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文化——裕華路

這是保定方誌史學家尤文遠老師寫的保定裕華路文化史略,尤老梳理的保定裕華路文化史略,非常精彩。保定自古有東西南北大街。建國后逐漸開闢的裕華路的發展史,一是串起來保定精彩的衙署,古建,衚衕。二是裕華路取代東西大街地位的街道。三是為保定一街寫史,把地域歷史的挖掘抬升到非常高的高度。古城圈內除了環城路,裕華路和永華路是建國后開闢出來的街道。這個歷程和過往,讓年輕人書寫是不可能的,在保定只有尤老也只有尤老能寫出來,無他,請珍藏閱讀,雖然很長,耐心讀完,了解這座城,愛上這座城。

西郊八裕華路西至火車站東之建華路,東至客運中心,全長約7公里,原非一條路,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合併多條小街道、延伸新路形成的。清代,這條街名稱很多,唐家衚衕以西至三皇廟段稱西水門巷和三角地;唐家衚衕至永華路段稱南司(按察使司)門口,或道(巡道)門口、臬司(按察使署別稱)街;永華路至總督署西馬路中間有一座梯形建築塊,其北側稱督署大街,南側稱平安街,俗稱炮台街(督署鳴炮報時放炮的位置):總督署前稱督署大街,總督署東側保定府署前稱府門口或鼓樓西街;南大街至穿行樓段稱鼓樓東街或穿行樓西街。

▲清末直隸總督署的西轅門及大旗杆,這組照片最能反映,當初的直隸總督署前面是轅門、大旗杆和影壁。為了建裕華路犧牲不小啊。

1942年,日偽當局為便於去火車站,在今體育場北側,於西城牆辟小西門,修通城內至火車站的道路,路面為爐灰渣。隨著抗日戰爭反攻形勢的發展,日偽又把小西門堵死,此路中斷。

保定解放后,重新開小西門至火車站的道路,命名新華路。在城內拆除永華路與裕華路交叉處的紅關帝廟和炮台街的建築物,拓寬街道,1954年沿縣學街向東拓寬至穿行樓,其後修通東至罐頭廠紅星路。21世紀初,為發展城市交通,紅星路向東延伸至客運中心以東。2005年,將新華路、裕華路、紅星路統一命名為裕華路,以長城大街為界,分為裕華西路和東路。該路雖非一個時期建成,卻有著一脈相承的歷史淵源。為說明保定城市的傳承關係,從裕華東路依次向西記述。

一、裕華東路長城大街至客運中心段

客運中心到玉蘭大街段南側至府河北,為廣養城遺址。《畿輔通志》、《河北通志稿》載:「廣養城在縣(清苑縣城,即保定城)東六里,城周五里,南有河藪,傳燕昭王築,以養馬處。」199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保定文物志》印證了這一記載。主編穆強在編纂《保定文物志》過程中,親自到現場觀測調查,實測廣養城,東城基尚存,呈南北走向,被天威路截為兩段,城南有府河。新中國成立后,城基上建的水渠又廢,城基長約1000米,土質,有夯窩,夯土層間距厚約3厘米,在此處發現灰繩紋和布紋殘陶片。西面城基已平,據東西兩城基相距推測,該城範圍約100萬平方米(一平方公里)該城距今已2300餘年,為保定建城的源頭。

▲沒有被維修的鐘樓兩側的斗拱好美,老鐘樓老面貌。

裕華路西端北側,長城大街至王宋庄段,南至裕華東路,北至東關大街,有一土城,俗稱空城。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址猶存。《太平寰宇記》載:柏陵城,在清苑縣南(清苑城原在省監獄一帶)。漢為縣(時間不長),前(西)漢《武帝紀》雲「孝武帝封趙敬肅王子劉終古為柏陵侯,封域屬中山國,傳至二世劉朱,於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卒,柏陵候爵絕,父子二人在位41年,城廢。

二、長城大街至穿行樓段

該段東端路南為元延祜五年(1318)建的清覺寺,俗稱東大寺。明初為保定府僧綱司(主管佛教事務衙署)駐地,清代寺廢。1966年5月,河北省會由天津返保后,於此建省財政廳、人事廳、勞動局等單位辦公樓。1968年省會遷石家莊后,改為地區革委會東院,為工辦等單位辦公樓。1994年保定市地市合併后,改為市政府下屬部門辦公樓,現已拆除。清覺寺西附近有明代建的佛教寺廟菩提庵。清覺寺以西,原地區文聯南、南白衣庵北,有座大型漢代磚券墓。1937年「七七」事變后,民眾在此挖防空洞,發現磚券墓石門,隨葬品有陶器和陶俑等,王逸民先生(已故)親眼所見,為避免多事,當即填埋。如該墓年代為西漢,墓主疑為柏陵侯,若是東漢墓,墓主人似為清苑侯。周圍是否還有墓葬,在清真寺小區改造中應給予特別關注。

