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感統失調

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處理(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和統一),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並反饋指導行為、語言、思維等的能力。

1、接受信息:人體各器官感覺信息輸入大腦,這些器官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前庭覺、本體感等。

2、信息處理:大腦對信息進行處理統合:組織、解釋、增強、抑制、記憶等。

3、信息輸出:大腦指揮身體進行反應:書寫、閱讀、運動、語言表達等。

4、信息反饋:各器官對已經做出的動作反應通過各個感覺通路對大腦作出反饋:視覺、聽覺、嗅覺、前庭覺、本體感等。

什麼是感統失調

一旦大腦的統合能力出現問題,就不能準確地對信息進行處理與傳達,身體就得不到正確的指令,影響人體各方面行動的效果。具體來說就是,書寫、閱讀等效果出現偏差,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這種現象就稱為:感統失調

Advertisements

感統失調,有可能正妨礙每一個孩子的學習

感統失調並不是個別現象。早在1972年,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愛爾絲博士通過測試發現2-13歲兒童中感覺統合失調嚴重的兒童佔10%-30%,北京大學醫學部對3110名兒童測試發現感統嚴重失調的佔21%。據研究表明,大中城市孩子感覺統和失調率達到80%,其中30%為重度感統失調。感覺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出現以下情況的孩子需要給予必要的矯正,超過12歲將難以改變。

感統失調的具體表現

感統失調可大致分為,前庭感失調、觸覺失調、本體感失調三大部分,表現為生活的方方面面。

1、前庭覺

前庭覺是影響孩子成長和學習發展重要能力。前庭接收臉部正前方視、聽、味、觸的信息,篩選過再傳入大腦,並選擇正確的信息做回應,被稱為大腦的門檻。前庭覺必須和空間感取得完全協調才能正確辨別空間位置。

Advertisements

前庭平衡感失調的表現好動不安,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調皮任性,愛挑剔。

2、本體感

本體感又成為「深度感覺」,是指來自四肢、肌肉、器官等的位置覺、運動覺、震動覺,簡單來說,就是人體對自身的感覺,是人身體中的地圖。人們能夠不經由視覺進行吃飯、穿衣等活動,就是本體感的直接體現。

本體感不強的表現缺乏自信,消極退縮手腳笨拙,動作緩慢拖拉、消極沒有上進心、缺乏自信心,走路撞桌椅,組織條理差,語言表現能力差。

3、觸覺能力

觸覺也叫皮膚覺。是人認識世界的第一通道,它影響人對環境的第一判斷,也影響人對自身的情緒控制及對他人的情緒識別。對性格與情商影響較大。

觸覺能力不佳的表現觸覺敏感(防衛過當):對外界的刺激適應性弱,僅對固有經驗有安全感。怕生、膽怯、不喜歡擁擠、排斥新事物、常陷於孤獨、吸手指等。觸覺遲鈍(反應不足):反應慢,動作不靈活,缺乏自我意識,我行我素,容易打架等。

感統失調訓練小方法:

大滑板:孩子頭抬高、雙腳併攏,兩手張開趴於大滑板之上,從一定坡度的高台上滑下,在滑行的過程中刺激孩子的前庭、本體、觸覺,鍛煉肌肉能力。

羊角球:孩子雙手緊抓球的兩角,雙眼看前,兩腳起跳,藉助球的彈力向前,行進中鍛煉孩子的肌肉力量、協調性、反應能力,更可以用比賽的形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大陀螺:雙手抓緊陀螺,背挺直,雙腳縮進陀螺中,隨著身體重心的改變帶動陀螺的旋轉,在這過程中鍛煉孩子的肌肉力量、協調性、前庭覺與反應能力。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