒有一個事物天生就叫手機,是我們為了說明它, 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手機。 有沒有手機這種獨立的存在呢?沒有。 因為手機只是我們起的一個概念, 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永恆不變的叫做手機的東西, 所以想即是空。 什麼是行? 行就是行為。 這個行為裡面比較多的, 就是身口意, 就是你做出來的行為, 你說出去的話以及你的起心動念。 你想要做還沒有做的那個念頭的存在就叫意。 這個法律裡面就叫犯罪動機。 你有這個動機, 在某種意義上它就是存在的。 一切的行為, 我們的煩惱也好, 我們的喜悅也好, 都是行, 是我們的心理行為。

受想行, 統稱為心所。 心所, 就是心產生的處所, 心裏面產生的種種念頭。我們如何感受呢? 眼耳鼻舌身意, 都有感受。 最初的感受是完全客觀的, 但是由於正常的人都有主觀的想的分別的念頭,我們看到一個東西就會產生分別。比如,看見一個人, 你馬上知道是男是女。 看見一個人, 這本來是一個客觀問題, 認為他是男的還是女的, 這是分別念。 還比如, 你看見一件衣服, 你第二個念頭就是好看還是不好看, 這就是分別念。 懂了嗎? 本來這件衣服是客觀存在, 沒有好看和不好看這種屬性, 這個屬性是你主觀加給它的。 因為你覺得好看, 可能來的第二人就覺得不好看, 說明它既不是好看也不是不好看。好看和不好看就是分別心,都是主觀概念。 而你看見了衣服是一種感受, 這種感受本身是客觀的, 但為什麼會產生苦樂呢? 因為有分別所以產生苦樂。 你不分別它, 就沒有苦樂。 你咬了某種食物一口, 應該是不苦也不樂, 但是你內心會生起分別, 會覺得喜不喜歡吃,馬上就分別出苦和樂來。 感受就是輸入信息, 分別就是判斷。 如果用計算機的工作來講, 感受就是輸入的那個系統, 但是分別後面有個資料庫, 依據大的資料庫庫對進來的信息進行篩選判斷, 這就叫分別。 篩選判斷之後, 它就決定了一個行為。 比如, 還是拿衣服來舉例, 你一眼看中一件衣服, 這是眼睛的感受; 然後你覺得好看不好看, 就是分別, 好看你馬上就產生了一種樂受, 就是我喜歡他; 下一步就是產生了一種行為, 如果想買就是意業, 如果開始討價還價就是口業, 掏錢就是身業。 這是行為, 就是在某件事情裡面, 你所有心裡的念頭的過程都在裡面。 心裡的念頭是這麼來的。 心所如果細講, 非常複雜, 大概有 51 種心所。 像五蘊這種概念是極其籠統的, 極其概括的。 佛法對同樣的東西會有不同級別的講法。 這個五蘊是講給最聰明的人聽的, 就是概括地講。 還有不太聰明的人, 後面內容就要涉及到了。 對慧根不太好的人, 佛法會講得更細, 他會讓你懂。

有「心所」 這個詞, 還有一個東西叫「心王」 , 就是「 心的主體」 。 心所是由心王產生的, 「心王」就是「識」。 佛教認為我們的意識要分八個部分, 叫「 八識」 。 當然不是說只有這樣一種觀點, 在佛教歷史上來講, 也有分九識的, 也有認為只有六識的, 但這不是主流觀點, 主流觀點就是「 八識」 。 「 八識」 佛教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流派叫「 唯識宗」 , 也叫「法相宗」 。 「 法相宗」 是玄奘法師所建立的, 是玄奘法師和他著名的弟子窺基法師( 也叫慈恩法師) 建立的( 當然不是射鵰英雄傳裡面的那個慈恩) 。 慈恩法師是尉遲敬德的兒子。

