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梳:綰寸寸青絲,華梳挽情誼

玉梳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東北紅山文化遺址、浙江的良渚文化遺址中都出土過一些玉梳。

可以想象那個時代,男兒愛青銅,女子配玉簪玉梳是何等的高貴雅緻。

玉梳傳達的往往是忠貞不渝、永結同心的美好愛情寓意。元代詩人姚燧曾填過這樣一曲詞牌,名曰《虞美人·玉梳贈內子》。

寫到:「相輝瑜珥瑤釵鳳,寶翼蜻蜓動。新妝又得水蒼梳。人道秋風何物不瓊踞。人無玉質容何害,玉德斯堪愛。尚慚猶未十分全。聽取明年環佩戛?」

這曲詞牌沒有運用婉轉細膩的藝術表達手法,明白如話,從贈送妻子玉梳言明其功用與苦心說起,平實無華,天然無飾,卻也賺足了顏色,足見其對妻子的愛情之深厚。

這組詩以玉梳表達對亡妻的思念之情,重溫亡妻在往昔艱難生活中所給予他的關懷體貼,昔人已逝,深情仍在。

Advertisements

初插玉梳小,徐妝粉額新。烏啼風露冷,娥始現全身。在工藝製作方面,商周時期就已經很注意玉梳造型的美觀。

春秋戰國時候,玉梳工藝則更加成熟,用料十分講究。

戰國時期的中山王族墓中所出土的玉梳就非常精美。似乎可以斷定,青銅和青玉是那個熱衷青絲的時代主流。

如今的玉梳大致可分為光面和雕刻、有柄和無柄之說。

光面的玉梳比較簡約大方,手感很光滑,梳身沒有進行雕刻;

雕刻的玉梳就比較繁複,花紋和雕工都在考驗著雕刻師的技藝,題材多樣,多選用如意、動物、花草等進行雕琢。

無柄的玉梳可以進行光面、雕刻兩種相結合的手法,也可以單純地光面造型或純雕刻,有柄的玉梳手柄長度不一,對於工藝要求不大,款式好看即可。

一副玉梳,贈與愛人,寫下一世的情緣。再美的風花雪月也抵不過,兩兩對鏡,你為我梳妝。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