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家六度對太極拳學習的意義

太極拳是身體力行的實踐,也是心意上的修鍊。心意上修鍊,反過來能夠很好促進大家體悟太極內涵,指導太極拳的水平提升。

|布施

釋迦牟尼佛成佛前的累世修行中,在修行布施的時候財物、王位、妻子、肢體、血液、骨髓、眼目等等無不捨棄殆盡。財物、王位、妻子等屬於外我所,也即我所有用的外在的物質;肢體、血液、骨髓、眼目等屬於內我所,是我們色身(身體)的一部分。

我們學習太極拳,不說修成如此境界,但也要有一個舍心

拳經里也講要 「捨己從人」。我們學習布施,就要學會舍己,還要善於舍己。這就要求整個身體的 「鬆柔」,鬆柔了之後才能夠輕靈敏捷,別人要哪裡、要多少,才容易體會得到,也才能夠很好的「滿足」對方的要求。知道對方要哪裡、要多少,就是太極拳的「聽勁」,是用身體去感知、體會,而不是用耳朵。聽勁是要在身體鬆柔的條件下才容易培養起來。

Advertisements

捨己從人之後,還有個怎麼舍、舍多少的問題,這需要能夠加以控制。這就是另外一個要求——身體的 「松活」松活就是對自己身體靈活的控制和指揮。太極拳的行拳緩慢柔和,其中一個內容就是幫助我們更好的鬆開身體。

|持戒

學佛講究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名為 「三無漏學」。可見其中戒為基礎和根本。

這和太極拳的修鍊也有許多類似之處,太極拳講究 「氣宜鼓盪,神宜內斂」,講究 持身 之法,也都是以心意來攝持身體。「意氣君來骨肉臣」 一句最能體現意氣的主導和身體骨肉的從屬地位。

攝心的功夫做得好,人就不容易對外攀援,可以更好地被用於感知和了解自己的身體,知己的功夫就容易成就。同樣,心意內攝,也容易使自己更加清凈,與太極拳修心養性相輔相成。心地清凈了,少了很多紛紛擾擾,知人的功夫同樣也容易成就。

Advertisements

太極拳的套路練習,在於鍛煉周身一體,以及磨合意識和身體的協調一致。少一些對外攀援,則更容易在鍛煉過程中體悟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做到事半功倍,何愁功夫不突飛猛進。

|忍辱

《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提到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無怨,必為人尊。」

有一個能忍的心,則更可能因此而發奮,可以不為一時的得失而糾結。看開看淡了勝負,不等於不去努力,而是更加清晰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水平如何?認識自己的不足在哪裡?認清自己應該的努力方向。

即使失敗了,也會不停地去思考、總結,以期獲益並取得進步。同時,培養自己的忍耐能力,能夠忍耐,則必然更加能夠吃苦,訓練也會更加努力,這是相輔相成的道理。所以佛說「忍者多力」,要忍別人所不能忍,就會因此而培養自己這方面的本領和才幹。

|精進

學佛的人用精進來對治懈怠。太極拳修鍊也是如此。簡單起來說就是堅持不懈。

具體操作起來呢,一方面要在每日安排出固定的時間堅持習練套路,如果能夠有拳友一起練一練推手效果就更好了;另一方面要時時加以揣摩,將太極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爭取行走坐卧無不太極。

當然,太極拳的修鍊和學佛的修行一樣,需要有個過程,不能要求一個初學者就全面做到。學佛的修行,有個 「動中定」 的功夫,也是要求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對自己的身心加以觀照,無時無刻不攝心守意。

太極拳的修鍊,也大體上如此,也要求 「神宜內斂」,在行拳過程中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否則功夫難以較快增長。但凡想在哪個領域中有所成就,就要下比別人更多的工夫。

|禪定

《六祖壇經》有開示,「外離相即禪,內部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可見禪定並不是說身體的不動,更注重內心的含攝,定心的培養。太極拳也有個七字決,叫做 「中定,整體,不用力」,其中中定居首,可見其重要作用。

心意清凈之後,知人的功夫更容易體會,對方力的變化,大小、方向都更容易把握,這些都和學佛的禪定修行息息相關。而且精神意識內斂之後,比較不容易為外物所牽制,任你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禪定的功夫修鍊好了,對自己身體的執著,同樣會降低。也會容易體會太極拳的 「無我無人」 境界,以 「無法」 應萬法,以無招應有招。招式變化總有個盡頭,但如果能夠利用太極拳的陰陽理論,加以應對,則會 「因敵變化示神奇」,因敵變化而變化出千招萬招,無有窮盡。太極拳的奧妙之處,恰恰在此。

|智慧

佛教里的六度,一般稱最後一度是「般若」,比智慧的含義更深邃,屬於法界實相的智慧,或者說是世出世間法的中道智慧。

我們這裡講六度對太極拳的幫助,還是用智慧來代替,因為智慧更傾向於世間法部分。練習太極拳,要明理、要得法,這就是太極拳的智慧。

至於理和法,在諸多拳經、拳論中都較為詳細的進行了開示,只是對於我們的太極拳修鍊來說,還需要加以深入的體會和實踐,否則難以真正的理解,身體也難以實踐太極拳的陰陽和合。懂勁尚且難以做到,更何況神明。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