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風」症: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原來風非風,血非血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作者/乞兒(北京中醫藥大學)

原話首見於明代李士材《醫宗必讀》:「治行痹者,散風為主,禦寒利濕仍不可廢,大抵參以補血之劑,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意思是行痹以散風為主,散寒除濕為輔,一般還要添加一些補血的藥物,這便是因為治風首先要治血,血能暢行風證便會消失。

講的這麼直白,還是不明白為啥「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吧?

是,就對了。因為咱們還沒搞明白「風」是什麼樣的風?「血」是什麼樣的血?

「風」是什麼樣的風?

最初的「風」指的是痹證之行痹(即風邪偏盛之痹症),「血」指的是血虛,但後世在此基礎上擴大了它的應用範圍。有人說此風為內風,有人說此風為外風,也有人說此風既是內風又是外風 ,甚至有人說此風非風。有人說此血為血之虛者,也有人說此血為血之瘀者,還有人說此血為血之熱者,甚至有人說此血為血之上逆者。

Advertisements

如果說此風為內風——大秦艽湯表示不服

李東垣《醫學發明》之大秦艽湯所治為外風入中經絡。那不就是治外風嗎?「外風宜散」,這裡不是應該散外風嗎?但為啥又說大秦艽湯配伍含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寓意呢?大秦艽湯似乎在打自己的臉。難道是大秦艽湯所治為內有陰血虧虛,養血是為了防止外風引動內風之意?先安未受邪之地,這麼理解似乎也說的通。又或者大秦艽湯的用藥之意是兩面出擊,既要散外風,也要熄內風。內外兼顧,這麼說似乎也有道理。然《醫方集解》有雲「風葯多燥,表葯多散,故疏風必先養血」。想必這才是正解。大秦艽湯正是因為要散外來之風,而風葯太燥,故疏風當配養血,以防辛燥耗傷陰血。所以,大秦艽湯所治為外風,這裡配伍了養血葯,起到制約風葯辛燥的作用當然,東垣年代在前,士材年代在後,這與後人強行揣測古詩作者感情一樣,大秦艽湯有可能是被貼了「治風先治血」的標籤。

Advertisements

如果說此風為外風——天麻鉤藤飲表示不服

天麻鉤藤飲出自《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其功用為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天麻鉤藤飲寓意「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然它直指內風,並無外風之慮。

如果說此風既是內風又是外風——張景岳表示不服

《景岳全書·非風》指出:「非風一證,實時人所謂中風證也,此證多見卒倒,卒倒多由昏憒,本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原非外感風寒所致。而古今相傳,咸以中風名之,其誤甚矣。」此即「中風非風」論當然這裡只把「風」解釋為中風,略顯狹隘,況且後世中風又分為「真中」和「類中」。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也。

如果說此風非風——你服不服?

這類觀點認為,這個「風」證說的其實就是「血」證,比如鎮肝熄風湯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氣血上逆的類中風,其中「牛膝」的用意,就是引血下行。「此風非風」的觀點把「風」當作「血」,也是有道理的,實際上契合了現代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認識。

「治血」是怎麼個治法?「血行」為何風自滅?

因血證有虛、有瘀、有熱、有寒、有燥、有出血、有上逆等,故隨證治之,當補血、活血、涼血、溫經、潤燥、引血下行等。「治血」的目的是為了「血行」,故而只要使血脈正常通行之法即是治血之良法。類比一下大自然的現象,狂風之時下了一場大雨,風是不是就小了?中醫治病的靈感就是來源於大自然。因此血量充足,脈道的通暢,推動有力,則血能正常運行,風自然就滅了。

結束語:「風」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血」的概念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因而,如今醫案中所見的「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多非原意,原意只用於指導「行痹」的治療。當然,在李中梓之前已有「風」和「血」關係的相關論述,而在後世的臨床實踐中,歷代醫家證實了 「治風先治血」的理念並不局限於指導行痹的治療,可以廣泛運用各類疾病。例如,針刺膈俞、血海治療癮疹,消風散用生地黃以養血,均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寓意。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