玄奘法師去印度留學了 20 多年, 根據歷史記載, 他當時已經達到了最高的水平, 就是在印度來講他也是第一名, 他的智慧已經達到了第一, 對佛法的了解再也沒有人超過他了。 因為印度人喜歡辯論, 玄奘法師在佛法辯論大會上得了第一名, 並被尊稱為「大乘天」 、 「解脫天」 。 他把當時印度盛行的唯識學帶回了中國, 從而建立了法相宗。

中國大乘佛教有八大宗派, 基本都是中國人創立的, 不是印度人原創的。 凈土宗創始人是慧遠法師。 法相宗, 我剛才說了, 創始人是玄奘法師。 還有, 你們知道禪宗, 禪宗的實際創始人是六祖, 從六祖起才真正確立了這個宗派。 密宗呢,現在當然已經消亡了, 在我們漢族地區已經消亡了, 在藏族還有。 我們唐密, 是開元年間, 開元三大士傳到長安的, 就在西安青龍寺。 開元三大士當然是印度人,但是他們都在中國住了很久, 他們的弟子都是中國人, 其中有個惠果法師, 傳到惠果法師時, 唐密已經整個往前推進了一步。 以前唐密是兩部法, 一個叫胎藏界,一個叫金剛界, 到了惠果法師, 他把胎藏界和金剛界的法融合在一起。 當然, 這種知識比較專業, 你們現在聽一下,就是說其實中國人對裡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革。華嚴宗, 那不用說, 也是中國人創造的, 是杜順法師創的。 天台宗, 實際創始人應該是智顗法師, 但是我們追認他的師父為初祖。 律宗, 南山律宗創始人是道宣法師。 這些重要的宗派都是中國人創立的, 不是說印度本來就有的。 印度原始的大乘佛教來講, 三個派, 一個就是「 瑜伽行派」( yuqie 二聲,就是你們說的 yujia,瑜伽行派就是我們講的搞唯識這一套的) , 還有就是講空性的這一派, 還有一派就是「 如來藏」 。 講空性的這一派叫「 中觀派」 。 印度的三大派, 唯識( 其實他們不叫唯識, 他們叫瑜伽行派) 和中觀, 這兩個是最主要的, 後來這裡面又生出來一個叫如來藏。 現在整個藏地的舊密, 都是以如來藏為核心。 我們中國後期的佛法理論, 也接近這個如來藏理論。 關於中國佛教, 日本學者提出來一個概念,就說中國佛教叫「相似佛教」 , 「 相似佛教」 的意思是說, 看起來長得和佛教百分之九十相似, 其實不是佛教。 日本是很認真的一個民族, 是非常一根筋的, 所以提出一個相似佛教。 相似佛教相當於我們罵別人是外道, 附佛外道的意思。 這個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因為中國的佛教有好多都是中國人自己發展的, 當然這種發展是正確的發展, 不是錯誤的發展, 所以日本人的論斷還是錯的。 如果說中國佛教是相似佛教, 那他們是相似佛教的子孫, 對吧? 他們是從中國學去的, 而且還學得越來越差了。

八識, 要分三類。 我們簡單講, 前五識其實是差不多的。 這次得分四類講了。前五識, 「眼耳鼻舌身」 , 這個「識」 就是識別、 了別。 「 了別」 和「 分別」 有區別, 分別是帶概念的, 了別是看見什麼就是什麼, 沒有加概念。 「 前五識」 是什麼呢? 就是你的視覺能力、 聽覺能力、 嗅覺能力、 味覺能力和觸覺能力。 「 第六識」 , 就叫「意識」 。 所以意識這個詞是從佛教裡面來的, 意識通常是指我們後天的一切的思維, 這種分別, 包括做出的行為判斷, 這些都是第六識的功能。第七識是第六識的根, 「第七意識」 就是「 我」 這個概念。 ( 學員問: 這個「 我」是「世俗的我」 嗎? ) 不是, 這是我們思維裡面自我感受的。 你不是想問題時總是有個「 我」 的概念存在嗎? 那個概念就是第七意識出來的。 第八意識是一個信息庫, 第八意識是根本的。

