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良藥土茯苓

土茯苓是清熱解毒祛濕良藥,隨著臨床實踐的不斷提高,對此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土茯苓始載於梁·陶弘景《本草經集注》,稱「禹餘糧」、「白餘糧」,被列為中品。陶隱居云:「南人又呼平澤中有一藤,葉如菝葜,根作塊有節,似菝葜而色赤,根形似薯蕷,謂為禹餘糧。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糧,而棄其餘。此雲白餘糧也。」簡要敘述了其植物形態和藥材性狀,並解釋其「禹餘糧」名稱的由來(非氫氧化物類礦物褐鐵礦,主含鹼式氧化鐵[FeO(OH)]的禹餘糧)。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味甘、淡,性平,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之功效,主要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臨床應用此葯時,開始有些畏懼,恐其藥力過猛,查閱書籍,明·蘭茂《滇南本草》曰其「氣味甘淡,無毒。主治食之當谷不飢……祛風濕,利關節,楊梅瘡服之最良。或誤服輕粉、水銀毒,周身筋骨疼痛……滇中方可用。」

Advertisements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曰「……其根狀如菝葜而圓,其大若雞鴨子,連綴而生,遠者離尺許,近或數寸,其肉軟可生啖,有赤白兩種,入藥用白者良。」可以看出土茯苓是食葯同用之品,故臨症時大膽應用,對於濕熱內盛之症往往收效甚佳,不論肝膽、下焦、皮膚濕熱均可用之,臨床觀察,在應用其它清熱祛濕之葯無效時,大量用土茯苓往往有奇效。(南加醫學堂賈紹燕醫生)

現代藥理研究,土茯苓具有抗動脈硬化、抗血栓、抗腫瘤、抗炎及免疫作用及肝損傷的保護等作用,此葯價廉效佳,本人在治療皮膚疾患、肝膽疾患、痹症、腫瘤等疾病,辨證濕熱內盛,常用之。

臨床上土茯苓、茯苓、萆薢應區別,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萆薢為薯蕷科植物綿萆薢和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的乾燥根莖,味苦,平;歸腎、胃經,有利濕去濁,祛風除痹之功。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