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佛教、佛法三者的區別

1 佛學

佛家第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佛學。

佛學就是研究與佛家相關的一切學問,統稱之為佛學。佛學的概念非常大,只要與研究佛有關的都可以叫佛學。

佛學是一種專門學問,我們可以樹立很多專題來研究,比如「敦煌學」。敦煌學屬於佛學的一部分。敦煌洞窟壁上畫了「飛仙」,這些飛仙都拿著各式各樣的樂器,這就牽涉到音樂的問題,所以敦煌學裡面還有音樂。

中國的很多音樂是從印度傳來的,或者是從古波斯(現在的伊朗)那裡傳過來的。那時的「西方」和現在所說的「西方」不是一個概念。現在說的「西方」指的是歐美,古時所說的西方主要指西域,在天山以南,崑崙以北,玉門以西,蔥嶺(即帕米爾高原)以東,遠一點可到克什米爾和伊朗。

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就是從西安出發途經西域。西瓜就是從西域傳過來的瓜,所以叫西瓜。西瓜、西紅柿和葡萄都是從西域傳過來的。不僅瓜果從西域傳過來,一些樂器也是從那裡傳過來的,比如琵琶、胡琴、嗩吶。

Advertisements

敦煌音樂的歷史很久遠了,有好多東西沒有史料的記載就失傳了。但好在有敦煌壁畫,通過它們就可以研究很多樂器的起源、演變和流傳。佛教有唱誦,有它自己的音樂。對佛教音樂的專題研究也屬於佛學的一個範疇。

2佛教

佛家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佛教。

佛教是一種宗教,有供人信仰的一個鬼神系譜。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它具備所有宗教的基本要素:

第一要素是要有神譜,由很多神構成的一個體系;

第二要素是必須有解釋這些神的經典;

第三要素是要有宗教活動場所;

第四要素是要有神職人員向信眾傳播、講解這些神學思想,以引起民眾對它的關注和信仰;

任何一門宗教,它之所以能形成宗教,一定要有自己的宗教儀式,這是構成宗教的第五要素。

佛教有自羅漢到佛陀的系譜,有大藏經,有寺廟,有和尚、尼姑等一干神職人員。佛家的宗教儀式最多,比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還要多得多。

Advertisements

總之,佛教具備構成一個宗教的全部基本要素,因此,它形成了一個自成體系的宗教,我們把它統稱為佛教。

3佛法

佛家第三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佛法——指導人們走向究竟圓滿覺醒的種種途徑和方法。

佛家三個主要組成部分用法不一。佛學是用來研究,佛教是用來信仰的,佛法是用來修行的。因為這三種不同的體系,需要三種態度來對待。

對待佛學就要像對待所有的學問一樣,必須要研究、質疑和反思,就像研究物理學、化學一樣地去研究佛學,並把這種研究精神貫穿始終。但佛教里不能用這種精神,用質疑、研究、探索的精神是不合適的。

任何宗教都是用來信仰的,信仰就是只要去信就行了。基督教神學家德爾圖良深通宗教奧妙,他在《論基督的肉身》里說過一段話,後人將這段話總結為「因為荒謬,所以相信」。

關於信仰的事情不能問為什麼,上帝就在那裡,信仰吧;耶穌就在那裡,信仰吧;《聖經》就在那裡,信仰吧。宗教是以信仰的力量來維持的,不能以理性的口吻說:「耶穌是人,人死不能復活。」

宗教是不提倡研究和思考的,在這種對它的信任中獲得心靈的慰藉和情緒的安寧,這就達到了信仰的目的。

因為人的一生多苦難,面對無常的命運,我們的心靈和情緒都不得安寧,沒有出路。原先把情感寄托在兒子、愛人、父母和朋友身上,但有的人遇到愛人的背叛,有的人兒子不聽話,有的人父母卻死得早,所以我們的情感無處安頓。

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宗教,它承諾神愛世人、眾生平等,只要信仰即可得救,於是就把全副身心寄託到神那裡,神成為心靈最終的歸宿。神不會背棄我們,所以從此以後我們的情感有了一個終極的安頓之處。

宗教的價值和意義極為巨大。人類的靈魂仍然像條孤苦伶仃的喪家之犬那樣無處安身,舉目四望,不知道自己的家園在哪裡,因此才需要宗教來撫慰人心,不能輕易否定宗教關懷對人類情緒的安頓和疏導的價值。

神存不存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信仰找到了靈魂的家園,讓已經心灰意冷的人們重新燃起生活的熱情,給漂蕩無常的人生一個寧靜的港灣,這才是重要的。

宗教是荒謬的,神靈也是荒謬的,但是安撫與疏導人類心靈的現實意義不可磨滅。




佛學知識

4把佛學、佛教、佛法區分開的意義

如果想成為智者、覺者,就按照佛陀指示的修行規律和法則如實、如理、如法地去實踐——這是佛法修行者該做的事情。讓佛教歸於佛教,使之純粹化,完成它慰藉民眾心靈的巨大功能。

過去幾千年佛教、佛法攪混一塊,對佛教是傷害,對佛法也是傷害。這使得佛教信徒無法全心全意信仰宗教,因為他還要修行;修行者又因參加各種宗教儀式、祭拜神靈等宗教活動不能潛心修行。既是宗教家,又是佛學家,又是修行者,結果很可能一事無成。一個人身兼多職,可能顧此失彼,一門深入,他會集中精力把事務做深、做透。

把佛教(信仰)、佛學(知識)、佛法(修行)分開,對三者都有利。所以我們提倡三個不同的體系:學術體系(佛學)、宗教體系(佛教)、修行體系(佛法)區別對待——修行者應當研究佛學,修行佛法,但不信佛教。佛法的修行非常快,按照西藏的說法,一個資質慧根一般但用功勇猛精進的人,三到十年即可成佛,所以成佛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

佛法屬於生命科學的範疇,每一步都有清清楚楚的驗證,整個五蘊是否清凈、是否轉化都清楚明白,大量的經典都涉及到修行的每一個層次出現的不同身心變化,來不得半點虛偽。成佛以後整個身體全部光化,這是硬功夫。這裡拒絕想象、拒絕假設,一切都有驗證——即佛法里的實修實證。

儒家和道家也面臨相同的困境。

大陸沒有儒教,香港、台灣設有儒教,也叫孔教。港台的儒教徒把儒家看待成一個宗教體系,把孔子視為教主,有一般的各種宗教儀式,孔子誕辰的那天舉行隆重的祭孔大典——以宗教祭拜的法會形式祭拜孔子。

我們對待儒家的態度應當是:研究儒學,實踐儒法(即孔孟心法),不信儒教。對待道家的態度應當是:研究道學,修行道法,不通道教。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