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工具:零花錢

提供零花錢不僅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財商,同時也是父母用來培養其他好品質的工具。

太多父母只是讓孩子「不勞而獲」而不給他們零用錢。「不勞而獲」的滿足是父母一時的心血來潮或是孩子撒嬌、哭鬧和任性的結果。孩子們認為父母可以無限制地滿足他們的慾望。這是一種讓每個人都感覺非常糟糕的、有失尊重的方式------父母感覺被撒嬌、哭鬧或其它要錢的方式控制了,永遠得不到孩子的感激。孩子也學習不到自信和自尊,這隻能從對金錢的管理和承擔責任中學會。

在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一定要和家務活分開,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問題。四歲的孩子可能會為了得到一塊錢很興奮得自己洗碗,但是等她到了八歲就會要五塊錢,14歲的時候給她十塊錢可能也不想幹了。

把家務活和零用錢聯繫起來會造成太多懲罰、獎勵、討好利用或其它有失尊重的情況。每個孩子得到零用錢就是因為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每個孩子幹家務活也是因為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

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取報酬,本來是件好事,但這樣也容易導致孩子純粹為了錢而勞動,不給錢就什麼都不做。有些教育學家建議,不要為孩子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支付報酬,有些活是要「付費」的,有的卻是「非付費」。

付費的工作:不完全屬於自己的事,而是為集體(家庭)做貢獻的。或者超出自己日常工作範圍的。這可以為想賺點外快的孩子提供一些機會,但是如果他們不想做也不要找他們麻煩。

非付費的工作:完全是自己的事,只是為自己服務的,以及家庭中一些孩子該做的基本小家務。

這樣的話,做家長的就需要和孩子提前約定好,把家務工作責任劃分清楚。

零花錢的使用,理論上由小孩子全權負責,爸爸媽媽不直接干預,但應該給予一定的指導。指導孩子學習如何平均分配他們的零用錢,例如百分之三十用於消費,百分之三十用於短期儲蓄,百分之三十長期儲蓄和百分之十作出奉獻等。

美國有一種小豬錢箱,分有四格,分別是存款、花費、捐贈和投資,教孩子們如何預算金錢。最起碼可教導小孩子如何有計劃有節制地消費,讓他們學會儲蓄,而後再教他們如何精明運用金錢。

比如有一個家庭,孩子擔任了修建花園的工作,因此家長每周給小孩6美元,那6美元的零用錢非常明確地分配: 2美元直接任由小孩花費買東西,另外2美元由小孩選擇捐到自己選擇的慈善機構,最後2美元存到銀行。直到年底,小孩子可從銀行戶口拿取一半的錢來花費,留著另一半的存款增長。

小孩子因使用不當而犯錯時,父母重要的是對他們表示同情但不要施以援手。如果他們一次花完了所有的零用錢,他們會從中得到一個學習的機會------只要父母別干涉或評論。因為只有如此,小孩子才能懂得過度消費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學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總的說來,零用錢的教育核心,是要讓小孩子得到那種經過艱苦奮鬥而來的滿足感並學會享受和珍惜它。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