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國蒙古為何要成為永久中立國?

日前,有媒體報道,蒙古國領導人近來正式提出效仿瑞士,成為「永久中立國」,該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等正在外交層面協調,並推進國內相關立法工作。9月29日,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中強調,蒙古國的永久中立化將「為促進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繁榮做出貢獻」,並呼籲各方予以支持。據悉,蒙古國有關永久中立的協定正在與中俄兩國進行磋商,蒙古國外長普日布蘇倫稱,「兩國都對蒙古國的立場表示理解」。蒙古這個夾在中俄兩個大國之間的草原上的國家,為何要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

蒙古欲對中俄兩個天然鄰國實行等距離外交 翻開地圖,蒙古國象是一塊「餃餡」被中俄包在中間。其北部與俄羅斯接壤,東南西三面與中國為鄰,是亞歐大陸具有重要地緣戰略價值的國家。對蒙古這個內陸國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蘇聯解體后,蒙古脫離了前蘇聯及其繼承者俄羅斯的控制以來,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其所謂的「第三鄰國」政策。雖然目前該國提出了「永久中立國」的新主張,但應該還是「第三鄰國」政策的邏輯延伸,並非完全背離。簡單來說,「永久中立」與「第三鄰國」政策存在共通之處,即著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以減少對中俄兩個天然鄰國的依賴。由於中俄兩國都是超大型國家,同時蒙古與兩大國之間有著難以說清的歷史淵源,尤其是蒙古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現代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蒙古與中國疏遠,而全面倒向前蘇聯。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蒙古實行民主體制以來,即擺脫了前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的控制,由前蘇聯的「附屬國」,轉變成為一個正常國家。這一重大變化,促使蒙古要在外交上也進行相應變化,與中俄兩國發展正常的國家關係,在兩國間保持不偏不倚,對誰都不得罪,因此,蒙古的「第三鄰國」政策應運而生,並向現在的「永久中立國」自然延伸。

Advertisements

蒙古在發展上需要中國,為應對中國崛起的新態勢作出政策調整 最近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逐步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蒙古雖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7大的國家(156.65萬平方公里),但卻是一個多沙漠戈壁、自然環境惡劣、人口僅約300萬的欠發達內陸國家,對身邊的這個巨人所取得的成就刮目相看。同時中國所推行的睦鄰、友鄰外交,讓蒙古終於從中蒙關係的歷史陰影中走出,對中國的「信任感」大增,並希望在經濟發展上得到中國的幫助。尤其是中國推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后,蒙古也有與中國進行經濟合作的設想,為使本國的發展不再受外部勢力影響,有必要從體制上進行調整和固化。眾所周知,在中蘇對峙的年代,蒙古被蘇聯控制,全面倒向蘇聯,蒙古允許大批蘇聯軍隊進駐該國,最多時達15萬人,陳兵中蒙邊境。而在21世紀的今天,蒙古顯然不想再被捲入國際紛爭,不想重演被他國利用以「制華」的歷史了。因此,與中國合作,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發展本國經濟成為蒙古高層的共識。而通過政治外交手段來保衛國家安全,以「永久中立國」的身份出現在國際舞台,既符合其國家利益,又能得到兩大鄰國及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理解,這對蒙古來說,不能不是一項多贏的政策。

Advertisements

打消域外國家欲通過蒙古掣肘中俄的念頭 蒙古地處中俄之間,具有重要地緣戰略價值。同時,近年來隨著蒙古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該國諸多特大型礦藏如銅礦、金礦、煤礦及鈾礦的發現和開發,蒙古國的戰略地位也日益提升。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尤其看中蒙古處於中俄之間的地緣戰略價值,通過蒙古掣肘中俄,是西方國家的一個戰略意圖。但蒙古高層顯然願意實行和平的、多支柱的外交政策,構建平衡的外交關係,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維護本國安全和國家核心利益,而不願充當大國間博弈的棋子,避免「授中俄兩大鄰國以柄」,陷蒙古於兩難之中。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蒙古調整國策,實行「永久中立國」的新政,無疑是有利於與中俄及其他國家發展積極靈活的外交和經貿關係,是符合蒙古國的最根本利益的。

友情提示:本文章作者為環球網論壇網友「楚江涌春潮」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如若與作者互動請搜索「環球網論壇」。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自環球網論壇以及作者昵稱!

※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環球論壇(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搜索公眾號:ihqbbs)

運營人員: 馮玉鵬 MZ01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