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輪迴,春夏秋冬又一春

有朋友失戀,我勸她看金基德,因為金基德絕對是失戀患者的最佳伴侶。悶在家裡看悶片,會讓你從愛到恨,再從恨到愛,最後,放下那還懸在空中的手。

一旦失戀,你會恨。如果你不知道金基德的影片里,是如何殘忍的對待愛欲,那我先告訴你,啞女為了挽留男友,把魚鉤放進下體(《漂流欲室》);壞小子為了得到美麗純潔的大學生,不惜設局將她變成妓女(《壞小子》);為了和小新娘結婚,花甲老人將她十年禁錮在大海上(《弓》),而到了《春夏秋冬又一春》裡面,愛瘋了的和尚,直接動手把出軌的妻子殺掉,然後阿彌陀佛:愛是我唯一的罪孽。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春夏秋冬又一春》。

一座深山,一池湖水,一間小廟,小廟漂在湖中央,與世隔絕。在這紅塵之外,住著一老一小兩個和尚,春夏秋冬四季往返,小廟裡的宿命、人生的宿命在一幕幕上演。

影片將故事的情節定格在不同的季節里,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慾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里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

春天--老僧與童僧生活在孤寺中。老僧出去採買,童僧頑皮把小石頭綁在小動物的身上,笑的咯咯響,非常開心,他自己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對小生命帶來怎樣的痛苦。

老和尚沒有制止他的行為,苦口婆心的當面教誨他而是在小和尚身上綁了一塊石頭,讓他感受生命的痛,當他看到由於自己的過失,致使魚兒和蛇死亡,他哇哇大哭。我們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自認為很開心的事,已經給別的生命,造成傷害,帶來難以彌補的悔恨。

夏天--童僧已經成長為年輕僧人。一天寺里來了養病的少女。青年僧人佛心搖擺,最終和少女成就魚水之歡。老僧發覺了兩人的事情,將少女送走,年輕僧人追隨著愛人,偷偷離開的孤寺。

秋天--寺中這天來了不速之客。警察追逐著殺妻犯來到寺內--正是出走的年輕僧人。老僧將其點化,命他在地上用心篆刻般若佛經,凈化其暴戾之心。天亮后,殺妻犯安然地被警察帶走。

冬天--出獄的殺人犯已是中年,他回到寺中修行,老僧已經圓寂。一晚,一女人將嬰兒遺棄在寺門口。中年僧收養了他。又是一年春天--童僧做著與如出一轍的惡作劇,已經成為老僧的殺人犯用他師傅的方法教育了童僧。

《春去春又來》看到第二遍才明白其實只有佛學的表象,其本質依舊是人生與命運的思考。「慾望」、「輪迴」與「救贖」的主題本來便是老金的專用。

幼年和尚用石頭去綁魚、蛙、蛇結果被老和尚用同樣的方式綁住了自己,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對於「殺生」的懲罰,其實是老和尚在教小和尚學習如何去自我救贖;

少年和尚與女施主發生了關係,也全在老和尚的預料之內,同時正是老和尚治好女施主重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這裡也沒有對與錯的區別、沒有佛教觀念的束縛;

小和尚為女子離開佛家彷彿更脫離了一般的佛教倫理。老金是要更深刻地探討潛隱於人性內部的糾結與反覆:柔弱與剛強,敦厚與暴戾,平和與偏執,善良與邪惡。在整體的敘事進程中偏離原有的「立地成佛」的故事原型,而更側重以敘事變奏暗示人性較量的艱難與曲折。

換一個角度講,如果受傷,那是你能力不夠,如果傷人,那是對方能力不夠,所謂追求幸福的權利,也包括不願就此了結殘生。於是,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之後,我們都懂了:愛是輪迴,愛是寬恕,愛是有付出的衝動,更要有能收穫的能力和信心。

關注微信:最新經典電影大全 回復《春夏秋冬又一春》觀看本片。。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