看一下這個過程是什麼呢? 前五識是一個輸入系統, 像電影《 黑客帝國》 裡面, 一個人泡在缸里, 有好多電線接進去, 那些接進去的電線就是前五識, 給你輸入什麼? 輸入視覺、 聽覺、 嗅覺, 讓你感覺一個真實的世界。 是不是? 其實你不需要裝那些線, 你也跟它是一個道理。 現在我手摸到這個桌子, 誰告訴我摸到了? 是神經, 神經讓我產生了觸覺, 其實我根本就不知道摸到沒有, 只是因為神經傳了一個「堅硬」 的觸覺信號到我大腦裡面。 《 黑客帝國》 里那個插的管子就是神經, 你本身就有。 其實你無法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觸摸到它。 我說這句話不曉得你們懂不懂? 你根本就無法知道。 所謂的你觸摸到它, 都是神經信號傳進去的, 是你的神經把這個信號輸入到你的大腦里, 所以你確認你摸到它了, 你根據這個信號判斷你摸到它了,你沒有辦法直接判斷你摸到它,你是一個間接的過程,懂不懂? 那麼這個桌子存不存在根本就不重要, 只要給你輸入這個堅硬的信號,你就會覺得你摸到了一張桌子。 有些精神病人就是這樣的。 這裡沒牆, 他非要覺得有一道牆, 他已經給自己輸入了這個信號了, 他就覺得這裡有道牆。 是不是?所以這個真實的存在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輸進去的是什麼東西。 大腦運作的機能就是這樣的。 所以你們要是好好看《 黑客帝國》 , 它裡面講了很多關於佛法的道理。 真實的世界根本就不重要, 就是給你輸什麼信號, 你就什麼感覺。 這個是輸入系統。 第六識是判別系統, 對輸進來的信號進行判別。 一摸這個東西, 覺得是桌子, 這個桌子就是一個判別。 是什麼判別呢? 是我後天思維在進行判別。 其實我是獲得的一個觸覺, 是不是? 我獲得的資料源頭是一個觸覺, 哪怕帶著視覺,視覺和觸覺兩個吧, 但是我就判定這是一張桌子。 這種判定是我們的第六意識。我給它一個概念, 給它一個定義, 安立名相, 桌子。 但是這個桌子是大家約定俗成的。 然後呢, 你這個感覺其實不只是桌子, 你還有沒說出來的話, 完整地表達你這種感覺是什麼, 就是「我摸到了桌子」 。 你把「 我」 字省略了, 因為我們經常會省略這個主體。 其實是我摸到了桌子。 對不對? 這個「 我」 到底是從哪兒來呢, 「我」 就是這個「第七意識」 。 這個第七意識就覺得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緊緊的抓住它, 生怕它不見了, 一輩子都抓住它。 它抓住的那個東西是什麼呢?就是「第八意識」。 它就把第八意識執著。 第八意識是一個資料庫, 它既沒有善,也沒有惡, 它是一個完全客觀的東西。 所有的信息從前五識進去, 經過這個流程都流到第八意識裡面存起來, 通通存起來。 第八意識是一個無限大的硬碟。 無限大的硬碟就是說你把整個宇宙裝進去, 它都綽綽有餘。 把整個宇宙的信息裝在第八意識裡面也裝不滿。 它就往裡面裝, 就只管裝, 儲存, 不起任何辨別作用。 起辨別的是第六意識。 然後呢, 第七意識就覺得第八意識, 這個能裝很多很多信息的東西, 就是「我」 。 第六意識做出的判斷從哪兒來呢? 都從這個信息庫裡面來的。你為什麼知道它是桌子? 因為你這個第八意識裡面儲存著有關桌子這個名相的解釋, 它從裡面索檢了, 這就是桌子。 所以你們要懂得整個思維的運作過程,就是這個第八意識是怎麼運作的。

