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經歷對於性取向影響到底多大?

關於同性戀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沒有權威看法,多數認為是基因和文化因素共同決定的。

一說是由基因所影響。不僅人類之間存在著同性性行為的活動,據資料記載將近 500種動物都有同性性行為,但無法確定它們只是偏愛這種同性性交的表達,還是確實產生了同性間的感情。總之,生物學家通過基因研究證明了同性性行為對於某些人和動物來說是與生俱來的。

同性戀基因(gay genes)是影響人和動物性取向的基因。有數據認為FucM基因XQ28和Wnt-4基因是誘導基因。

同樣的證據有:雙胞胎中一人為同性戀者,另一個是同性戀的幾率更大一些,一個家庭中擁有更多的哥哥則同性戀的幾率也會大一些。但不能忽略的是,同性戀幾乎全部來自異性戀的家庭,一個家庭中兩代都是同性戀的情況很少,說明就算有同性戀基因,那麼這種基因的影響也是微小的。

二是社會文化所影響。社會文化是很寬泛的概念,不同的理論流派對同性戀的形成解釋也不盡相同。像題主提到的同性取向源於童年的經驗(尤其是不好的經驗:父親得缺席,家長專制強悍等)其實是一種的觀點啦,這種說法源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但也是20世紀早期的看法,他認為兒童早年和父母的不良互動導致內心的創傷,成年會形成性心理的障礙——那個時代同性戀還被看做是病呢!行為主義者則認為同性戀的成因是一個人在與異性交往中受挫或者有過不愉快的經驗,正常感情得不到發展而此時又出現了同性的愛人,才就產生同性戀的傾向。他們會選擇用來矯治你的行為,強化刺激或者電擊來治療同性戀扭轉取向。但這也被證明是錯的。直到最後人本主義的興起,人們逐漸正視同性戀群體,肯定他們的合理存在,不再認為他們是行為偏離和疾病,而只是自然的性取向而已。

李銀河在研究中認為,人的性取向與第一次性對象和角色有關。通過第一次的性行為可能會形成心理作用對同性更為感興趣,並且社會學意義上為自己貼了「同性戀」的標籤就會更加偏向同性取向。小賽能夠明白題主的困惑,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不斷自我洞察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是同性戀,想要探討問題的成因非常正常,對自我的反省有利於我們自身的成熟。尤其是對於性少數群體,對自我的肯定和正確認識能夠給那些恐同者以反擊,至少不要被他們所打到。

最好送給題主一句雞湯吧,來自李銀河《同性戀亞文化》

一位調查對象說:"不應說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如果考慮為什麼會產生同性戀,我有時認為是先天的,有時又覺得是後天的,後來就不想了,我也不後悔自己是個同性戀者,對現在的生活方式很認同。"

事實就是這樣,同性戀到底是先天論也好,後天論也罷,只要你活得好好的自得其樂,能夠做到自我接納。到底因何其實不重要!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