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明史》高拱傳

高拱,字肅卿,新鄭人。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當選庶吉士。第二年授予編修。穆宗住裕邸,出閣講經讀書,高拱與檢討陳以勤同為侍講。世宗忌諱提冊立太子的事,景王沒有去封國,朝廷內外很是擔心。高拱在裕邸侍奉九年,教誨太子日益敦厚孝順謹慎,陳述切合事理。太子很看重他,親手書寫「懷賢忠貞」賜給他。晉陞侍講學士。

嚴嵩、徐階順次主持國政,認為高拱以後必受重用,將他舉薦給世宗。授予太常卿,掌管國子監祭酒事務。四十一年(1562)提拔為禮部左侍郎。不久改調吏部兼任學士,執掌詹事府事務。晉陞禮部尚書,召進內侍房。撰寫齋戒詞,被賞賜飛魚服。四十五年授予文淵閣大學士,與郭朴一道進入內閣。高拱和郭朴都是徐階推薦的。

世宗居住西苑,內閣大臣的值班房子在宮苑中。高拱沒有兒子,將家搬到值班地點附近,時常偷偷出來。當時皇帝身體不好,據傳很危急,高拱迅即將家全部搬出。開始徐階非常親近高拱,推薦他入值內閣。高拱驟然富貴,意氣自負,頗忤逆徐階。給事中胡應嘉,是徐階的同鄉,因彈劾高拱的姻親而處境不妙,加之窺探出徐階正與高拱有矛盾,於是彈劾高拱不堅守崗位,移家外出,世宗病情急迫,沒有看奏章。高拱懷疑應嘉受徐階指使,大為不滿。

Advertisements

穆宗即位,晉陞他為少保兼太子太保。徐階雖然是首輔,但高拱自認為是皇帝舊臣,屢次與他對抗,郭朴又幫助他。徐階漸漸不能忍受。而且此時以勤與張居正都進入內閣,居正也是裕邸侍講。徐階草擬遺詔唯獨與張居正商議,高拱心中大為不平,遇上討論皇帝登基賞賜軍隊和奏請皇上裁決大臣們去留事宜,徐階都不聽取高拱建議,兩人嫌隙更為加深。應嘉掌管吏科,協助都院考察。事務將完成,忽然提出有所補充。皇帝責備他癥牾,下交內閣大臣議論處罰。郭朴挺身而出指責道「:應嘉沒有為臣的禮議,應當編入平民籍。」徐階向旁斜視高拱,看到高拱正值惱怒中,就勉強聽從了。輿論稱高拱因私人恩怨驅逐應嘉,上奏彈劾高拱。給事中歐陽一敬對彈劾高拱最為積極。徐階對於高拱的爭辯,草擬命令加以安慰挽留,卻沒怎麼譴責造輿論的人。高拱更加惱怒,他們在內閣相互怨恨、誣衊。御史齊康替高拱彈劾徐階,被罷免。因此輿論沒有一天不談論高拱,南京科道官以至於拾遺官都論及他。高拱自感不安,請求辭職,於是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身份離職養病。隆慶元年(1567)五月,高拱因為曾為皇帝先生蒙寵愛,然而性情倔強剛直自負,快意處置恩怨,終於不安於此職位而離去。不久徐階也請求辭職退休。

Advertisements

隆慶三年(1569)冬,皇帝召用高拱任大學士兼管吏部。高拱完全與徐階反其道而行,凡是先朝治罪而因遺詔被錄用並作安撫的大臣,一概罷免。並上奏極言闡述「:明倫大典頒布很久了。現在任職的大臣假託詔書,凡是議論禮儀被治罪的人都被褒獎,這將使獻皇在廟之靈怎樣能宴享,先帝在天之靈怎麼能得到思念?而且皇上年節入宗廟祭祀,又怎樣面對二聖?我認為不能這樣做。」皇帝頗為贊同。法司審理方士王金等人子殺父案。高拱又上奏:「君王死於非命,不能壽終正寢,這種聲名很不好。先帝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多歲,晚年患病,過了一年去世,壽數到了,並沒有驟然的暴病。現在稱王金謀害,誣衊先帝不是壽終正寢,天下百姓和後世的人將把先帝看成怎樣的君王呢?請求下令法司更改議意。」皇帝又贊同了高拱的意見,命將王金等人減罪戍邊。高拱復出,專門同徐階製造矛盾,所議論的事都希望能中傷和加重徐階的罪行。幸賴皇帝仁慈懷柔,沒讓他終了。徐階的子弟橫行鄉里。高拱任命以前的知府蔡國熙做監司,將他的子弟立案偵查,都編入邊兵軍籍。所有遏制徐階的事,沒有不做的。等到高拱離職,徐階才得解脫。

