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忌口——張仲景的古訓!

關於忌口——張仲景的古訓!

推拿不忌口,壞了大夫手。這句話講的就是,生病推拿一定要注意忌口,方能儘快康復。病從口入,亦從口復,如果不能很好的忌口,很容易就出現食復的情況。

忌口這件事,在兒科疾患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孩子生病好不容易治療的差不多了,或半碗湯,或一個雞蛋,或一小杯冷飲,就導致了一切都回到「解放前」。也有很多家長不明白究竟該給孩子怎樣忌口。即使告囑過,也是一知半解,經常出錯。

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忌口呢?下面我們來聽一聽東漢醫聖張仲景是怎麼說的。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方——桂枝湯。其後面詳細講了服藥后的禁忌,原文是這樣寫的: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後世醫家多把這句話當做生病期間忌口的準則。但是,這幾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Advertisements

下面為大家分別講述一下:

生冷

兒科疾患無外乎外感、內傷積食。積食就不講了,外感疾患多是傷風所致,也就是我們講的「著涼」這類問題。治療的時候多用辛溫發散的方法,比如推拿多用三關、二扇門、一窩蜂、外關等穴位。以促進風寒濕邪氣的外排,而生冷食物,性偏陰涼。既傷脾胃,又不利於寒邪的外排,所以必須要忌。那生冷都包括哪些呢?

如:冷水、冷盤、水果、涼麵等等。特別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從冰箱拿的才是涼的,特別是蔬菜水果,有些性偏寒涼,如西瓜、火龍果、香蕉等。所以水果一律要忌口。你能想象到,當家長告訴我香蕉是在微波爐轉過才吃的,我一腦門黑線的樣子嗎?寒涼,不僅僅是指溫度,還包括其藥理屬性。

粘滑

指的是一類性質粘膩或者是滑膩的食物。比如說,油炸的食物(油條、油餅)、奶油、粽子、年糕、以及含糖多的各種餅乾零食等,這類食物一般都是比較油或者甘甜而難以消化。一般孩子生病期間,脾胃功能會比較弱,外面的邪氣尚未完全被祛除人體,如果這時候再吃一點這樣難以消化的。等同於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又加重了內部的負擔,容易使邪氣留滯,不利於康復。

Advertisements

肉面

這個不難理解就是指肉類以及一些不好消化的面類。肉就是指一切肉類:雞鴨魚牛羊豬等,還有一切麵食。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專門的論述:熱病少愈,多食則遺,食肉則復,此之禁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生病快好的時候,吃多了就會導致疾病康復不徹底,吃肉就會導致疾病出現反覆。特別是發熱類疾病,這一點是尤其要注意的。

在臨床上,經常看到很多孩子明明都快好了,胃口好一些了家長們就特別的激動,孩子要吃點什麼,就加倍的準備。感覺好久都沒有好好吃什麼了,要給欠的給補回來。結果,一下子孩子就發熱、嘔吐。情況加重。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五辛

什麼是五辛呢?五辛本指佛家的:蔥、蒜、韭、薤、興渠。它們與肉類一起都為佛家所戒食的,也稱小五葷。那在此處講有什麼不同嗎?此處「五辛」可以說是一個偏正詞,偏向於指的是「辛」,就是說氣味辛竄的需要戒一下,比如:蒜、韭菜、辣椒等。但是像蔥、姜、香菜、茴香等,作為藥物調整時,是不用忌的。

酒酪

這方面對於孩子來說只需要記住的就是要忌奶油、牛奶、奶製品等甘甜難化的食物。

臭惡

這一方面現在來說沒有什麼要注意的了,它主要指一些變質的食物,腌製品等。

講了這麼多,大家是否明白了呢?其實,孩子一生病,家長就容易緊張了,看著書對比著也有可能不知道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那就再跟大家分享一個簡單順口的歌訣:

只吃米粥稀面,不吃水果油粘,吃而不宜過飽,方可保幼平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