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用過的抗消化性潰瘍藥物(抗胃酸篇)

眾多的抗潰瘍藥物我們可以將其大致歸納三類:抗胃酸藥物、增強黏膜防禦力藥物、抗幽門螺桿菌藥物。下面我們就先詳解一下這些年用過的抗胃酸藥物,希望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1. 鹼性抗酸葯

按其效應分為:①吸收性抗酸葯,如碳酸氫鈉。②非吸收性抗酸葯,如碳酸鈣、氧化鎂、氫氧化鋁、三硅酸鎂。常用的鹼性抗酸葯如下:

(1)

碳酸氫鈉

口服后與鹽酸起中和反應,產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在胃內發揮中和胃酸作用的時間較短,若要保持較高的胃液 pH 值,必須反覆多次服用,使患者感到很不方便。1 g 碳酸氫鈉含有相當於 0.7 g 食鹽的鈉,如果大劑量反覆服用,容易引起鈉瀦留和鹼中毒,因此,此葯不宜長期服用,特別是心、腎功能減退者更須謹慎。

(2)

碳酸鈣

碳酸鈣的抗酸效果與碳酸氫鈉相似,也是一種中和作用較強而快的抗酸劑。服用碳酸鈣過量可以引起高血鈣症,有腎功能障礙者對此更須警惕。已知鈣離子具有刺激 G 細胞分泌胃泌素的作用。口服碳酸鈣后,因血鈣增高而使胃泌素分泌量增多,後者刺激胃壁細胞分泌胃酸,因此,口服碳酸鈣有引起胃酸分泌的反跳現象,目前臨床上已不用此葯。

(3)

氫氧化鋁

復方氫氧化鋁片及氫氧化鋁凝膠是一種弱鹼,其中和胃酸的作用並不太強。氫氧化鋁不溶於水,所以口服后容易引起便秘。

(4)

氫氧化鎂

氫氧化鎂不溶於水,但能溶於酸性胃液中。其中和胃酸的作用比氫氧化鋁強,有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口服過量的氫氧化鎂時,須警惕高鎂血症的危險性。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鹼性抗酸葯常規劑量口服 1 次抗酸劑的作用時間通常只有 1.5~2 小時,因此須進餐后 3 小時再服 1 次抗酸劑以維持胃液 pH 較高的水平。人體晝夜均在持續分泌胃酸,而且夜間胃酸分泌量常比白天為高,睡前加服 1 次抗酸劑有利於中和夜間分泌的胃酸。故抗酸劑的服用方法以每次餐后 1 小時和 3 小時及睡前各服 1 次,一日共服 7 次為宜,抗酸治療的時間不應少於 3 個月。

口服片劑抗酸劑時,應先將藥片磨碎或嚼碎后飲水送服,不宜整片吞服,不宜空腹服用。以足量的抗酸劑治療后,多數患者的上腹痛癥狀可以很快減輕或消失,在緩解癥狀方面有比較好的效果,但抗酸劑不能加速潰瘍的癒合,預防潰瘍複發的效果亦不能令人滿意,要促使潰瘍癒合則必須大劑量多次服用方能奏效。

然而,每日多次服藥不但對病人甚為不便,而且長時期服用大劑量的抗酸劑也會出現一定的副作用。所以,目前很少單一地應用抗酸劑來治療潰瘍病,通常在使用其它抗潰瘍藥物時,為了加強止痛作用而以抗酸劑作為一種輔助藥物。

2. 抑制胃酸葯

(1)

H2 受體阻斷劑

競爭性拮抗 H2 受體,能抑制組胺、五肽胃泌素、M 膽鹼受體激動劑所引起的胃酸分泌。能明顯抑制基礎胃酸及食物和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夜間胃酸分泌。常用 H2 受體阻斷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沙替丁、羅沙替丁。

H2 受體阻斷劑容易被小腸吸收,食物對 H2 受體阻斷劑在腸道的吸收無顯著影響。但同時服用鹼性抗酸葯時,則會使 10%~20% 的 H2 受體阻斷受到抑制,不能從腸道被吸收。