▲大慈閣前邊的保定電影院。

穿行樓街中心有座應奎樓,俗名魁星樓。樓基座下能向東西南北穿行,又名穿行樓。該樓西路北有文廟和縣學。樓內供奉文昌帝君,是儒學學員供拜之神,傳說該神能助科考生員金榜題名。該樓是明代知府嚴清於萬曆年間(1573~1602年)建。因其建築奇特,抗日戰爭時,日本軍郵明信片有該樓的照片。

三、永華路至穿行樓街段

這一段文化內涵最為豐富。北宋至元代,西大街是繁華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集中區。而該段路卻是寧靜的寺院和生活區。永華路以東路北依次為奉衹院(直隸總督署址)、崇嚴院(保定商場東側、原保定府署址),南大街以東為鴻福寺(縣學街小學至大慈閣前廣場西側)、真覺禪寺(主體建築為大慈閣)。金貞祜元年(1213),蒙古軍屠保州時,上述建築皆毀。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重建保州城,復建了崇嚴院、鴻福寺和真覺禪寺,奉衹院遺址改建為張柔府第,路南為賈輔和喬維忠府第,該段路成為金末元初保州軍事集團核心人物的居住區。該集團是在蒙古軍屠保州后,河北地方官署被摧毀,處於無政府狀態,他們趁機組建地主武裝,然後投奔金朝政府,為金朝效力,得到封官和加賞。金朝即將覆滅之時,他們又投向蒙古軍。

該集團為滅金絕宋,俘文天祥,陸秀夫和張世傑投海,受到蒙古朝廷的賞賜。張柔的頭銜是河北都元帥、河北東西路都元帥、保州等處都元帥、順天路軍民總管、行軍萬戶兼統河南諸道、鎮遏江淮,死前封公、死後封王。其第八子張弘略權順天路軍民總管、總領宣德、河南懷孟等路諸軍屯亳者,江西宣慰使,河南行省參知政事,死後贈平章政事,上柱國、蔡國公。第九子張弘范代行順天府事、順天路管民總管、亳州萬戶、江東道宣撫使,卒后贈平章政事、齊國公、淮陰王。張柔甥女婿何伯祥,任易州等處行軍千戶兼軍民總管。

▲當年老馬號門口的黃包車,熱氣騰騰的小吃,看到了教堂的一隅。

賈輔在張柔投降蒙古后,投奔張柔,為左副元帥,領順天、河南等路軍民萬戶。張柔長期在外作戰,賈輔主持順天路軍政事務。

喬維忠與張柔同鄉,並協助張柔組建地主武裝,歷任元帥都監、副元帥、二安州元帥、恆州元帥府(駐唐縣)行元帥事。

張柔、喬維忠、賈輔三人既是上下級關係,又是鐵哥兒們,喬、賈同齡,張長兩歲。他們還有姻親關係。張柔之四夫人毛氏,即喬維忠妻妹,毛夫人之女嫁喬維忠之子,既是連襟,又是兒女親家,喬維忠之女嫁賈輔之子,三家宅第又為近鄰,關係甚密,猶如劉備、關羽、張飛密不可分的兄弟關係。但張柔也怕朝廷猜疑,如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保州升順天府,張柔回保視事,見同知順天軍節度使權保州事苑德,建成了一座劉關張合祀的廟宇,有些不安,怕影射張、喬、賈三人,對苑德說:「關羽已封王,不能在劉備手下稱臣,應單獨建關王廟。」苑德尊張柔命,為關羽在今關岳行宮址建義勇武安王廟。

張柔官職雖高,但蒙古貴族並不十分信任他,如張柔降蒙古之次年,張柔率軍平定正定以東30餘城,加封榮祿大夫、河北東西等路都元帥,遭蒙古燕帥孱赤台的忌恨,向中都行台言柔握兵柄,威震河朔,后必難制。行台乃囚禁張柔於土室,孱赤台施帳寢其上,環以甲騎,明日將殺之,孱赤台一夜暴死,張柔才逃過這一劫。因而張柔行事備加小心,以至忽必烈登帝位后,交出《金實錄》,交出兵權。

▲民國保定地圖上天主教堂的位置。

(一)張柔府第。北依西大街順天路治中署,南至今裕華路,西至今永華路,東至今商場街,在此範圍內為四位夫人各建一座園林,西曰種香,南曰雪香,北曰芳潤,東曰壽春。張柔原配夫人李氏,第二夫人靖氏及馬氏,毛氏。

