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耳聾怎麼艾灸?耳鳴耳聾的艾灸治療方法

病症概述

耳鳴、耳聾都是聽覺異常、聽力下降的病症。耳鳴是患者自覺耳內鳴響,妨礙聽覺的癥狀;耳聾則是聽力不同程度的減退,甚至完全喪失,其輕者,聽而不真,稱為「重聽」,重者不聞外聲,稱為「全聾」。臨床上,耳鳴、耳聾二症,關係甚為密切,既可單獨出現、先後發生,亦常同時並見。二者的癥狀表現雖有不同,但病因病機卻基本一致,兩者不可絕對劃分,故本處合併論述。

有關耳鳴、耳聾的記載,《靈樞·口問·決氣·海論》篇說:「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精脫者耳聾」,「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諸病源侯論·耳病諸候》則認為耳鳴耳聾雖有內傷,外感之別,但無不與腎虛有關。如說:「腎氣通於耳,足少陰腎之經,宗脈之所聚,勞動經血,而血氣不足,宗脈則虛,風邪乘虛隨脈入耳,與氣相擊,故為耳鳴。」又說:「腎為足少陰之經,而藏精氣通於耳。耳,宗脈之所聚也。若精氣調和,則腎臟強盛,耳鳴五音;若勞傷血氣,兼受風邪,損於腎臟而精脫,精脫者則耳聾。」同時還指出,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病變皆可發生耳鳴耳聾,因臟腑經絡均有絡於耳者。《濟生方·耳論治》指出,疲勞過度、精氣內虛,風寒暑濕之邪乘虛而入,以及七情鬱結均可產生耳鳴耳聾。

本症常見於現代醫學的耵聹栓塞、外耳道異物、分泌性中耳炎、各型化膿性中耳炎、梅尼埃病、各種感音神經性聾及中耳或內耳新生物等病症。

2病理闡述

耳鳴耳聾的病因病機概括地說多由情志抑鬱,肝氣鬱結,久則化火生風,或暴怒傷肝,肝陽亢盛,而化風、化火循經上擾,清竅被蒙所致。亦有形體素胖或多痰多濕之體,或平素嗜食肥甘,痰濕內蘊,蘊而化熱,上阻清竅而為,也可由素體衰弱,或病後精血衰少,或房勞不節耗傷腎精而成,耳為腎之外竅,為十二經宗脈所灌注,內通於腦;腎藏精而主骨髓,腦為髓海,腎精充沛,腦髓得養,則聽力正常;如腎精不足,則髓海空虛,而聽力失聰,發為耳鳴耳聾。若勞累過度,或病後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經脈空虛,不能上奉於耳;或脾陽不振,清氣不升,可導致耳鳴、耳聾。此外,如外邪侵襲少陽,循經上犯;突聞巨聲和暴震等亦可引起耳聾。

現代醫學將耳鳴大致分為顫動性耳鳴和非顫動性耳鳴兩類。顫動性耳鳴,是有真正的顫動聲源存在的耳鳴。非顫動性耳鳴,是由耳蝸神經受到病理刺激所引起,並非顫動聲源所致,其原因如外耳道耵聹或異物阻塞,中耳急慢性炎症,內耳迷路損傷,藥物中毒,聽神經瘤,聽神經炎,以及全身其他系統疾病如貧血、高血壓、神經衰弱等,均可發生耳鳴。耳聾則分為傳導性耳聾與感應性耳聾兩類。凡由於各種耳病所引起的,多屬傳導性耳聾,凡由聽覺感應器病變所致者,均屬感應性耳聾,其原因為內耳疾病、畸形,以及迷路炎症、藥物中毒、損傷、腫瘤、動脈硬化等,均能導致耳聾。

3灸療辨證

外感風熱型__雙耳鳴響如蟬噪,耳中發脹,鳴聲不絕,伴有寒熱,頭痛,有時閉塞如聾;胸脘痞悶,痰多,二便不爽,舌苔膩,脈滑數。

取穴配穴
合谷、外關、聽宮、足臨泣。①鳴聲不絕者,加聽會;②寒熱頭痛者,加風池、大椎、金門;③痰多者,加豐隆。

灸法

艾炷隔蒜灸針上加灸
每穴施艾3壯,隔日1次,5次為1療程。每穴灸3~5壯,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風火上擾型__卒然耳鳴、頭暈,頭痛眩暈,面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怒則耳鳴更甚,或夜眠不安,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取穴配穴
中渚、翳風、聽會、俠溪、太沖。①耳鳴不絕者,加聽宮、陽池;②煩躁易怒者,加大陵、肝俞;③肝膽火旺者,加丘墟、行間。

灸法

艾條溫和灸艾炷隔蒼朮灸
每穴5~10分鐘,每日1~2次,7~8日為1療程或病癒為止。每次灸5~7壯,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5~7天。

