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來,一起了解湘西美食的故事

湘西的美食和這塊古老神秘的土地一樣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穿越歷史時空,流傳下一個個傳奇故事,誕生出一樣又一樣的人間美味,每一種味道背後都藏著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不如——做個有文化的吃貨。

來,一起了解湘西美食的故事……

編輯:玄子 | 圖片:來源網路

▼ 請叫我美食家 ▼

- 璀璨中華,美食之旅 -

湘西本土傳說

-01-

肥而不膩 | 湘西臘肉

湘西臘肉,可久藏不壞,嚼在口裡,齒頰留香,滿嘴生津。

據《易經·噬嗑篇釋文》記載:「晞於陽而煬於火,曰臘肉。」臘肉有兩千多年歷史。過去,湖南西部一帶的土家和苗族被稱為蠻夷民族,他們是當年和黃帝為爭奪天下的蚩尤部落後人,由於戰敗,先輩長期隱居到湖南西部一帶深山。過著以打獵為生的日子,最初,他們只是將沒有吃完的野豬肉掛在樹榦上風乾,等到食物短缺時拿來食用。遇到雨天的時候,他們就將肉放在火堆上烤乾食用。人們發現,經火煙熏烤后的肉,吃起來特別香。以後,他們就長期使用這樣的方法處理沒吃完的獵物。

Advertisements

有一年,舜帝南巡時,來到湖南,吃到了當地居民熏烤乾的野豬肉,極為贊嘗,多年後一直念念不忘。直命手下再尋惜日吃過的那種野豬肉,其手下將其命名為惜(xi)肉。直到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朝廷封長沙定王子劉義為夫夷侯。劉義開始巡遊三湘,正值臘月,劉義來到湘西一帶,吃了土家人熏烤的惜(xi)肉后,興然作詩。將其改名為臘(la)肉。從此有了臘肉一說。

▼ 干鍋臘肉 ▼

-02-

滿嘴留香| 鳳凰薑糖

薑糖味甜,略帶姜味,綿軟滋潤,香味濃郁,爽神開胃,生津活血。

朱元璋奪得天下后,為加強對鳳凰城的控制,修建了城牆,時間長了,城內的苗族人就叫熟苗,城外的苗人就叫生苗。有一段時間,有一種瘟疫從城外蔓延到城內,死了不少人。有個醫生髮現城外的人漸漸好了,他冒險到城外的山上採集到一種像竹葉的草藥,和其他的草藥拌在一起做成一種新葯,他讓自己的妻子試一試,果然有效。用這種方法治療,城內的人人也漸漸地好了,可是有一種人就是治不好!那就是小孩。因為葯裡面有姜,口味太辣,小孩不願意吃!他就問妻子怎麼辦?妻子問他:「小孩喜歡吃什麼?」醫生回答說:「糖。」妻子說:「那你把葯里加點糖不就行了么。」醫生按照這種方法,果然有效!醫生還決定,從此以後不再當醫生了!改做薑糖了,這就是薑糖的來歷!

Advertisements

關於薑糖的來歷,這裡還流傳著一個故事。鳳凰是個靠山依水的小鎮,長年濕氣較重,所以當地的人們都有喝薑湯禦寒的習慣。當地的一個苗寨阿妹若想拴住阿哥的心,首先就是得會做一碗好喝的薑湯。相傳古時村裡有一個苗家阿哥要出門遠行,他的阿妹為他熬了很多薑湯,但是因為長途跋涉帶著湯水很不方便,於是阿妹在薑湯里放了很多糖漿再對其進行過濾晾曬,最初的薑糖就這麼成形了。後來同行的阿哥看到后覺得這個點子很好,紛紛回家讓自己的阿妹仿效做薑糖,就這樣做薑糖的手藝一代代地給流傳了下來。

▼ 手工薑糖 ▼

-03-

酸甜悠長 | 湘西酸魚

「苗家不吃酸,走路打踉蹌。」湘西酸魚酸甜悠長、香辣可口。

湘西酸魚的腌制頗得祖傳—先祖從荊楚江漢千里迢迢的避難與遷徙,水禍旱魃的肆虐與橫行,歷朝歷代官兵的圍剿與匪患,註定著湘西的飲食定位在酸辣上,才能使食物得以不變質的貯存,成為大災大亂時的救命糧。苗家的頭人和客家的頭人經常打仗,寨子里的男人都被抓去打仗。而婦女在家耕田作地,每年都要腌幾壇酸魚,作為丈夫去時途中的乾菜。苗寨土家主要以食酸為主,酸魚即是湘西待客的上等好菜,佐以香濃性烈的苞谷燒別具風情。