郝經《毛氏墓志銘》,毛氏乃副元帥喬維忠妻妹,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嫁張柔,居西園,曰種香,主持府內事務。張柔常年在外領軍作戰,順天路軍政由左副元帥賈輔主持,重要軍政大計,請示毛夫人裁決。毛氏卒於蒙古憲宗九年(1259年),葬於保州城東關護城河東(護城河原靠城牆,解放后建環城路,河道東移,穿柏陵城至劉守廟入府河)。郝經在張柔府教書七年,悉知詳情。1956年在東關原護城河東建教工之家,出土一部珍貴瓷器,其中有一直徑45厘米的鈞窯(全國五大名窯之一)大瓷盤,為國家一級文物,這樣大尺寸鈞窯盤十分罕見,出土地址與郝經所寫毛氏墓吻合,疑為毛氏殉葬品。

馬氏居南園,曰雪香。元好問《順天府營建記》載:候居南宅。明學者、保定府通判(知府副職)馮惟敏纂《保定府志》載,大寧都司(清為直隸總督署),平章(張弘范)所居。張弘范(生於1238年)及其兄張弘略皆馬氏所生,均生於此園。

靖氏,疑為易水公靖安民親屬,靖安民原隸中都留守兼經略使苗道潤,賈遣人殺苗道潤於途,苗道潤隨從何伯祥殺退劊子手,取道潤金符歸靖安民,朝廷命靖安民代領道潤所部。靖安民遇害后,何伯祥攜金符及親屬歸張柔,張柔納靖氏為第二夫人,居東園,曰壽春。

李氏為張柔原配夫人,按慣例北為上,應居北園,曰芳潤。

四園的具體位置,西園(種香園)應在今永華路以東,東園(壽春園)約在清總督署東路,北園(芳潤園)在治中署南,清總署三堂至二堂間,南園(雪香園)在清總督署大堂至今裕華路間。該宅疑為宋金時期奉衹院址,元代未復建該寺,張柔建為宅第,故《順天府營建記》未記該寺名稱。

元末,保定兩次遭兵禍。第一次是文宗天曆元年(1328),泰定帝卒,燕鐵木耳於大都立圖帖睦爾為帝,上都諸王忽剌台等於十月率軍入紫荊關,守關軍卒潰,南走保定,大肆剽掠,同知保定路事阿拉沙和原平章政事張畦之子武昌萬戶張景武(張柔曾孫)等率眾持梃擊死潰兵數百人。翌日,蒙古軍首領也先捏率軍至保定,殺死阿拉沙和張景武兄弟五人,並取其家資。第二次是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以田豐為首的紅巾軍攻陷保定,元朝派司農事樂元臣至田豐營招降被殺。兵災使官署、官員府第及寺廟等公共設施遭到重大破壞。如西大街保定路總管署、治中署及張柔、賈輔、喬維忠府第,崇嚴院、鴻福寺、城隍廟等被焚。明《重修城隍廟》載:「元運終,廟毀於兵。」

明洪武元年(1368)元亡,保定路改保定府,因西大街保定路署被毀,乃於張柔故宅建保定府署。永樂元年(1403)大寧都司(正二品官)移駐保定,駐保定府署,保定府乃於東側崇嚴院址建新署,大寧都司署即清直隸總督署中路,其左翼為大寧都司經歷司,西側為大寧都司斷事司和司獄司。大寧都司北面為右衛署,東面與保定府署間為左衛署(馬號商場址)。

清康熙八年(1669),直隸省會遷保,廢大寧都司署,參將署(三品)遷大寧都司署。於原斷事司建巡道司獄署和司獄。雍正二年(1724)改為按察使司獄署和按司獄。光緒二十八年(1902),於總督署西路建參謀學堂、測繪學堂和練官營。

民國元年(1912),撤銷直隸總督,改為都督。1913年,省會遷天津。1916年,原總督署改直隸督軍署。翌年改原清按察使司獄署和司獄為光園賓館。1918年,督軍署改川粵湘贛經略使署,1920年改直魯豫巡閱使署。1924年10月,巡閱使署改為國民三軍司令部。其後駐此的軍政機關繁多,1925年1月末為奉軍李鴻銑旅部,11月改為國民二軍第七師司令部,旋為國民三軍第三混成旅司令部。1926年2月7日,為國民四軍(原奉系郭松齡部,倒奉后改編)軍部和城防司令部。3月26日,為直系「討賊聯軍」第一路軍司令部。6月14日,改「討賊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吳佩孚住光園。10月,為奉系直魯聯軍「援鄂」總司令部。1927年,晉奉戰爆發,5月為奉系第五方面軍司令部,10月4日改張學良、韓麟春部第三、四方面軍司令部。1928年5月31日,晉軍進駐保定,閻錫山住光園。6月4日,南京政府任命閻錫山為京津衛戍區司令,8日閻錫山就任。