當然, 在這個過程中它會產生種種的念頭, 是不是? 這些念頭就叫「 心所」 。正如我剛才講的, 這個桌子有什麼用途、 桌子好不好等等, 這都是心所。 他摸到了桌子, 不會光摸到桌子, 是不是? 他其實後續有很多東西, 他內心裡其實還潛在著很多涌動的念頭。 我們現在沒有解釋它。 比如這個桌子可以支撐我的身體,這個桌子可以放東西, 有這個桌子就方便, 沒有這個桌子就不方便, 等等, 他後面有無數的分別念就湧起來了。 所以人的思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東西。 中國佛教搞了這個唯識宗以後, 給了它一個形容。 就是, 假設這是一個商店, 這五個人( 眼耳鼻舌身) 是幹嘛的呢? 這五個人是「 迎賓」 , 管他什麼人都往裡面迎, 他們不管, 反正他們站在門口, 一有人他們就接進去了; 這個人( 第六意識) 是「 店小二」 , 是負責接待的, 來辨別這個客人會不會買不買東西, 是好是壞等等; 這個( 第七意識) 是經理, 經理控制著他( 「 店小二」 -第六意識) ; 這個( 第八意識) 是董事長, 從來都不出來, 他是個白痴, 好壞善惡各種念頭的沒有, 只管記賬。 做主的呢, 是前面這兩個傢伙( 第六識和第七識) 。 其中反應最快的是第六意識, 第六意識一瞬間就反應過來了, 他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店小二。 以上講的是唯識宗里一個非常著名的偈語: 八個兄弟共一胎, 一個伶俐一個呆。 五個門前做買賣, 一個在家把帳開。

現在跟大家簡單地解釋了什麼叫「受想行識」 。 「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實際上就是「 受即是空, 空即是受, 想即是空, 空即是想, 行即是空, 空即是行,識即是空, 空即是識」 , 一切都是空性的, 都是沒有自性的。 我們講呢, 即使是這麼複雜的思維過程, 它也是沒有自性的, 還是回到原來那個名, 就是無自性的。「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 就是這「一切的思維活動」 也沒有自性, 「 物質」 當然也沒有自性, 得出來這「整個世界都無自性」 , 所以「五蘊皆空」 。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 在空性的境界里, 這些都是「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 因為生滅是分別念, 垢與凈也是分別念, 在空性的境界里, 根本就沒有這些, 這些都是幻覺。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 不管你做了什麼, 都是白做。 就是你生活在一個《 黑客帝國》 那種幻境裡面, 它就是「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 你在幻境裡面做再多,其實從來就沒做過。 因為真實的你就泡在一個缸里呢, 那些都是你的幻覺, 當然都是「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 就是這個意思。 你要了解這個過程,就是這個意思。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在空性的境界里, 沒有什麼「 色受想行識」這些東西。 「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 這裡面又出來一個新概念, 這個新概念叫「 十八界」 。 十八界和五蘊, 「十八界」 是「詳細版的五蘊」 , 「 五蘊」 是「 簡略版的十八界」 ,懂了嗎? 我剛才講了, 它對聰明人就講「 五蘊」 , 對不那麼聰明的人就講「 十八界」 。 十八界呢, 講得更細一點, 「根、 塵、 識( 六根、 六塵、 六識) 」 。

