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壓瘡,癌症腫瘤患者更要注意!

文/原創 張俊守護您的健康

皮膚壓瘡

皮膚壓瘡是由於機體某一部位的血供不足甚至中斷,導致該處皮膚壞死造成的。卧床不起或長期坐輪椅的患者,將壓力長時間作用於身體同一部位,減少了該處組織的血流,導致該處皮膚更容易出現壓瘡。故壓瘡多出現在承受壓力最大的部位,即「壓迫點」(頭後部、耳、肩後部、肘、臀、腳後跟及任何骨骼部分直接接觸床表面的部位),而不僅限於仰卧位時的骶尾部。

當身體與床單發生摩擦,或被動作粗魯地在床上或椅子上拖拽時,會加重該處皮膚的損傷程度。

患者的癥狀

☆ 在壓力去除后,皮膚的紅色區域仍長久存在難以消散。

☆皮膚皸裂、起皰、有皮屑和破損。

☆ 皮膚表面或皮膚下組織出現破損瘡面。

☆ 在衣服、床單或椅子上有黃色滲液(可能有血而呈淡紅色)。

☆「壓迫點」(頭後部、耳、肩後部、肘、臀、腳後跟以及任何骨骼部分直接接觸床表面的部位)疼痛或觸痛。

患者應採取的行動

☆ 每隔2小時更換1次體位,從左側轉至背側,再轉至右側。

☆ 在輪椅上,每15分鐘移動重心1次。使用專門的坐墊以減輕壓力。

☆ 使用坐墊保護其他「壓迫點」以防止新的壓瘡形成,最好使用減壓床墊或氣墊床。

☆ 儘可能多運動(如每天2~3次練習短距離行走。如果不能行走,可上、下、前、后牽引、移動前臂和大腿)。

☆ 攝入高蛋白質食物(如魚、牛奶、肉類、花生醬等)。

☆ 增加流質食物(如不能保證足夠能量攝入,嘗試高能量的流質食物如奶昔等)。

☆ 每天沐浴1次並觀察「壓迫點」。

☆ 經常用泡沫靠墊或坐墊,保護壓瘡及其周圍的皮膚。

☆ 用水清洗所有開放壓瘡並用繃帶覆蓋。每次繃帶弄髒都要進行如上清洗,或在醫生或護士指導下進行,每日至少2次。

看護人員應採取的行動

☆ 提醒患者經常更換體位,或幫助患者每2小時翻身1次。

☆ 如果患者無法控制排便或排尿,只要注意到內衣變髒,應立即更換。塗抹軟膏保持皮膚乾燥,再在軟膏表面灑以撲粉。避免使用不透氣的塑料內衣褲或尿墊。患者卧床期間,使用床墊防止弄髒床單。

☆ 如果皮膚創面是開放的,詢問醫生可否使用專門的敷料以保護。

☆ 如果患者長期卧床:

•保持床底單拉緊,防止起皺。

•保持頭略高位,或低坡卧位成10°角。

•往床單上噴洒撲粉以減少身體與床單的摩擦。

•每天檢查患者後背或側面以確定皮膚外觀正常。如果出現變紅的「壓迫點」(在壓力去除后該處皮膚仍長久保持紅色),則儘可能將壓力去除以防止變紅的皮膚面積進一步擴大。使用軟墊並頻繁更換患者體位。

•如果患者很難保持側卧,可使用泡沫靠墊幫助其固定體位。

•在床上或椅子墊以泡沫墊對某些患者可能會有幫助。

如果患者出現下列情況

應向醫生求助

☆ 皮膚皸裂、起皰、有皮屑和破損。

☆ 壓瘡面積進一步擴大。

☆ 壓瘡滲液呈膿性,有惡臭

☆ 出現畏寒、發熱。

運營者:上海瑞金腫瘤專科醫生張俊 Dr__zhangjun

大家在康復過程中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哈!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