11日閻由保進京。7月4日,商震部周思誠之第一師第十九旅駐保,周思誠任保定城防司令,為城防司部駐地。1929年8月,河北省主席商震與山西省主席徐永昌互換,周思誠隨商震去山西,晉軍第三軍第一師接管保定城防,為該師司令部駐地。1930年3月,閻馮倒蔣戰爭爆發,9月18日,張學良擁蔣,率軍入關,閻馮軍敗,撤離保定,東北軍于學忠(直系敗后入奉系)第一軍(1933年初改五十一軍)司令部駐此。1933年1月,長城抗戰爆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設保定行營,為行營駐地。3月24日,蔣介石到保定住在光園,由保定至北平。1935年6月,保定行營撤銷。在日本的壓力下,河北省政府由天津遷回保定原直隸總督署,中路為省政府秘書處(辦公廳),東路為民政廳,西路為財政廳,光園為建設廳和廣播電台。

1937年9月24日,保定淪陷。翌日,日軍第一軍司令部駐原省政府,旋為日軍第五師一四師團司令部及一一〇師團之旅團司令部。1939年初,偽河北省公署由天津遷團、保,駐此。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司令部遷入。翌年春,戰區司令部撤銷,改保定綏靖公署。同年6月4日,國民堂河北省政府遷此。1947年11月10日,省政府遷北平,國民黨軍保定警備司令部由西街遷此。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翌年3月冀中區行政公署遷此。同年8月1日,於此建河北省人民政府。1958年5月省政府遷天津,保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此。「文化大革命」中,保定市革命委員會遷此。1979年,保定市革命委員會遷東風西路,中共保定市委駐此。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中共保定市委機關遷東風路,於此建立直隸總督署博物館籌備處。

(二)賈輔、喬維忠宅園。賈、喬宅第和園林與張柔府弟隔馬路相對,大體在今裕華路南,菊衚衕北,西至永華路,東至南大街,西部為府第,東部為園林。二宅園約以今蓮池北岸為界,北為賈輔宅園,南為喬維忠宅園。

賈輔宅的具體情況不詳。據郝經《萬卷樓記》載,得知萬卷樓在賈輔宅第東部。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賈輔建該樓,收藏滅金時從河南、江淮地區收集來的圖書古籍。賈輔邀郝經居萬卷樓旁,郝經以閱讀萬卷樓藏書成為著名學者。金代著名文人元好問,亦以萬卷樓藏書而著成金詩總集《中州集》和金詞總集《中州樂府》,蒙古定宗后二年(1250年)出版時受到賈輔的幫助。

喬維忠宅園,從蒙古定宗二年(1247)郝經寫的《臨漪亭記略》可知其大概。記略稱:「雞水(一畝泉河)控常山(太行山北段恆山)而東,穴而入(城)。激為流,疏為渠,瀦為波,浸而為溪,析而為塘。台、樓、亭、觀,雄列傑峙者,巋如也(喬宅建築)。別流泝布,由千戶喬侯之第園而出,出而東則亭,亭則喬侯之別第也,面水者三右池而左洄,屋重而廡列。鱗淥漪然,榜曰『臨漪』。茂樹蔥鬱,異卉芬蒨,庚伏冠衣,清風戛然,迥不知暑。澄瀾蕩漾,簾戶疏越,魚泳而鳥翔,城市囂囂,而得三湘七澤之樂,可謂勝地矣。」臨漪亭的始建年代郝經未提,如是喬維忠所建,則必須銘記《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均載建於唐上元年間,可能有據,姑且從之。

賈、喬二宅園,毀於無末兵燹,成荒廢遺址。《畿輔通志》載,明嘉靖(末)知府張烈文重修臨漪亭。萬曆年間,知府查志隆重修蓮池,開圃四集,軼有其地,先後守者,購其遺址,葺其頹廢,圮正其方,而位次池館之規制,增堂寢、門廊、庖廚、台榭,構成園林,匾曰「水鑒」。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隸總督李衛奉詔建蓮池書院及使館。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朝五台山,駐蹕保定,始於此建行宮。蓮池十二景約於建行宮之後。書院和行宮均在蓮池北,即原保師附小院內。書院之北為總督下屬之筆帖署。道光二十六年(1846),詔廢行宮,清河道署遷行宮,蓮池書院以書院之地不宜設官署,加以反對,清河道又遷舊縣街(興華路)西端路北。光緒二十六年(1900)七月二十一日,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文淵閣大學士榮祿和戶部尚書崇綺逃至保定,八月十日,崇綺在蓮池萬卷樓自縊身亡。后在蓮池西南隅建崇公祠。閏八月十九至二十二日,英、法、德、意侵略聯軍佔領保定,蓮池被焚。具有167年歷史的蓮池書院停辦。翌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迎接慈祥太后、光緒皇帝回京途中臨時駐保,將蓮池稍加修復。二十九年(1903),為慈祥太后、光緒皇帝謁西陵時來保,對蓮池進行大修。