"塵」 , 就是「 外界輸入的信號」 。 為什麼有六塵? 「 眼耳鼻舌身意」 。 看到的一切顏色形狀都叫眼塵, 跟顏色形狀這種外形有關的信息都叫眼塵, 其實這種視覺信息都叫眼塵。 眼耳鼻舌身意, 就是六種不同的信息。 觸覺的信號呢, 就叫身塵。 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 它們就是外界輸進來的信號, 現在你其實根本就不知道外面是不是有一個宇宙, 反正跟你輸入了信號。 根呢, 就是接收器。 「 根是硬體, 識是軟體」 。 我們的眼睛為什麼能看見? 不是光有這個細胞, 有這個構造就行, 佛教認為還要有個眼識, 它才能看見。 比如說一個死人, 他眼睛的構造完全和活人一樣, 甚至可以挖出來移植給眼睛壞的人, 對吧? 有人剛死就捐獻眼角膜啊什麼, 等於他的硬體沒壞吧, 那為什麼死人看不見呢? 因為沒有眼識, 沒有靈魂在裡面。 就是沒有軟體, 光有硬體, 沒有軟體, 就看不見吧? 有硬體, 有軟體, 如果不給你輸信號, 你還是看不見, 給你眼睛蒙上, 你就看不見。 所以我們所有的對世界的概念, 我們對外在世界的概念, 是這三個部分, 一個是「 輸進來的信號」 , 一個是「 接收的硬體」 , 一個是「 進行判別的軟體」 , 這三個東西都得有,這就叫十八界。十八界對資質比較差的人,他是不是比較容易明白一些?好像是容易明白一些, 對吧?

( 學員問: 六根清凈是什麼意思呢? ) 六根都是空, 因為六根本來就是清凈的。 五蘊皆空, 當然六根也是空。 這個「 空就是清凈, 清凈就是空」 。 ( 學員:就是不接受什麼幻覺? ) 不是不接受, 你接受了不要緊, 你知道它是幻覺, 你怎麼會對它起什麼念頭呢? 對不對? 你看見一個充氣娃娃, 你把它當活人抱嗎? 不可能。 因為你知道它是充氣娃娃。 現在你已經了解這全部是幻覺, 你還會對它起什麼念頭嘛? 你就對它沒想法了,這就叫清凈。你要了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幻象,一個輸入的信號所組成的幻象, 你就對這個世界不起什麼貪婪的想法, 愚痴的想法, 都沒有了, 因為你知道它就那麼回事而已。 是不是? 這樣就叫「 六根清凈」 。是因為你的智慧了解了世界的本質, 所以你清凈了。 之所以不清凈, 是因為不懂它的本質, 就會執著, 就會有兩種執著。

我們之所以不能了解世界的本質, 我們有兩種執著, 一種叫「 我執」 , 一種叫「法執」 。 「法」 就是「存在」 , 就是認為外面有一個客觀存在的宇宙, 有一個世界和「我」 相對的存在。 「我執」 呢, 就是我內在還有一個「 我」 的存在。有我的存在, 也有世界的存在, 這就壞了, 一切的罪惡就是從這裡出來的。 有了你的存在, 你就要佔有物, 佔有外在, 因為外在是客觀的, 你也是客觀的, 你就要佔有它。 懂了吧? 所以我們所有的煩惱是從執著來的。 執著有兩種, 我執和法執。 我執, 就是我是獨立存在的, 有一個獨立的我, 就是有一個神我。 其實沒有獨立的你, 「你」只是很多條件堆積起來的一個東西, 就像一隻筆, 沒什麼區別。若干個零件湊在一起, 然後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 筆」 。 你的靈魂也是這麼一個東西, 根本就沒有一個獨立的我, 這個獨立的我是一種錯覺。 法執, 就是有客觀世界。 他們倆就要發生關係了, 對吧? 這個煩惱就從這兒來的。 如果客觀世界沒有, 獨立的我也沒有, 你還會有什麼煩惱呢? 你就沒有煩惱了。 這個客觀世界呢,佛法認為就像《 黑客帝國》 裡面母體造的世界一樣, 本來就是假的, 根本就沒意義, 連你自己都是假的, 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誰。 你在那個世界裡面有一個身份, 對吧? 那個身份就是「我執」 。 你覺得那個世界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是真的,那就叫「法執」 。