艾炷隔姜灸

每穴灸5~7壯,耳部周圍輸穴用如黃豆或麥粒大的艾炷,其餘輸穴用如棗核大的艾炷,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腎氣虧虛型__耳鳴、耳聾經久不愈,兼有頭暈目眩,腰背酸痛,遺精滑泄,甚則肢軟腰冷,陽痿早泄,舌質紅或淡,脈細弱。

取穴配穴
腎俞、關元、翳風、耳門。①腎虛耳鳴者,加湧泉、太溪;②腰酸,遺精者,加精宮、命門;③伴有帶下者,加帶脈,三陰交、足三里;④血虛頭昏耳鳴者,加聽會、膈俞、三陰交。

灸法

艾條溫和灸艾條迴旋灸
灸耳門穴5~10分鐘,1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可常年治療。灸腎俞穴8~10分鐘,1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可常年治療。
艾炷無瘢痕灸艾炷隔蒼朮灸
每穴灸3~5壯,艾炷如半棗核大,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每次灸5~7壯,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5~7天。

4.文獻摘要

古代灸療文獻

1.《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聽會,治耳聾,耳中狀如蟬聲,……日可灸五壯至二七壯止。

2.《醫學綱目》

灸耳暴聾,蒼朮長七分,一頭切平,一頭削尖,將尖頭插耳中,於平頭上灸七壯,重者二七壯,覺耳內熱即效。

3.《證治準繩》

卷八:耳聾又方:用附子以醇醋煮一宿削如棗核以綿裹塞耳中,一方治風聾仍灸上星二七壯,令氣通耳中即愈。

4.《景岳全書》

卷上·雜證謨:上星灸二七壯治風聾,翳風灸七壯治耳聾痛,合谷灸七壯治耳聾,外關、聽宮、偏歷、腎俞。

5.《類經圖翼》

卷十一·頭面七竅病:耳聾:上星(治風聾,二七壯)、翳風(耳痛而聾,灸七壯)、聽宮、腎俞、外關、偏歷、合谷。

現代灸療文獻

1.隔葯餅灸治療耳鳴 馬勝 楊穎 馬軍 中國針灸 2001,21(10):38

治療方法:取穴:聽宮、聽會、完骨、天柱。葯餅製法:將石菖蒲、鬱金、半夏、冰片按2:2:1:1的比例稱取,先將石菖蒲、鬱金、半夏粉碎後過80目篩,取其細粉,再用研缽將稱取好的冰片研細加入上述藥粉合勻裝瓶備用。然後將生薑擠壓取汁與上述藥粉合勻攪拌成硬膏狀,製成直徑4cm、厚0.15cm的葯餅備用,再取優質艾葉彈成艾絨,取艾絨少許碾製成直徑2cm的小艾炷備用。操作:分別取聽宮、聽會、完骨、天柱穴,常規消毒后,在穴上放備好的葯餅各1枚,再在每穴上放置做好的小艾炷,點燃艾炷,使其充分燃燒,燃燒完畢后再更換1壯。上述方法每日1次,每次每穴各灸6壯,15次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總結療效。

治療結果:56例患者,年齡最小32歲,最大68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20年。治癒(耳鳴消失,聽覺恢復,隨訪1年未見複發)38例,好轉(耳鳴減輕,或耳鳴出現的間隔時間延長)17例,無效(耳鳴減輕不明顯或無變化)1例,總有效率98.2%。

2.蒼朮灸治耳鳴 柴貴寶 江蘇中醫雜誌 1983,(2):62

治療方法:外感風邪,肺氣失宣而致之耳鳴,聽力減退,以隔蒼朮灸為主,配合針刺聽宮、合谷,腎水不足,髓海失養而致之頭昏耳鳴,用隔蒼朮灸,兼服地黃丸,並針刺聽宮,太溪,肝陽偏亢,少陽失疏而致眩暈耳鳴,聽力下降,用隔蒼朮灸,兼服天麻鉤藤飲合溫膽湯加減,並針刺聽宮、中渚,心脾兩虧,清竅失濡而致耳鳴間作,用隔蒼朮灸,兼服歸脾湯加減,並針刺聽宮,神門,三陰交。

治療結果:本組病例用上法治療后,臨床治癒(耳鳴消失,聽力恢復,觀察6個月無複發者)6例,好轉(耳鳴減輕,聽力無改變,或有反覆者)3例,無效(耳鳴無改變者)1例。作者認為,此法對外感風邪型療效為佳;本組所治此型5例,均獲臨床治癒。其餘幾型經治療后,亦有一定效果。但對早期孕婦不宜使用,曾有一早期孕婦,經隔蒼朮灸2次后發生流產。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