三十年(1904)直隸學校司改學務處,在原蓮池書院、行宮舊址建新署,翌年學務處遷天津,保定府官立模範小學(后改保師附小)遷學務處舊址。三十二年(1906),直隸布政使曾韞將蓮池改為公園。規定周一至周六為男遊客開放,售票員,服務人員皆為男性,周日對女遊客開放,服務人員皆女性。民國建立后廢除此規定。光緒三十四年(1908),直隸提學使盧靖於蓮池東側建直隸圖書館,為直隸最早的公共圖書館。20世紀20年代,在蓮池西南隅建戲園。1933年,改省立圖書館,後為河北省立保定民眾教育館。1937年保定淪陷后,保師附小停辦,日本特務機關陸軍聯絡部駐此。日本投降后復校。

1948年11月保定解放后,仍沿用民眾教育館名稱,1949年改稱文化館。1953年在蓮池成立河北省博物館和河北省圖書館。省會遷津后,圖書館改為市圖書館(1958年遷環城西路),1963年建蓮池管理處。1982年,河北省博物館遷石家莊。

(三)保定府署。元代為保定路署,在西大街,元末毀於兵火。明初於張柔故宅廢墟新建衙署,永樂元年(1403)大寧都司遷保,府署被占,乃於大寧都司東原崇嚴寺廢址建新署。民國2年(1913)廢保定府建制,原駐舊縣街之清苑縣署遷此。1939年,日偽省公署由津遷保,於此建省會警察局,偽縣公署遷今市府前街。1948年11月保定解放后,改為保定市公安局。20世紀60年代末,市公安局遷東風路地道橋西,市財貿辦公室、商業局遷此。商業局遷五四路后,該址歸保定商場。

(四)清河道署。清雍正四年(1726),大名道遷保定,改名清河道,轄保定、正定二府及易、定、趙、深、冀直隸州,並負責河道管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詔裁行宮,清河道署遷蓮池行宮,舊道署改為賓館。光緒八年(1882年),朝鮮發生宮廷內亂,清政府拘朝鮮大院君李昰應,關在舊道署賓館。十一年(1885年)釋李昰應回朝鮮。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推行新政,調董福詳部甘肅回軍赴京,暫住保定北關文昌宮,與北關天主教堂相對。五月十八日,甘軍士兵進教堂參觀遭拒,動了手腳,法籍神甫杜保祿被打傷,杜要求以北關教堂換舊清河道署,直隸總督榮祿與直隸北部教區法籍輔理主教樊國梁簽署互換合同。六月九日,北關教堂教職人員遷入舊道署。民謠曰:「董福祥瞎胡鬧,打了洋人賠舊道。」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四月六日(5月4日),保定義和團提出「保清滅洋」口號,代理保定知府陶式鋆促法籍神甫杜保祿及天主教徒去徐水安家莊躲避,並改教堂為團練公署加以保護。英、法、德、意聯軍佔領保定后,杜保祿等率教徒回保定教堂。二十七年,恢復教會師範學校(建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並於保定總堂建法語學校。宣統二年(1910年),保定總鐸區脫離北京教區,升為保定教區。在保定本堂建大修道院,隔南大街之東面(大門在鍾樹衚衕)建保定若瑟會修女院(今鐘樓商場址),下設10個分院。1924年和1929年,分出安國和易州教區。

(五)叢勝樓。原名橫翠樓,位於南大街與裕華路十字路口北側,跨街而建,下層為穿行門洞,門洞上建兩層樓,樓內懸鼓,俗稱鼓樓,始建於蒙古憲宗四年(1254),郭仲偉建,郝經有《橫翠樓記》,劉因為之作賦。為保定八景之一「橫翠朝暉」。20世紀50年代初期,裕華路擴建展寬時拆除。

(六)鐘樓。位於文廟西,今鐘樓商場前,建築格局仿遼金形式,如薊縣獨樂寺、淶源閣院寺,而寬、進深均為3間。《清苑縣誌》載:「干雲樓,原名鳴霜樓。明宣德年間(1426~1435)知府周鑒建,又稱宣德樓。成化年間(1465~1487),知府章律為台上建層樓三間,改名干雲樓。」從上文記載得知,宣德年間的鳴霜樓修建者為周鑒(《大明一統志》和《畿輔通志·宦績》均載周監建)。當時,非在台上。周監,汾西人,宣德年間知保定府,寬厚廉明,升參政(從三品),仍知保定府事。成化年間章律才把該樓建在高台之上,並建女兒牆。《畿輔通志》載:『章律,字鳴風,常熟人,景泰五年(1454)登進士,成化丙辰(應為丙戌年,1466),由員外郎(五品)擢升保定知府(正四品),蒞任,興學校,定戶役,理冤滯,抑豪強,不為利回,不為勢懾,政績卓然有聲。』成化二年(1466)蒞任,即重修保定府學,又建巍然壯觀的鐘樓,成為保定的一大景觀。

