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口酸、口甜、口苦、口辣、口咸、口淡、口澀、口香,可能得了什麼病?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吳萍

《中國臨床營養網》專家顧問

上海市同濟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四上午

工作22年來一直專註於營養與疾病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篇,其中SCI論文4篇,中華系列6篇,主持科研課題2項,主要參與國自然課題2項。

注重營養科普的宣傳,近年來多次在東方電視台及上海電視台的《名醫大會診》、《名醫話養生》、《X診所》等欄目及廣播電台宣傳疾病的營養預防和治療,在個人微信公號擁有眾多粉絲。在文匯報、大眾醫學等主流媒體及微信公號發表200餘篇科普文章,主編暢銷科普書籍《名醫吳萍養生說》、副主編《油》,參編《名醫話養生》等3本書籍 。

Advertisements

口酸、口甜、口苦、口辣、口咸、口淡、口澀、口香,可能得了什麼病?

文章來源:吳萍營養工作室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俗話說,「鼻聞香臭,舌嘗五味」。人的舌面上密布味蕾,酸、甜、苦、辣、咸等多種味道的信息通過味蕾上的味覺細胞傳遞,再經大腦皮質味覺中樞產生興奮,由反饋環路神經體液系統完成整個味覺的分析活動。但是有的人在進食時,口中會有異味感,或者不吃東西口腔內也覺得有異常味道,這常常提示機體可能得了某種疾病。

通過研究口腔味道變化,將有助於對糖尿病、膽道疾病、腎病、肝病、循環系統疾病和其他各種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口酸

胃腸道疾病: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導致胃動力差,胃酸反流到食管、口腔,從而引起口酸。

Advertisements

口甜

1.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會引起各種消化酶分泌異常,尤其是唾液中的澱粉酶含量增加而感覺口甜,此時即使飲白開水亦覺甜,或甜而帶酸。

2.糖尿病:血糖增高,唾液內糖分亦增高,因此覺得口中發甜。

口苦

1. 膽囊炎、膽石症:這常與膽汁的代謝有關,由於膽囊功能差,膽汁的疏泄不正常,從而產生口苦感。

2. 胃食管反流病:胃動力差,膽汁反流到胃、食管、口腔,從而引起口苦。

3. 口腔疾病:口腔發炎如牙釀炎等口腔內疾病直接造成口苦。

4. 癌症:如果經常有口苦感覺,應提高警惕。美國醫學家德維斯醫生髮現,癌症病人喪失對甜味食物的味覺,而對食物發苦的感覺與日俱增,這與病人舌部血液循環障礙和唾液內成分改變有關,因此最好排除肝膽腫瘤等疾病。

5. 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有些人由於工作、學習壓力過大或經常熬夜,在長期氣憤、煩躁、焦慮、恐懼、忐忑不安、失眠等情況下,會出現口苦,為精神性口苦現象。

6. 缺乏運動:飲食不節或飽食后缺乏必要的運動,也可引起口苦。這是由於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過長, 容易產生濕熱, 以致口中發苦 、吐苦水, 並常伴有舌苔黃膩、腹脹腹痛、小便色黃等表現。

7. 其他情況:打呼嚕特別嚴重、張口睡覺容易引起口苦;生活習慣不規律、睡眠不足的人,晨起時也常有口苦感覺;吸煙、酗酒等同樣會引起口苦 。

口辣

口辣,是口中自覺有辛辣味或舌體麻辣感。常見於高血壓、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征及長期低熱者。因為辣味是鹹味、熱覺及痛覺的綜合感覺,所以自覺口辣的病人舌溫可能偏高,口辣的病人舌粘膜對對鹹味和痛覺都比較敏感。這常常提示可能得了某種疾病。

口咸

口咸,指不吃鹹味食物,自覺口中有鹹味,或時有鹹味痰排出,猶如口中含鹽粒一般。現代醫學認為口咸由於唾液中鈉、鉀、鈣、鎂等含量增多導致,多見於慢咽喉炎、慢性腎炎、神經官能症或口腔潰瘍。 這常常提示可能得了某種疾病。

口淡

口淡,指口中味覺減遲、自覺口內發淡而無法嘗出飲食滋味,多見於炎症的初起或消退期,而以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為多見,還見於大手術后的恢復階段;內分泌疾病及長期發熱的消耗性疾病、維生素(尤其B族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的缺乏、蛋白質及熱量攝入不足、營養不良的病人,也常有口淡感,因為這類疾病可使舌味蕾敏感度下降而造成口淡無味。另外,口淡無味、味覺減弱甚至消失,還是癌症病人的特徵之一。因此,中老年人發生原因不明的味覺突然減弱或消失時,要高度警惕癌症的可能。當然,這要同老年人味蕾退化、牙齒殘缺不全(即使裝了假牙,也因頜骨有不同程度的萎縮)使咀嚼不充分,甚至囫圇吞咽,食物不能和味蕾充分接觸導致食不知昧的情況區別開來。

口澀

口澀,指口中自覺有一股澀味,常見於神經官能症或通宵未眠者,一般只要調整好睡眠時間,必要時心身科就診服用藥物即可消除口澀。但須注意,有些惡性腫瘤,尤其到晚期,多有味覺苦澀。

口香

口香,指口中自覺有一股香味,如水果香味,旁人有時也可以聞到一種類似「爛蘋果味」,多見於糖尿病重症。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

味可辯疾

1. 味覺異常除了病理因素,尚與年齡、性別、情緒、溫度等生理因素有關,只有排除這些因素后,才能將它與疾病聯繫起來。例如,味覺的靈敏程度因人而異,因年齡而異,一般兒童比成人敏感,青年比老年敏感,女性比男性敏感;同一個人,晚上比早晨敏感。而且,情緒與味覺亦有關係,在憤怒、恐懼、焦慮、悲傷,或疲勞時,味覺敏感度會降低;較長時間的飢餓會使味覺暫時失靈,對食物的味感差;溫度對味覺也有影響,在20-30℃之間人們的味覺靈敏度最高。此外,吸煙或過量飲酒,睡眠不足等,也會導致味覺異常。

2. 味覺異常有時與口腔不衛生或味蕾受外界物質的暫時作用而發生的味覺變異有關。如有些牙膏中含有硫酸十二酯鈉可使桔汁中的酸味嘗起來是甜味;四環素藥片在嚼碎后再吞服,舌面的苦味可變為金屬味並持續一段時間,而且這種金屬味即使用口香糖、或用水漱口及刮舌苔等方法也不能去除。

3. 在分析味覺異常與疾病的關係時,不能武斷,還必須結合其它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如檢查血糖、血脂、血電解質、肝腎功能等生化指標,做個肝、膽、脾、胰、雙腎的B超,或者胃腸鏡檢查等。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17 年 9 月 2 號上午 8:00 時,本平台關注人數為:131994名。更多信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