▼ 酸魚 ▼

-04-

嘎嘣脆 | 湘西醋蘿蔔

湘西酸蘿蔔,酸甜脆辣香。

清朝順治年間:有朝廷大員來到湘西巡視民情,當地官員盛情款待,請來大廚費盡心思做了一大桌山珍海味,惟恐怠慢了京官,誰想京官因為長途的奔波勞累,但面對滿桌子的美味佳肴,京官並無胃口,筷子沒動幾下便放下了,當地陪同官員見狀誠惶誠恐,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氣氛甚是緊張,這時一位老廚師見狀靈機一動,端上了一盤祖傳配方腌制而成的酸蘿蔔。

京官見其菜白裡透紅,清爽誘人,便動筷嘗了嘗之後,胃口大開,讚賞有加,妙哉,妙哉,稱:酸甜脆辣香可口,回味無窮,食慾大增,並懇求當地陪同官員多腌一些帶回去給京其它官員嘗一嘗,當地陪同官員終於鬆了一口氣,席間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京官回京不久,湘西酸蘿蔔就因其獨特的美味轟動京城,很多食客遠道慕名而來,最後演變成了貢品,流傳之今。

▼ 湘西醋蘿蔔 ▼

-05-

鮮辣嫩滑 | 湘西土匪鴨

酥軟嫩滑、鮮香絕倫、爛而不膩,味道鮮辣。

湘西從前有一張氏巧婦,燒得一手好菜,在山寨路邊開了一家小餐館,由於地荒人稀,生意只夠勉強維持。偏偏養的一群鴨子又不爭氣,多兇悍霸道,還糟蹋莊稼,就是不好好生蛋,害得張氏天天拿著竹竿又趕又罵:"你們這些該死的鴨子,簡直像土匪!" 最後,氣急敗壞的張氏決定將這群不好好生蛋的鴨子一隻只殺掉做菜,等到鴨子殺光吃光就關店打烊,改做其它營生。

誰知這一下竟然因禍得福,也許是因為那些愛撒野的鴨子肉質特別細膩鮮活,再加上張氏的烹調功夫,她燒的鴨子酥軟嫩滑,鮮香絕倫,引得食客聞香而至。但是,當有食客問她這叫什麼菜時,她可是氣不打一處來,隨口便說:什麼菜?土匪鴨!沒想到,就這麼一叫,從此;土匪鴨名聞遐邇,餐館更是門庭若市。

▼ 湘西土匪鴨 ▼

-06-

軟韌細膩 | 湘西霉豆腐

招待客人之佳肴,饋贈親友之上品,堪稱「湘西一特,湖南一絕」。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搞小本生意的年輕人,名叫阿岑。他跑長途買賣,又是老光棍哥,所以平時生活很簡單,每頓飯只要有塊白豆腐就可以了。有一年冬月底的一天,阿岑正在吃飯,同伴又來催他上路。由於匆忙,他顧不上收拾,把吃剩下的那塊白豆腐放到鹽罐里蓋起來,就急急忙忙地走了。哪曉得一去就是半個月。回家那天,他又累又餓,趕緊做好飯,記得上次還剩下半塊豆腐,他揭開鹽罐,可豆腐已發霉,長了寸把長的毛。阿岑想不到那半塊豆腐會變成這個樣子。另外去買吧,已經餓得不想動,沒辦法,他只好舀起飯,硬拿生毛的豆腐來下飯。

他用筷子試著沾一點來嘗,想不到竟有一股說不出來的香味,他越吃,越捨不得放下筷子。他驚奇地看著這鹽罐里發霉的豆腐,仔細地想:豆腐擱在鹽巴里,蓋封好,時間一長,就會變成又香又好吃的霉豆腐。於是,阿岑不去跑買賣,在家做起霉豆腐生意來。生意非常興旺,那年春節他就賺了不少錢。不久,他蓋起了新房子、娶了新媳婦。後來,阿岑將做霉豆腐的技術傳了出來,人們一傳十,十傳百,都會做,每到過年,人們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風味好菜。

▼ 湘西霉豆腐 ▼

-07-

潤滑鮮嫩 | 王村米豆腐

潤滑鮮嫩、酸辣可口,具有清涼退熱功效,在炎熱的夏季,既可解渴,又可止餓。

清朝的時候,太平天國叛亂,太平軍經過長途行軍,十分疲勞,加上水土不服,在王村駐紮后,軍中突然害起痢疾來。這病傳染很快,軍中缺醫少葯,病情無法控制,翼王石達開為了這個事硬是著急老火了。