值得注意的是鐘樓里的大鐘,鍾帶三層,每方每層皆鑄佛像,上層和中層均有題字,上層八面篆書「皇帝萬歲,重臣千秋」,另署眾多官員的官銜,和淶源閣院寺遼代大鐘相同,都是重臣在寺院為皇帝祈福而鑄的鐘。閣院寺大鐘鑄於遼天慶四年(1114),金太祖完顏昱舉兵反遼之時,保定鐘樓大鐘是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前,金中都(今北京)地震,地生黑白毛,謂之不詳,上述凶訊的歷史背景,或許是為皇帝祈福鑄鐘的原因。鐘樓似為原鴻福寺之鐘,該寺為保州大型寺院,規模宏大,有兩位賜紫僧。元末毀於兵火,大鐘遺於廢墟。明洪武年間,於此建文廟和縣學,大鐘未引起注意,時隔50餘年後,宣德年間,周監來保任職,視為珍寶,為其建樓保護。

鐘樓和文廟間,有一民間消防組織保忠水社,建於清咸豐初年(1851),為保定最早的消防機構,為社會福利組織,保定解放后,以正式消防隊取代了初級形式的保忠水社,其建築在20世紀70年代拆除。

(七)清苑文廟和縣學。位於鼓樓之東、真覺寺西側。其址原為宋代的鴻福寺,金末被毀,元重建,元末再毀。明洪武二年(1369),歲在已酉(明知縣李廷寶《改建縣學記》,《畿輔通志》記為建於洪武八年)。原文廟建於縣學東,后遷至縣學前臨街處,嘉靖年間縣學在文廟西開拓地基擴建。文廟主要建築依次為臨街照壁,漢白玉三控欞星門、泮宮木牌樓、泮池和漢白玉石橋、戟門。戟門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通過甬路達面闊五間的大成殿,大成殿和戟門間,左右各九間的廡殿,東廡殿南側為魁星閣,大成殿後為三間的崇聖祠。縣學主體建築由南而北依次為大門、儀門、東西齋房、明倫堂、尊經閣,號房轉角環繞。重修時曾購部分民宅。

民國8年(1919),直隸女二師接收穿行樓東清苑縣官立初等第二女學堂,在清苑縣學創辦女師第二附屬小學。1926年於文廟設通俗講演所,1928年設民眾閱報事務處。1932年,在清苑縣文廟創辦國術館。其後,在文廟開辦小學,稱國術館小學。1937年,保定淪陷后,女師二附小、國術館和國術館小停辦。1938年,女師二附小複課。1939年,日偽省政府遷保,女師二附小被偽河北省新民會佔據,國術館小學復校改縣學街小學。1945年日本投降后,女師二附小址先後改河北省三青團和國民黨河北省黨部,國術館小學復校,改名仁愛鎮第二中心國民小學校。1947年10月,國民黨河北省政府遷北平,女師附二重新復校。保定解放后,於原女師二附小建縣學街小學,國術館小學併入。20世紀50年代中期后,文廟部分由縣學街小學幼兒班使用,后獨立為縣學街幼兒園。「文化大革命」時期,大成殿被拆除,文廟之貌徹底消失。

▲八十年代,裕華路車來車往。

(八)真覺寺(大慈閣)。建於宋代早期,與鴻福寺、崇嚴院、奉祗院、永寧寺(市二中址)為保州城內五大名寺。金代以前的建築規模和形制不詳。金末元初復建時,從主體建築大悲閣來看,其規模不會小,且主體建築大悲閣不會緊鄰馬路。按寺院形制,大悲閣東西前後應有相當規模的院落和殿宇。大型的觀音寺,中軸線上必有山門、天王殿、鐘鼓樓、觀音殿(閣),藏經樓等。院內還有法堂、祖師堂、明樓穿堂、齋堂、香積廚、方丈室、寮房、水雲禪房等相應的建築。今大慈閣前的山門、鐘鼓樓都是后配的,原有建築在元末遭兵火后復建,明代又從寺院中緊靠大慈閣修建了穿行樓北街。從堪輿學角度看,一條從北門直到南城牆的道路是犯諱的。

1970年重修大慈閣前電影院時,出土一批有銘文的宋代窖藏銅器,有獅子熏爐、盒、盆、執壺、銅鏡和生活器皿,疑為原真覺寺遺物,金末蒙古軍攻保州城時所埋藏。

明代始在廟宇廢址改建民居,沿街為商店。1939年,偽河北省公署由津遷保,偽河北日報社於保定電影院址建立。1942年12月1日,改《保定·華北日報》。日本投降后,改《華北日報·保定版》,為國民黨的機關報。1946年2月改《保定日報》。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該報停刊。20世紀50年代初,在此建保定電影院,改革開放后拆除。21世紀初,今大慈閣前至保定電影院舊址改建為廣場。

四、保定體育場至永華路段

宋金時期為西城外之地。元好問《順天府營建記》載:北為衙,南為宅,宅侯所居。至則別第,悉然為樓,因保塞故堞而為之。即西大街以南為張柔、賈輔、喬維忠的住宅和別第,住宅和別第之樓建於宋金時保州故城城基之上。在重建保州城時,把城址向西推了一段。明弘治《保定郡志》載,元代保定城周11里。明朝的保定的城周12里又330步,即20世紀50年代初的城址。