各種 H2 受體阻斷劑吸收到體內后,分佈在包括腦脊液在內的大部分組織中。這類藥物也可以通過胎盤和從乳汁中分泌出體外。當肝功能衰竭時,西咪替丁在腦脊液中的含量增多,使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的危險性增大。

口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后,大約有 30%~60% 的生物利用度經肝內代謝而消失,肝臟對尼沙替丁的影響很小。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對肌酐從腎小管的分泌有競爭作用,所以,患者接受這兩種藥物治療時,血清肌酐水平可有輕度升高。

由於 H2 受體阻斷劑主要從腎臟排泄,腎功能顯著損害病人使用的劑量應當減小 30%~50%。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時,H2 受體阻斷被清除的量不多,因此,劑量不需調整。老年人由於腎臟功能下降,因而年齡超過 75 歲的老年患者所服用的劑量應該適當減小。

H2 受體阻斷劑治療潰瘍病的用法

傳統用法主張為每天分次口服,如西咪替丁 200 mg,白天早、中、晚各 1 次,夜間睡前再服 400 mg;雷尼替丁 150 mg,早、晚各 1 次;法莫替丁 20 mg,早、晚各 1 次。近年來,臨床主張睡前只服 1 次,劑量:西咪替丁 800 mg,雷尼替丁 300 mg,法莫替丁 40 mg,尼沙替丁 40 mg。

因為人晝夜間的胃酸排出量有較大的波動,一般上午 5~11 時最低,午夜最高。夜間胃酸分泌過多可能對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有重要意義,如果將患者的夜間胃酸給予有效的抑制,則能更好地達到促使潰瘍癒合的效應,而且給患者帶來較大的方便。

H2 受體阻斷劑可能的不良反應有白細胞減少、血清轉氨酶升高、男性性功能障礙和乳房增大,以及神經精神癥狀如睏倦、遲鈍、定向障礙、幻覺或躁動等。西咪替丁能抑制肝內的 P450 細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可降低有些藥物在肝內的分解代謝,延長這些藥物的作用時間,如苯妥英鈉、氯氮平、地西泮、普萘洛爾、華法林等。雷尼替丁對藥物在肝內代謝的干擾作用比西咪替丁為小,尼沙替丁和法莫替丁則幾乎沒有這種作用。

(2)

質子泵抑製劑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質子泵抑製劑有五種: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

①奧美拉唑

奧美拉唑治療潰瘍病的常用劑量為 20 mg,每天 1 次。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療程一般為 4~6 周,胃潰瘍的療程為 6~8 周。奧美拉唑短期治療中無明顯副作用。

由於奧美拉唑對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很強,長期服用時,使患者持續處於低胃酸狀態,對於這類患者應長期觀察,定期複查胃鏡。奧美拉唑對 P450 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可以干擾苯妥英鈉、華法林、氯氮平、茶鹼等藥物在肝內的代謝,延長在體內的瀦留時間。

‚②蘭索拉唑

蘭索拉唑的藥理作用與奧美拉唑基本相同。常用劑量為 30 mg,每天 1 次。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療程一般為 4~6 周,胃潰瘍的療程為 6~8 周。根據現有的資料,短期服用蘭索拉唑后的不良反應少,主要有:頭痛、腹瀉、便秘、噁心、嘔吐、頭暈等。

ƒ③泮托拉唑

每日口服泮托拉唑 40 mg,療程與其它 PPI 相同,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均有很好的療效,與奧美拉唑相仿。據已有資料報導,泮托拉唑短期治療中的不良反應很少。泮托拉唑對肝細胞微粒體的 P450 氧化酶活性無明顯影響,因此對華法林、地西泮、茶鹼、地高辛等在肝內分解代謝的藥物沒有明顯干擾。