中午,翼王正在軍營里翻看入川的地圖,有點累了,忽然進來一個白鬍子老公公,拄著一根長煙桿,一見翼王,就問:「王爺那麼愁眉苦臉的,是不是有什麼難處了?」翼王把軍中害痢疾的事告訴他,並問附近有沒有好醫生?白鬍子老頭笑著說:「王爺你莫擔心,也不要到處找葯,要想你那些兵全部好起來,除非你手上有藍石雪粉碧玉果。」翼王忙問「藍石雪粉碧玉果」是什麼東西時,白鬍子老頭不見了,原來是一個夢。

翼王回味這個奇怪的夢,又解不開「藍石雪粉碧玉果」是什麼東西,鬱悶老火了。他走上街頭漫步,勾到腦殼想,嘴裡不住地念「藍石雪粉碧玉果」、「藍石雪粉碧玉果」。他邊走邊念,邊走邊想,就走到一家賣米豆腐的攤子邊,看到缸缽里裝的米豆腐粒,顆顆粒粒,潔白如玉。翼王受到啟發,忙問擺攤的老婆婆:「這是碧玉果么?」老婆婆笑著說:「什麼碧玉果?米豆腐顆粒嘛!是把大米泡在石灰水裡,然後磨成漿熬成的哩。」翼王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青石頭成石灰,不是藍石雪粉么?碧玉果就是這米豆腐啊!越想越對,滿心歡喜。

但米豆腐能治痢疾么?翼王又有點擔憂。既有神靈指點,就先試試看。便買了這個攤子上的米豆腐粒,讓那些得痢疾的士兵吃,果然是靈丹妙藥,痢疾馬上就好了。

王村的老百姓聽說翼王買米豆腐給士兵吃治好痢疾的事,家家戶戶連夜趕做米豆腐,送到軍營。士兵們吃了米豆腐,果然個個見效,這場傳染的痢疾,很快地控制住了。太平軍一個個身強力壯,沒得好久就離開王村,經湖北,進入四川去了。

經過這次醫治太平軍將士的病症后,人們才曉得米豆腐還是醫治肚瀉、頭痛、發燒的良藥,是夏天的最好食品。從此以後,米豆腐成了王村的特產之一。

▼ 湘西米豆腐 ▼

湘西美食,

是傳統的佳肴,

是文化的傳承,

是味蕾的幸福,

是湘西兒女的歷史記憶。

這僅僅是中華美食的一瞥,

冰山一角。

- 璀璨中華,美食之旅 -

經典美食傳說

-01-

四川 | 麻婆豆腐

嫩滑爽口的豆腐,隨著一顆顆在口腔炸裂的花椒和讓人汗流浹背、涕泗橫流的瀲灧紅油,一起入口。

陳麻婆豆腐(人們習慣於稱之為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開創於成都外北萬福橋邊,原名「陳興盛飯鋪」。

店主陳春富早歿,小飯店便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當年的萬福橋是一道橫跨府河,不長卻相當寬的木橋。兩旁是高欄杆,上面是抓魚,繪有金碧彩畫的橋亭,橋上常有販夫走卒,推車抬轎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腳、打尖。

光顧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夫。這些人經常是買點豆腐、牛肉,再從油簍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闆娘代為加工。日子一長,陳氏對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獨特的烹飪技巧。烹制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響,深得人們喜愛,她創製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其飲食小店後來也以「陳麻婆豆腐店」為名。

▼ 麻婆豆腐 ▼

-02-

河南 | 四喜丸子

由四個色澤金黃、香味四溢、形態栩栩如生的丸子組成,寓意人生福、祿、壽、喜。

四喜丸子是一道知名豫菜,是以精瘦肉及碎饅頭等為主料經油炸八成熟,放入碗內加高湯蒸熟即成,每碗放四個。由於油炸過後又加水蒸過,吃起來鮮而不膩,酥嫩爽口,香味濃郁又利於消化。

1901 年,清廷與八國聯軍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決定返回北京。路經河南時,她降旨要品嘗河南特色菜。當地官員就讓廚師獻上了一道「四季丸子」,取其代表一年四季圓圓滿滿之意。「老佛爺」對這道菜十分滿意,連聲贊曰:「味道不錯。」可其本意並非如此。