今保定體育場東側,原有明萬曆五年(1577)建的三皇廟,祀伏羲、神農、黃帝,此廟與《順天府營建記》所載三皇廟非一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在廟內創建省城醫學堂。該廟北鄰科神廟,西南有光緒三十一年和三十二年建的工藝局、習藝所和清苑縣勸學所(后改教育局)。民國時期,清苑單級師範一度駐三皇廟西南部。1924年,私立志存中學在三皇廟南部建校。1937年保定淪陷后,學校停辦,教育局消失。1939年日偽當局將三皇廟南部房屋拆掉,建立三皇廟體育場。1951年擴建體育場,1955年,環城西路南延展寬,將三皇廟和科神廟部分拆除。1972年,建成多功能體育館,建築面積5425平方米,觀眾席位5860個。

原三皇廟東側,清代建普濟院,俗稱花子(乞丐)大院或瞎子大院,收養鰥寡孤獨窮人和殘疾人,為政府辦的福利機構,廟東北側(裕西郵電局處)有功德庵,庵北有晚清民初成立的同善堂、義櫬會,為窮人施捨棺材並埋葬,為民辦社會救濟團體。

唐家衚衕東側路北,為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建的兵備道署,崇禎十一年(1638年)改保定總督署,兵備道遷蠡縣。清康熙八年(1669年)於此置巡道署(司刑名)。雍正二年(1724年),改按察使司署。宣統年間(1909~1911年),改提法使署。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和三十二年,在按察使署西側,先後創辦法政學堂(含幕僚學堂)和法律學堂,為全國法律教育之開端。法政和幕僚學堂培養後備官吏和幕僚(俗稱衙署的師爺),法律學堂培養司法人員和律師,教師中除中國籍外,還聘有日本法學士中律三省、太田一平、矢板寬、田斐一之。

▲總督署前帶汽車庫的景象也是年少的記憶。

按察使署東為軍事機關,由西往東依次為直隸總督直屬的督標中軍協鎮署、后營游擊署、按營廳,永華路西側鄰街為明代建的紅關帝廟。此處原為大寧都司保定中衛、前衛、後衛署,崇禎十一年保定總督署建此,後衛遷北城後衛街。

1925年,創辦民生中學(附農村合作職業班),以原清代直隸按察使署及其東側的軍事機構為校址。1935年,礦業監理委員會駐河北省辦事處遷民生中學西部原按察使署址。1937年9月,保定淪陷,民生中學停辦,礦業監委會辦事處撤銷,成為日本兵營。1945年日本投降后,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兼保定警備司令池峰城,接收原日偽在京西辦的清河軍校學生,改為第十一戰區十部訓練團(后改訓練所),駐民生中學址,因查出干訓所有共產黨地下組織,於1946年春被解散。同年秋,民生中學復校。保定解放后,1949年春,民生中學師生併入保定第二中學。

1949年7月,於保定建中共河北省委,8月1日建河北省人民政府,原按察署西部駐河北省文化局、省文聯,東部駐共青團河北省委員會,原清代的軍事機構舊址,駐省工會和婦聯。1951年後,省工會、婦聯遷西關新華路南巷(學府衚衕)。1958年省會遷津,此處移交保定軍分區,之後,軍分區在此建八一影院。1968年省會遷石家莊后,保定軍分區遷五四路原河北藝校址,此處為民居。20世紀末、21世紀初改建為商業樓。原臨永華路的紅關帝廟,於1951年擴展街道時拆除。民生中學對面(裕華路南側)有座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為直隸督標中軍副將冷慶建的祠堂。保定解放后,保定市人民法院、南市區法院先後駐此,被列為保定市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開發商拆除。

▲河北劇場,留下了我們的歡聲笑語。

五、西城牆至火車站前建華路段

該段路北的中、東段為著名的育德中學。其前身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直隸高等學堂、高等農業學堂,在明代建的朝陽寺和清代訥公祠建的直隸公立高等小學堂,亦稱訥公祠小學。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日本留學並加入同盟會的陳幼雲(蠡縣人),回到保定,在北關崇實中學任教,受同盟會本部之命,組建河北同盟會分部,以訥公祠小學創辦育德中學,為反清組織河北同盟會機關駐地。同盟會在軍官、馬醫學堂及大中學校建立了分支機構,還組建了外圍組織實行會,發起了保定地區多處起義,炸漕河、唐河、黃河鐵橋,與吳祿禎聯合籌建燕晉大都督府,為推翻清王朝做出了貢獻,也付出血的代價。

