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池穴,七種刺法治病各不同

風池穴出自《靈樞·熱病》篇,別名熱府,屬足少陽膽經,為手、足少陽,陽維和陽蹺脈之會,是臨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據文獻記載,風池穴可主治多種疾病,尤其對風邪引起的疾患更佳。臨床應用也很廣泛,如治療感冒、頭痛、頸椎病、三叉神經痛、高血壓、中風、神經衰弱、癲癇、視神經萎縮、近視、耳鳴、足跟痛等。關於風池穴的針刺角度和進針深度,各家說法不一。多數古籍記載風池穴宜直刺3-7分,《針灸資生經》、《針灸大成》提出可針1寸2分,《循經考穴編》提出透刺1寸5分。

上海市名中醫嚴君白教授認為:針刺或艾灸(間接灸)風池穴,可以振奮人體一身之陽氣,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陽氣盛,氣血通,風寒之邪自然容易消散。因此,風池穴的臨床運用絕不限於上述這些疾病,只要患者出現陽氣不足、正虛邪戀的證候,都可以從風池穴入手。

Advertisements

嚴教授對風池穴常施以下7種刺法。

  • 常規淺刺法

1.針尖向鼻尖方向斜刺,主治多種疾病。用1.5寸毫針向鼻尖方向刺入0.5-1.0寸。感應要有局部酸脹,或向頭頂、顳部、前額及眼眶擴散,可主治各種頭痛、頸性眩暈、耳性眩暈、感冒、不明原因的發熱、過敏性鼻炎、副鼻竇炎、耳鳴、面神經麻痹、中風後遺症、癲癇、頸淋巴結腫大、甲狀腺功能紊亂等多種疾病。鼻為肺之竅,向鼻尖方向針刺可增強其祛風散寒、宣肺解表、宣通鼻竅之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效果更為顯著。

  • 特殊深刺法

2.針尖斜向內上、對側眼窩方向深刺,主治頭面部疾病。取2.5寸毫針,用小幅度捻轉法,向對側眼窩方向靠頸椎深刺,可達2寸以上,針尖所到之處相當於眼窩下1寸。此時多出現較強的針感,循膽經向上,傳至耳顳部及頭頂部,再向前傳至前額,直抵眼部。患者得氣后,可感到頭痛、頭暈、頭沉、目眩、面痛、耳塞等癥狀減輕或消除。

Advertisements

3.針尖向同側鼻旁平直刺入,治療中風後遺症。刺法同2,針尖所到之處相當於

眼窩下2.3寸,針感或同2,或向上、下肢及軀幹傳導。對於中風後偏癱或半側肢體麻木等療效較好。

4.針刺向咽喉方向,主治假性延髓麻痹等症。取2寸毫針向咽喉方向刺入1.5-2

寸。風池穴深層解剖示豐富的血管、神經分佈,故針刺可改善椎動脈供血。另外,風池為膽經要穴,「膽主決斷」,向咽喉方向深刺,可增強其醒腦開竅,通利咽喉之功效。

5.針刺方向微向外(顳側),主治偏頭痛、重度失眠等症。取3寸毫針,針刺方向對喉而稍向外,進針2.5寸,針感向頭部同側陽白穴放射。風池穴向外斜刺,直達病所,有行血祛風止痛之功效,不僅對外感風寒引起的偏頭痛效果顯著,對肝陽上亢、瘀血阻滯、痰濁上擾、氣血虧虛之頭痛亦有極好的療效。

6.針尖向同側口角下方刺入,治療軀幹、頸項、四肢以及咽喉、氣管等疾患。針刺向同側口角下方,過頸椎,深度可達2-3寸,針尖所到之處,相當於眼窩下3.3寸,此時針感除循膽經上傳外,向下可達同側上、下肢和軀幹,局部可傳到喉部附近。

  • 透刺法

7.針向對側風池(風府)透刺,主治頸椎病等症。取2.5寸毫針向對側風池(風府)透刺,進針1.5-2寸。向對側風池(風府)透刺,類似於頸椎夾脊穴,可疏通經脈,調和氣血,改善腦供血,故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更為顯著。

嚴教授經驗:施針者宜氣定神閑,抱元守一,仔細感覺針下氣血之流動和患者的反應,深刺進針后若無針感,可退針稍變方向再刺入,隨著針刺的逐漸加深,可出現第1次針感(淺刺),第2次針感(深刺),後者較前者更為強烈。深刺法對頑固性疾病療效較好。但是,在進針時,要時時與患者溝通,針感過於強烈的,或患者有眩暈、噁心、出冷汗、心悸等不適癥狀出現時,要及時停針。

風池穴的安全深度

針刺風池穴不當所致醫療事故,雖然不及風府、啞門兩穴多,但也有報道。針刺過深,位置偏斜可以併發蛛網膜下腔出血。風池穴的中間深部為生命中樞——延髓,如針刺不當,可引起嚴重後果。因此,對於風池穴的安全深度,人體解剖學家也做了很多研究。

楊占林《關於風府、啞門、風池穴直刺深度的研究》結果表明:針向對側眼球方向1-2寸,無進顱危險;②針向前方直刺和針向鼻尖同樣深度,以及左右透刺(橫刺)更深(50-75mm),亦無進顱危險;③針向對側耳屏或耳屏前緣方向,最易進入顱腔,此方向與椎動脈從枕骨大孔進顱腔方向相對應。針向對側耳屏至顱腔的深度如下,左風池(向右耳屏):男性均值(41.21±3.82)mm,女性均值(43.88±4.61)mm;右風池(向左耳屏):男性均值(41.21±3.6)mm,女性均值(43.19±4.71)mm。安全深度應在此範圍內。但數據只作為參考,臨床運用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考慮個體差異,對瘦人適當減少進針深度,經驗不足者還可使用艾灸和推拿手法,假以時日,也能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嚴教授在實踐中總結:風池穴的進針方向、深度不同,針感將隨之而異,所獲效果亦不相同,換言之,要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應採用不同的進針方法。想要驗證是否達到治療要求,則需通過「氣至病所」的客觀反映來判斷。

  • 版權聲明:

文源:轉載自天醫堂,摘自《上海市名中醫學術經驗集》,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編校/劉玄

本篇編輯:鄒麗艷

指導老師:曹然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3。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www.zhongyijia.com.cn/down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