原來慈禧這一行隨行數千人,車輛上千輛,從西安逃難而回,本來是丟人的事,她卻要擺譜,沿途要老百姓搭彩棚、修道路,當地官員藉此機會征糧收款,鬧得民不聊生。一位廚師在做四季丸子時就解恨地說:「炸死這個禍國殃民的慈禧!」有人接茬說:「慈禧心狠手辣,就應叫她完止!」但當時咒罵「老佛爺」是滅族之罪呀。於是人們就用慈禧二字的諧音,把炸慈禧改叫「炸四喜」,把「慈禧完止」改叫「四喜丸子」。

▼ 四喜丸子 ▼

-03-

杭州 | 東坡肉

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

公元1088年時,西湖久無整治日見頹敗,官府花了大錢整治西湖卻未見成效,時任太守竟欲廢湖造田。危急時刻蘇東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

蘇東坡認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是絕對不能廢的。他帶領杭州民眾疏浚西湖,終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盡,紛紛敲鑼打鼓、抬豬擔酒送到太守府。蘇東坡推辭不掉,只好收下。面對成堆豬肉,他叫府上廚師把肉切成方塊,用自己的家鄉四川眉山燉肘子的方法,結合杭州人的口味特點,加入姜、蔥、紅糖、料酒、醬油,用文火燜得香嫩酥爛,然後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冊,每戶一塊,將肉分送出去。

民工們品嘗著蘇太守送來的紅燒肉,頓感味道不同尋常,紛紛稱其為「東坡肉」。有家飯館老闆靈機一動,設法請來太守府的廚師,按照蘇東坡的方法製成「東坡肉」,於是飯店從早到晚顧客不斷,生意格外興隆。別的飯館一見也紛紛效仿,一時間,大小飯館都賣起了「東坡肉」,「東坡肉」遂成了杭州第一大菜。

▼ 東坡肉 ▼

-04-

山東 | 宮保雞丁

紅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濃、肉質滑脆。

所謂「宮保」,是丁寶楨的榮譽官銜。丁寶楨,原籍貴州,清咸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總督。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肴,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製作「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後來他由於戍邊禦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制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 宮保雞丁 ▼

-05-

北京 | 叫花雞

色澤棗紅明亮,芳香撲鼻,板酥肉嫩,入口酥爛肥嫩,風味獨特。

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雞」又叫「富貴雞」,用截然不同的貧富兩極辭彙來命名這道菜是有來由的:「叫化雞」原出於浙江杭州,是一些窮苦難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討來的雞,經過燒熱的土句熟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街頭菜。當年那位清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爛衫流落街頭。其中一個叫化子頭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化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當然覺得這雞異常好吃,急問其名,叫化頭不好意思說這雞叫「叫化雞」,便胡吹這雞叫「富貴雞」。乾隆就說這「富貴雞」好吃。

▼ 叫花雞 ▼

-06-

福建 | 佛跳牆

富含營養,可促進發育,美容,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乃進補佳品。

佛跳牆原名福壽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錢局一官員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他為巴結周蓮,令內眷親自主廚,用紹興酒罈裝雞、鴨、羊肉、豬肚、鴿蛋及海產品等10多種原、輔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壽全。周蓮嘗后,讚不絕口。後來,衙廚鄭春發學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進,到鄭春發開設「聚春園」菜館時,即以此菜轟動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來嘗此菜,當福壽全上席啟壇時,葷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觸發詩興,當即漫聲吟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從此即改名為佛跳牆。

▼ 佛跳牆 ▼

-07-

雲南 | 大救駕

柔軟而有「筋骨」,久煮不糊,稍燙可食,口感細糯。

大救駕,雲南騰衝的一種小吃,由餌塊或餌絲烹制而成,餌塊或餌絲都是米類製品。清初,吳三桂率清軍打進昆明,明朝永曆皇帝的小朝遷逃往滇西,清軍緊追不捨。農民起義軍大西軍領袖李定國命大將靳統武護送永曆皇帝至騰衝,當時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憊不堪,飢餓難忍。找到一處歇腳之地后,主人圖快,炒了一盤餌塊送上。永曆皇帝吃后讚不絕口地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從此,騰衝炒餌塊改名為「大救駕」。

▼ 大救駕 ▼

有故事的美食遠不止這些,

浩瀚美味,數不勝數,

來湘西吧,

小編@你去嘗個遍!

「你好大湘西」編輯整理,素材來源:美食生活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