④雷貝拉唑

雷貝拉唑每日口服 10 mg,或根據情況每日 20 mg,療程與其它 PPI 相同。不良反應有:休克、全細胞減少、肝功能不良和其它過敏、頭痛等。雷貝拉唑通過細胞色素 P450 代謝,但在健康人體內雷貝拉唑與華法林、地西泮、茶鹼、地高辛等在肝內分解代謝的藥物沒有明顯相互影響。

⑤埃索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每日口服 20 mg,或根據情況每日 40 mg,療程與其它 PPI 相同。不良反應:不可逆性外周水腫、神經頭痛、頭昏、內分泌/代謝血清胃泌素增高等。受胃酸影響的藥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鐵鹽等),本葯可使該類葯吸收減少。

埃索美拉唑抑制 CYP2C19,因此,當埃索美拉唑與經 CYP2C19 代謝的藥物(如地西泮、西酞普蘭、丙米嗪、氯米帕明、苯妥英等)合用時,本葯可使上述葯血葯濃度升高,上述葯可能需減量。本葯與 CYP3A4 抑製劑克拉黴素合用,可使本葯 AUC 加倍,但劑量無需調整。

質子泵抑製劑是目前最強而且時間長的抑酸藥物。口服奧美拉唑 20 mg,連續 7 天後,基礎胃酸排出量和最大胃酸排出量分別被抑制 83.6% 和 83.6%,基礎胃液 pH 由服藥前的平均 1.4 上升到 6.3。其它四種質子泵抑製劑的抑酸作用相似,且加大劑量與抑酸作用成正比。抑制胃酸能力,按單次劑量依次為雷貝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奧美拉唑。

奧美拉唑遇酸后容易轉化成磺胺化合物,因此臨床應用的奧美拉唑製劑腸溶膠囊,只有在 pH 為 6 以上的環境下才能將膠囊內的奧美拉唑釋放出來。奧美拉唑與食物同時服用時,此葯被吸收的速度明顯減慢,因此,奧美拉唑宜空腹時服用。其它四種質子泵抑製劑均有上述情況。

對於長期和大劑量服用者,還是要注意其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據報道近年來發現長期不規律服用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增加骨折、低鎂血症風險;服用某些 PPI 會降低氯吡格雷的療效;可能增加感染機會及導致鐵和維生素 B12 缺乏引起缺鐵性貧血和維生素 B12 缺乏症。所以,臨床醫生在給予患者 PPI 治療時,要衡量藥物的有效性和風險,謹慎用藥。

(3)

其他抑胃酸藥物

①M 膽鹼受體阻斷葯

斷胃壁細胞上的 M1 膽鹼受體,抑制胃酸分泌,阻斷 ACH 對胃黏膜中的嗜鉻細胞、G 細胞上的 M1 受體的激動作用,減少組胺和胃泌素的釋放,間接減少胃酸的分泌。尚有胃腸道解痙作用。常用的藥物有

  • 阿托品:治療劑量下抗酸作用弱,不良反應多, 臨床已不再應用於潰瘍病的治療;

  • 哌侖西平和替侖西平:哌侖西平阻斷 M1M2 受體,一般治療劑量時,僅能抑制胃酸分泌,而很少有其它抗膽鹼藥物對瞳孔、胃腸平滑肌,心臟、唾液腺和膀胱肌等的副作用,劑量增加則可抑制唾液分泌,只有大劑量才能抑制胃腸平滑肌和引起心動過速。

    替侖西平是新的選擇性抗膽鹼葯,正開發治療消化性潰瘍,與其它傳統抗膽鹼葯相比,本品優先作用於 M1 受體,且較哌侖西平作用強,作用持續時間長,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應少而輕。

②胃泌素受體阻斷葯

丙谷胺,結構與胃泌素相似,競爭性阻斷胃泌素受體,抑制胃酸分泌,並可以促進胃黏液合成,增強胃黏膜的胃黏液 HCO3-鹽屏障。但其抑酸作用弱,臨床療效尚難肯定,現已少用。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