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戚家刀這裡還有說苗刀的

苗刀,是中國冷兵器時代先進兵器之一,一直以來為皇家御林軍(千牛衛,羽林衛)所持,別名:細刀,長刀,千牛刀。足以看出其傳承關係。苗刀是中國的寶貴文化遺產,是聞名中外的武術刀技,因其刀身修長形似禾苗,在民國時期定名為苗刀。

▲苗刀

中國古代軍陣實用之刀法劍法,到明朝基本已經失傳。像何良臣、茅元儀、宋懋澄、戚繼光這些名臣良將,在這個認識上出奇地一致。戚繼光因此在《紀效新書》第一版中乾脆不錄任何刀劍法,一直到第二版時,才將得自日本的刀法改良后收錄進去,定名為《辛酉刀法》。同時又仿倭刀形製造制軍刀,這便是現今存世不少的戚家刀。

下面這口就是大名鼎鼎的戚家刀了。這口戚家保存完好。

▲戚家軍刀(明·萬曆十年 公園1582年,此刀為明萬曆十年抗倭名將戚繼光(公元 1 528-1587)任薊鎮總兵時下令鍛造)

Advertisements

而明代還有本《單刀法選》,被我國那些苗刀粉的「愛國志士」奉為圭臬。此書為明代武者宗師程宗猷所著,內云:「器名單刀,以雙手執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余訪其法…不吝授余,頗盡壺奧。」習此刀法所用五尺刀,就是仿的日本野太刀,此刀技來源與戚繼光的不同,這是來自日本野太刀的刀技,程云:「今以倭刀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則長五尺。」

《單刀法選》節選:左提撩刀勢:此亦開右邊門戶,彼槍札入,則將刀自下斜撩而上,進左步復成右提撩,聽便砍殺。此二勢乃倭奴之絕技也。

野太刀也叫大太刀,尺寸十分巨大,但在日本歷史上也使用者較少。原因有兩,一是製造十分不易,一是戰國一過進入江戶時代,這麼巨大的軍陣用器用途幾乎沒有了。這口就是大太刀了——山金造波文蛭卷大太刀,刃長:七尺一寸二分(約215.8cm),刀全長:一丈一尺三寸二分(約340cm)。

Advertisements

到清初,武者宗師吳殳作《單刀圖說》,因其認為「唐有陌刀…其法不傳。今倭國單刀,中華間有得其法者,而終不及倭人之精。」於是結合劍法改良出十八勢單刀法。吳殳之師石電,是和劉雲峰一起習的倭刀法,劉雲峰又將倭刀法傳給了程宗猷,因此程宗猷的《單刀法選》和吳殳《單刀圖說》其實同出一源。

到了民國,近代刀法宗師馬鳳圖改雙手刀為破鋒八式,傳入29軍軍中,是為大刀隊之刀法起源(此與苗刀問題無關,純屬向大師致敬)。其子馬明達先生,原在蘭州大學,現為暨大歷史系教授,也是武術宗師,其在文稿中道:「先父…認為…稱苗刀…應該就在曹錕設置苗刀營時期。當時很可能是出自對日本刀的忌諱…如沿用程宗猷、吳殳的單刀,又容易與一般的單刀混淆,於是便改了名字。然而不能不說這一字之改很不高明,十之八九出自某位淺人。」

馬明達先生著作中認為,此名之改很可能出自當時對日本的忌諱,如沿用程、吳二人的「單刀」名又易與一般的傳統單刀混淆,於是便改為此名,但他認為這很不合適——「武人往往不學,晚近以來傳統武術術語多有被妄改者,如改「閃賺騰挪」為「閃展(或作『戰』)騰挪」之類,例不勝舉,「苗刀」之改當屬此類。

馬明達先生又道,中央國術館成立之初,馬英圖、郭長生兩大師將原來傳授的不同的雙手刀法進行調整,參照古譜修定了一個套子,為便於流行,於是繼續使用「苗刀」名,改稱為「二趟苗刀」。主要刀勢與程宗猷《單刀法選》大部相同——這個記載,此足以說明晚清河北省內兩支雙手刀法的源頭,都應出自程氏,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劉雲峰」,而刀法則就是倭刀法。

馬先生身為苗刀發起及刀法修訂的親歷者及當事人,對民國苗刀之起,及後來流傳之刀法敘述,基本可徹底定論。再加上目前相當數量文獻中記載的有關戚繼光、程宗猷、吳殳、石電、劉雲峰等幾人所獲所傳刀法的資料交叉印證,這足夠形成鐵案,無需再作他想了。

所以,苗刀之名,起自民國。目前國內流傳的大多是中央國術館時期修訂出的二趟苗刀法。苗刀的形制和刀法,傳自明清時期程宗猷、吳殳,源於日本,是改動過的日本野太刀法。

戚家刀則是源自普通日本刀,無論是形制還是技法,和苗刀均是在日本刀形與刀法上完善修改創製而成的。

歡迎對傳統刀劍感興趣的朋友與龍泉尋劍師傅一起交流探討,xunjian0123

關注公號尋劍或私信頭條號作者。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