學佛就是要打破這兩個執著, 打破這兩個執著就醒悟了, 就不再煩惱了, 因為知道那是假的。 當然這只是一種相似的說法, 只是為了讓大家懂, 包括講那個電影也是為了讓大家懂, 實際上這個本質, 要這麼比喻來比喻去還是不能說明真相, 只能說是「近似真相」 。 「 真正的真相」 是你「 在修行裡面才能驗證」 。 「 真正的真相」 是「離開語言描述的」 。 你要有語言描述就肯定不是真相, 是二道販子。 語言描述的東西, 就像我們中國人講的, 跟沒吃過梨的人說梨是什麼滋味,他永遠也不知道。 你形容吧, 那個咬一口和你形容的是有差別的, 你只能形容。我們現在就是只能形容這個東西, 不能真的告訴你那個實相是什麼, 我們只能說明一個近似的東西。

所有的經典都在告訴你一個近似的東西。所以說禪宗為什麼講不要經典呢?因為經典講的東西是近似的, 不是真實的, 跟真實的有差距。 禪宗把它形象的稱為是「指著月亮的手指」, 不是月亮本身。 有這個手指才好去找那個月亮, 是吧?沒有經典也不行, 沒這個手指你亂找不行, 有個手指一指, 你有個方向, 對吧?循著那個方向你能找到真正的月亮。 但是不要把這個手指當月亮。 有人就把經典死死地抱住, 這個就是錯誤的。 所以剛才講, 「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 這都是講十八界。 「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這個是講什麼呢, 指「 十二因緣」。十二因緣這個東西, 你們現在就沒必要了解。 十二因緣是一個小乘的說法, 講人的一生怎麼來的。 他怎麼來的呢? 首先有一個東西投胎, 這個投胎的東西叫「 名色」 。 名色是什麼? 「名是思想, 色是物質」 。 有一個思想和物質結合成一團的那個東西跑過去投胎了, 這個生命從這起。 然後受, 他產生了種種感受; 然後取,他認為這種感受好, 那種感受壞; 然後就由此產生了種種煩惱; 然後就產生了生老病死。 這是簡單講十二因緣, 就是這麼回事, 講一輩子是怎麼來的, 一個循環,一個完整的循環。 所以,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這是講十二因緣。

「無苦集滅道」 。 「苦集滅道」 是小乘佛法的四個概括。 釋迦摩尼佛最早講佛法, 他就講這四個字, 「 苦集滅道」 。 「 苦」 是什麼呢? 就是告訴你這個世界是苦的。 「集」 呢? 集是原因, 就是為什麼會苦。 苦是現象, 現象是苦的, 我們人生很痛苦。 「 集」 就是告訴你為什麼會痛苦。 「 滅」 呢? 告訴你如果痛苦消滅了以後會是怎麼樣一種幸福, 就是告訴你幸福是什麼。 「道」 就明白了, 對吧?「道」 就是達到幸福的道路, 就是道路。 釋迦摩尼佛最早開始講法就講這四個字「苦集滅道」, 首先告訴你世界是苦的。現在我就問你們, 你們覺得世界苦不苦?( 學員: 苦。 ) 那你們都是大乘根器, 都可以學佛。 有很多人覺得世界不苦。 如果你覺得世界苦, 按佛法講你就有希望了, 你就有解脫的希望。 如果你都不覺得苦, 你已經苦慣了, 已經苦到不覺得苦的地步了, 那你就麻木了, 就根本解脫不了, 連解脫的道路你都看不見。 其實要認識到苦是很不容易的! 你們雖然講, 雖然回答了, 其實你們不知道。 因為這個苦呢, 我們剛才講了, 有一個受的問題,是吧? 受是有三種的, 你活在世界上有三種感受, 有苦受, 有樂受, 有舍受, 你怎麼能講只有苦呢? 你不是只有苦, 你也有很高興的時候, 也有很快樂的時候,很覺得幸福的時候, 那就叫樂受啊。 你有產生樂受的時候。 你要懂得為什麼。 佛法告訴你, 苦受固然是苦, 樂受也是苦, 甚至包括那個中性的感受它也是苦, 懂了吧?