1918年,該校建立留法勤工儉學高級預備班,在學校東側(今保定賓館址)建實習工廠,劉少奇、李富春、李維漢等,都在此實習過。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該校成為保定地區革命運動的中心,相繼在該校建立保定地區的黨團組織,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領導保定地區的革命鬥爭。該校知名學生有北洋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第一副校長劉先洲,還有曾任中紀委常務書記的王鶴壽、遼寧省委書記楊春圃、河北省代省長劉秉彥等。1937年9月,保定淪陷,校長郝仲青率師生南下。日本在該校駐特務機關宮島部隊,殘殺中國人民。日本投降后育德中學復校。保定解放后停辦,該校師生分別編入保定一、二中學。1949年春始,該校址先後為冀中區建國學院和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后改河北飯店。1958年省會遷津后改保定飯店。改革開放后,以陳幼雲祠堂院建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

▲保定府署。

該路西段路南,原為霍家大院。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此創辦直隸農務局和農務學堂,三十年(1904)改農務學堂為直隸高等農業學堂。宣統元年(1909年),學生胡鄂公(錫三)於該校創辦反清組織共和會(后與實行會合併),在京、津、保地區開展反清鬥爭,該會成員參加了張家口、通州、灤州、天津等地的起義,刺殺袁世凱、張懷芝,攻打天安門和東、西華門的戰鬥,組織宮廷太監反清組織「人社」。該會分支機構除京、津、保地區外,還在太原、桂林、荊州、廣州、武昌等地設分支機關。民國元年(1912),該校改名直隸農業專門學校。民國12年(1923)2月後合併於河北大學為農科,遷入南鄰保定八景之一的「西剎秋濤」靈雨寺,該寺規模較大,亭泗百畝。原為明萬曆年間退職的兵部尚書鄭洛(徐水人)的別墅。鄭洛去世后,萬曆三十一年(1607)改為寺院。

清乾隆十一年(1746)敕建為行宮。光緒二十四年(1898)在此建畿輔大學堂。光緒二十七年(1901)改為直隸高等學堂,1912年該校遷天津。1921年在此建河北大學,設農、醫、文、法四科。1931年,文、法兩科遷平、津,農、醫兩科獨立成院。1937年9月,保定淪陷,農、醫兩院停辦,該校址駐日軍兵營和陸軍醫院。日本投降后,農學院在此復校,醫學院遷津。1949年3月,中共冀中區黨委遷此,農學院遷南關公園河南部分新校址,同年7月下旬,冀中、冀東、冀南區黨委合併為中共河北省委員會,仍駐此。1958年省會遷津,靈雨寺東部原醫學院址建第八中學。1966年省會返保,河北日報社駐西部原農學院址。1968年省會遷石家莊市,報社隨遷。1970年河北大學遷保,原報社址划給河北大學印刷廠使用。改革開放后,,改建為十方商貿城。

▲1960年代初光園及總督署西路景象 ,這是最能反映光園及總督署西路群組建築總體風貌的絕版照片,當時裕華路北側直接看到的光園。可惜了,現在新建的一組半死不活的商業街。

該路東端南側,為清宣統元年(1909)建的直隸省第二師範學堂,具有光榮革命傳統,1923年校內建立中共黨組織,1931年為中共保屬特委駐地。學生中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反帝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成員,占學生總數的二分之一,有「小蘇區」之稱。「九一八」事變后,革命學生在中共黨組織領導下,大力開展抗日救亡活動,遭國民黨軍警鎮壓,13名同學被殺害,「二師學潮」聞名華北。日軍侵佔保定后,學校停辦,日本特務機關松田部隊駐此。1939年,日偽政府在慈禧行宮建師範學校。日本投降后,保定師範返校。保定解放后,改冀中區師範學校,1950年複名河北省保定師範學校。20世紀80年代,以該校為基礎,建保定師範專科學校。

附記:

元好問《順天府營建記》寫於蒙古定宗后二年(1250),根據張柔副帥賈輔口述而寫。該文為保定城市建設史留下珍貴資料。賈輔為討好其主帥張柔,把重建保州城的歷史全部歸到張柔一人,因此,《元史·張柔傳》也按《順天府營建記》錄入。其實張柔的主要精力和時間用到率領軍隊作戰方面,基本上不在保定居住、他最寵愛的夫人毛氏死時,他仍在湖北前線,真正負責重建保州的是清苑縣苑七里店(今屬新市區)人苑德。苑德是趁蒙古軍屠保州后拉起隊伍,以15萬軍隊投張柔。張柔領兵在外作戰,苑德留保定,以同知順天軍節度使權保州官銜,重建保州城。賈輔為討好張柔夫人毛氏,還把毛氏親屬毛正卿說成重建保州的策劃者,隻字未提苑德,而苑德傳卻載其重建保州事。張柔傳把重建保州、引水入城、建蓮池、寺廟等全歸張柔,州學、文廟由西大街遷南城門東馬道,本張柔之子張弘略所為,亦歸張柔。此外,賈輔所述亦有失實之外,如鴻福寺在宋碑已載,卻說是張柔新建等。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