高拱對政體熟諳,有經時濟世的才幹,所有建議、陳述都可以實施。他在吏部,想全面鑒識人才,讓各部門登錄官員情況,讓他們選定賢愚者,記下爵位籍貫姓氏,每月索要每年的彙編,倉促舉薦任用人,都能得到人選。又因為當時正憂患邊防,請增設兵部侍郎,以為總督的后選人,由侍郎到總督,由總督到本部尚書,中外更替,邊將之材自然充裕,而兵事是專門的學問,沒有經常的訓練不能應付兵事。蓄養帥才,應該從兵部司屬開始。應該慎重挑選司屬,多多求得擁有智謀、才幹和體能,通曉軍旅事務的人,長任其職,不要調往其他部門。日後邊關的兵備和督撫的人選,都將從此選取。更應相應選取邊疆的人給司屬做準備,像考核部門分行省考核官員一樣,這樣上下之間就不會有矛盾,同時注重賞罰,以資鼓勵。所有邊疆有司,職責很重,不適宜讓非正途的官員和貶謫者去任職。皇帝都答覆可行,擬成命令。高拱又奏請把科貢和進士一起任用,不遵循資格。他考察部中情況,大多錯綜複雜,不是全憑文書做出罷免提升,也不拘泥人數多少,必定告訴罷免者緣由,讓眾人都信服。古田瑤出現賊亂,任用殷正茂為兩廣總督。解釋:「此人雖然貪心,卻可以辦成事。」貴州撫臣上奏土司安國亨將要叛亂,高拱任命阮文中代理貴州巡撫。臨出發時對他說「:國亨必定不會叛亂,你去,不要激發變亂。」不久正像他所說。因為廣東省司大多貪財,特意奏請表彰廉潔能幹的知府侯必登,以便肅治其他人。又說馬政、鹽政的官吏,名義上是卿、是使節,實際上視他們為清閑的人。誤人壞事,漸漸不能教誨。只有教導官府驛道諸司,職位低俸祿少,路途遙遠較為困難。適宜注重從當地選拔官員,體恤他們的私情。皇帝下詔同意施行。高拱所經辦的,都是這類事。

俺答的孫子把漢那吉前來歸降,總督王崇古接納了他,向朝廷稟報,請求給他封官。朝中意見大多數認為不行,高拱與張居正極力主張授官。於是排除眾議向皇帝奏請,使封官的事辦成。事情詳見崇古傳。晉陞高拱為少師兼太子太師、尚書大學士,改居建極殿。高拱認為邊境稍稍安寧,擔心將士懶惰散漫,又奏請特敕邊地大臣藉此空閑時,嚴格整頓,仍然常常派遣大臣去視察。皇帝都聽從了他的意見。遼東傳來捷報,晉陞高拱為柱國、中極殿大學士。

不久考察科道,高拱奏請同都察院共同辦理。當時大學士趙貞吉負責都察院,意見略有差別。給事中韓楫彈劾貞吉有隱私。貞吉懷疑高拱唆使,於是上書彈劾高拱,高拱也上書爭辯。皇帝不喜歡貞吉,命令他離職退休。高拱驅逐了貞吉,更加專橫。尚寶卿劉奮庸上書密告他,給事中曹大禁上奏彈劾他十件不忠的事,都被貶斥到京都之外。高拱開始操行清廉,後來他的門生,親戚常被傳聞受賄,遭人議論,皇帝始終寵愛高拱不減。

起初高拱任祭酒,居正任司業,互相友善,高拱極力稱讚居正的才能。等到李春芳、陳以勤都離去,高拱擔任了首輔,居正比肩伴隨。高拱性格直爽而且傲慢,同官殷士儋等人不能忍受,唯獨張居正退讓處其下,高拱沒有察覺。宦官馮保,性情狡黠,依次當為司禮右監。高拱推薦陳洪和孟沖,皇帝聽從了,馮保因此怨恨高拱,張居正與馮保交情深厚。六年春(1572)皇帝患病,病情加重時,召見高拱、張居正、高儀接受遺命而後去世。起初,皇帝的遺命只讓內閣大臣執政,但宦官篡改遺詔命令他們與馮保共事。

神宗即位,高拱因為皇帝年幼,苦於宦官專政,分列條目奏請皇帝抑制司禮監,把權力交還給內閣。又命令給事中雒遵、程文一起上書皇帝攻擊馮保,自己從中擬定聖旨驅逐他。高拱派人報告張居正,居正表面同意,私下告訴了馮保。馮保向太后投訴,稱高拱擅權不能容忍,太後點頭同意。第二天召集大臣們進宮,宣告兩宮和皇帝的詔書。高拱心想必定是驅逐馮保,急忙進宮,等到宣讀詔書,卻是列舉高拱罪狀並驅逐他。高拱倒在地上不能起身,居正把他扶持出宮,雇騾車從宣武門送他離去。居正與高儀奏請挽留高拱,未獲批准。請求給予高拱乘用驛站車馬,批准同意。高拱走後,馮保的不滿未消。又捏造王大臣案,想株連高拱,不久,事情終止。高拱在家中呆了幾年後死去。居正奏請恢復高拱的官位使祭葬照前例。宮中下旨給他半葬的禮儀,祭文仍然作貶損語。很久之後,朝廷議論高拱的功績,追封他為太師,謚號文襄,蔭庇他的嗣子務觀為尚寶丞。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