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最大的敗筆

明王朝之所以衰亡,最通俗地說,是由於它喪失了危機意識。皇帝倡導無為,凡事只找容易的對付,道學家們一味空談扯皮,因為道學的核心也是講"天道無為",所以對於一切變革,他們都是要反對的,尤其對於建立農民的基層組織,自然是上下同聲都是要拒斥的。而一旦離開了對"危機意識"的警醒,任何對於明亡的討論都找不到真正的方向。

大家知道,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次關於明亡之經驗教訓的大討論,是在1944年即明亡300周年時展開的,也就是說,它發生在抗戰即將勝利,而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決戰"即將展開之前,而且是國民黨首先揭開了這場討論的序幕。這場討論的核心和歸結點,其實也就是圍繞著如何建設新中國,以及建設怎樣一個新中國而展開的。

Advertisements

今天看來,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據說還曾由陶希聖捉筆修訂)一書雖然窮盡全力,但是,它最大的敗筆,就是在抗戰全面勝利還未到來之時,而表現出的勝利者姿態和自居正統意識,即表現為危機意識的蕩然無存。特別是,蔣介石僅僅是簡單地將明亡歸咎於"外寇"與"流寇",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外寇"和"流寇"顯然是指日本帝國主義和共產黨,蔣介石甚至還認為,明不是亡於"外寇",而是亡於"流寇"。他說:"滿族原是少數人口的宗族,為什麼能征服中國呢?——三百年的明室,在李闖王與張獻忠等流寇與滿族的旗兵,內外交侵下,竟以覆滅。自滿族入關以後,中國的民族思想,便漸漸覆滅了。"

實際上,正是蔣介石的上述觀點,代表了長期以來對於明亡經驗教訓的簡單化和通俗總結,而他一貫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論,竟然也就是基於保守派學者們所總結出來的所謂"明亡之教訓"。例如,1940年錢穆的《國史大綱》就說:"其時對流寇常以撫議而誤兵機,對滿洲又因格於廷議而不得言和,遂至亡國。若先和滿,一意剿寇,尚可救",而這明顯不過的微言大義,無異於公然主張投降日寇而鎮壓共產黨。而與其觀點相同者,更有傅斯年《論建州與流寇相因亡明》之論。

Advertisements

今天看來,蔣介石對於中華民族500年不斷走向衰亡的診斷,雖出自仍被時人所追捧的"大儒"和"國學大師"之手筆,但實際上對於歷史學研究而言,這卻是十足的道學見識,它不但沒有涉及到500年來"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的封建主義社會結構,沒有涉及到不事生產的商人勢力在漫長歷史上的消極作用,更沒有涉及到外國資本的侵入和壟斷問題,這種對於明亡教訓的總結,即使在當時也沒有經得住學術界的駁斥。

(毛澤東接見郭沫若)

而這眾所周知,郭沫若的文章所最鮮明地表現出的,就是強烈的危機意識,這也是這篇文章為毛澤東所激賞的原因。儘管郭氏的文章也沒有從世界經濟史的背景,結合白銀引進的問題,觸及明國家能力衰竭的根本原因,但是郭沫若立論高遠,畢竟觸及到了中國歷史為什麼難以跳出由盛而衰的歷史循環,特別是在物質生產、市場經濟雙擴大的情況下,國家行政能力、財政能力和社會團結能力反而持續下降的問題——也正是他的文章促使我們去不斷思考打破這種循環的辦法。

本文摘自《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韓毓海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從金融與大歷史視角講述明清500年興亡的大著作,作者以「基層組織」、「財政金融」、「世界大勢」為三個支點,重新審視世界格局中的明清興衰,有力印證了:近500年來世界史的消長,其核心取決於「國家能力」的強弱。這一結論為當下中國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公眾號:jzhpres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