苦受當然是苦, 生老病死是苦這人人都知道, 不用說, 是吧? 樂受, 為什麼是苦? 樂為什麼是苦? ( 學員: 因為人會貪) 人會貪, 這個沒有說到根本上, 貪不是壞的。 如果說這個東西是真的快樂, 你越貪就快樂越多, 對吧? 比如說, 一個單位的快樂, 你貪了十個那你就應該有十倍的快樂, 你貪一百個就有一百倍的快樂, 那你越貪應該快樂越大, 對不對? 所以他不是出在這個貪上。 佛法是非常智慧的, 加一個字你就明白了。 樂受是什麼苦? 「 壞苦」 。 之所以苦是因為這種樂會壞掉的。 如果你認為你老公很好, 但你老公會和你生離死別的, 你越愛他,你生離死別的時候就越痛苦。 是不是這個道理? 這叫壞苦。 如果你特別愛一件衣服, 關鍵是這件衣服它不能永恆, 它壞了之後你就非常痛苦。 你特別執著的人、事、 物都會壞掉, 都是無常的。 你有多愛他, 現在有多幸福將來就有加倍的痛苦給你, 這就叫壞苦。 它是這麼來的苦, 就是你的這個樂, 將來會變成你的苦。 現在你感受到的樂是假象, 將來是苦的, 你的結果還是苦。 無論你怎麼搞, 最後的結果總是苦, 這就叫樂也是苦。

中性的感受也是苦,就是不苦不樂的感受都是苦,因為是行苦。舍受是什麼?舍受是「 行苦」 。 行苦這個不大好理解, 要有點智慧才能理解。 行苦的意思就是說, 是不由自主的, 所有東西都在不停變化, 你一樣都抓不住。 馬克思主義哲學說, 「這個世界處在永恆的運動變化之中」 。 這個世界是無常的, 沒有一樣東西是由你做主的, 它不停在運行, 不停在變化, 沒有一件東西你抓得住, 當然是苦。得由你做主, 它才有樂, 你都做不了主, 當然永遠都是苦。 哪怕它是中性的, 它也是苦, 因為不由你做主。 就像你現在乘著一個小船在海裡面飄, 這方向不由你做主, 你覺得苦不苦啊? 雖然東南西北都無所謂, 但是你還是苦, 懂了嗎? 因為沒有一樣是你願意的方向, 你根本掌握不了生活的方向。 這是行苦。 這就叫「 苦集」 , 產生這個苦的原因, 其實我們剛才已經涉及了很多, 它裡面也能展開講,但是小乘佛法講的比較淺。 如果你從「 五蘊」 去理解已經很深刻了。

「滅」 就是說, 其實這些苦是會滅掉的, 如果你有正確的方法, 它滅了之後就叫「涅槃」 。 「苦滅后的境界」 叫「涅槃」 。 所以涅槃不是死了, 也不是重生,是「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 才叫涅槃。 如果有重生那就有重死, 對不對? 有生就有死, 有開始就有結束, 那不永遠循環下去了? 佛教是不要輪迴,「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 就比這個重生的境界要高。 所以說「 滅」 的境界就是涅槃, 涅槃是這樣一個永恆清凈永恆快樂的境界, 只能形容一下。 佛又告訴你,怎麼才能達到涅槃。 這個東西就叫「道」 。 這個「 道」 就是你要修行的方法。 小乘佛法最開始就講「苦集滅道」 , 所以 「 無苦集滅道」 就是把小乘佛法那些都概括了。 像「五蘊」 這個概念是對世界比較高度概括的一種描述。

