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面積、容積率、綠地率,你以為是按你知道的方法計算的嗎?

買房,此乃人生一大事件也。畢竟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買房還是要佔用不少資金的,可不像咱們老百姓日常買菜做飯那樣,塊兒八毛的說買就能買的。

好不容易攢夠了買房錢,到各大樓盤一轉悠,看哪個戶型都順眼,再加上銷售顧問給你「容積率、建築面積、綠地率」這麼一堆專業名詞的轟炸,不少朋友可就真的挑花了眼喲。這時候,買房前要做的一些功課,可就顯得尤為重要嘍。

怎麼看戶型圖,怎樣挑選好戶型,小編之前給大家已經科普過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念叨念叨,我們買房時聽到的最多的那些名詞,諸如「建築面積、容積率、綠地率」這種,都是啥意思~

建築面積怎麼算?

建築面積也稱建築展開面積,是指住宅建築外牆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

Advertisements

房屋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分攤的共有公用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就是實際居住面積,其實還有公攤的面積部分。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分攤的共有公用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變電室、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等,這些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地面積。(註: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通常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

那公攤面積如何計算呢?

Step1: 需要分攤的共用面積之和 ÷ 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分攤係數

Step2: 分攤係數 × 各套內建築面積 = 公攤面積

當然啦,公攤面積也不是越小越好的,公攤面積小意味著公共部分的面積較小,那麼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樓梯的寬度、消防通道的空間、電梯間的數量等,這樣居住起來就會感覺擁擠、壓抑、不便。同樣的,公共設施越多,公攤面積也越大;樓層越高,公攤面積越大;「零公攤」一般多為噱頭。

Advertisements

容積率又是個啥?

容積率從數學的角度來講呢,就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

說得再詳細點,就是小區的立體建築面積除以平面用地面積(當建築物層高超過8米,在計算容積率時該層建築面積加倍計算)。我們來舉個栗子,假設我們在面積為100平米的土地上造房子,建築面積是100平米,建1層,容積率就是1.0;建兩層,容積率就是2.0。

容積率的大小一般是由政府規定的(如圖所示)

事實上, 大多樓盤並不是單一的業態, 開發商往往會按照不同容積率,通過不同方式的產品組合及規劃排布,來實現多業態的檔次提升。通過合理分配高低密度業態的比例,優化整體布局,以低密度業態來做項目品質,高密度業態完成提升土地容積率的目標

一般情況下,咱們江陰純高層的樓盤,容積率差不多要在3.0以上(高層容積率應不超過5),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城東和城北的樓盤。

如果樓盤是以高層為主、加多層或小高層的形式,容積率2.0-3.0左右;而像敔山灣地區,樓盤大多都是別墅加高層的形式,容積率在1.0-2.0之間。

綠地率和綠化率的小陷阱

綠地率和綠化率這兩個詞乍一看沒什麼區別,不少樓盤的銷售在向業主介紹時也會模糊概念。但其實,綠地率≠綠化率

綠地率

綠地率所指得是「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等。公共綠地內佔地面積不大於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綠化小品建築均可視為綠地。

綠化率

綠化率是一個不準確、不規範的用詞,準確的提法應為「綠化覆蓋率」。綠化覆蓋率是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相對而言比較寬泛,大致長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綠化,所以綠化率一般要比綠地率高一些。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