「無智亦無得」 。 其實當你了解真相的時候, 你並沒有增加什麼, 也沒有減少什麼, 「 不增不減」 , 當然就無所得。 真相就是那樣永遠都在那裡。 就像你們老看的那首詩, 「 見與不見, 他都在那裡」 。 所以你就無智也無得, 但那個詩不是倉央嘉措寫的, 是一個現代詩人寫的。 倉央嘉措一共就寫過 62 首詩吧, 都有翻譯過來的, 可以看看民國的版本。 現在的人把很多歌詞都算在他頭上, 他是很冤枉的。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掛礙」 。 如果你了解這些, 就心無掛礙。 什麼叫無掛礙? 不再執著就叫沒掛礙。 什麼叫有掛礙? 「 我的心緊緊抓住一個東西不放」 , 這就叫「 掛礙」 。 你心上有負擔就有掛礙, 有掛礙就不會幸福。 「 心無掛礙」 , 我什麼都不執著了, 什麼都不執著以後, 就達到那種自在的境界了, 「觀自在」 , 是吧?

「遠離顛倒夢想」 。 什麼叫顛倒夢想? 我們一切的思想都是顛倒夢想。 你本來是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裡面, 你還要這樣要那樣, 那不都是顛倒夢想嗎? 你在夢中說夢。 我們中國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叫「 黃粱一夢」 , 就是呂洞賓參加考試,考了三次沒考過, 遇到鍾離權來點化他, 鍾離權給他一個枕頭, 他就去睡覺, 結果在夢裡面他就考中了, 還當了很大很大的官, 娶了很多老婆, 生了很多孩子,無比富貴, 最後一直到他生老病死, 結果這一夢醒了, 就覺得不過如此, 即使考中了也不過如此。 這就叫「顛倒夢想」 。 這個黃粱一夢的故事就能解釋什麼叫顛倒夢想, 就是我們這一輩子都在做顛倒夢想的夢。 「 遠離顛倒夢想」 就會「 究竟涅槃」 。 你沒有這些夢想了, 你就涅槃了。 到此, 《 心經》 的主體部分已經完了,後面不過是反覆說這些道理而已。 主體的道理就是在我們前面講的這些部分。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一個音譯的, 翻譯過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 簡單講就是「 成佛的境界」 。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 就是智慧這種東西是最高無上的, 有智慧你才能了解這些真相, 但這個智慧不是我們通常講的智慧, 而是「般若」 智慧。 這個智慧只指我們的「 覺性」 ,只有我們的「覺性」 才能覺察到世界的真相, 我們天然存在, 本來存在, 不生不滅的那個覺性。 那個覺性就叫做「佛性」 。 那個東西才能觸及到世界的本質, 所以它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 我們那個覺性的智慧是至高無上的。 就是這麼告訴你。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 在佛教經典裡面有所謂的「 五不翻」 , 咒語是其中之一, 遇到咒語他就不翻。 為什麼不翻呢, 不翻就有神秘感, 翻過來就不神秘了。「 揭諦揭諦」就是「度了度了」 , 就是「到彼岸到彼岸」 。 翻譯過來念著就不好玩了, 是吧?「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 度到彼岸。 「 菩提」 就是「 覺悟」 的意思。 「 度到彼岸去覺悟了」 , 這個咒語翻譯過來就是這樣。 很多人瞎寫, 無聊地寫這個咒語有多神秘呀, 是外星人的語言也好, 是外空間的語言也好, 有很多人在那胡扯。 絕大多數的咒語都是有意義的, 如果不翻過來就念的比較有神秘感, 翻過來就念的沒有神秘感, 所以就統統不翻。 只有極少數的咒語是純粹的聲音, 沒有含義。 就像我們在集體加持時用的 「嗡阿吽」 , 就是三個純粹的聲音, 沒有含義。 但絕大多數, 百分之九十九的咒語都有含義。 所以一般經典最後的咒語就是對這個經典做個總結, 實際上就是告訴你們, 「我們要用智慧把我們解脫出來, 解脫到彼岸」 。 要用智慧把自己解脫到彼岸, 就是講這個。 好, 我們這個心經就簡單講到這裡。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