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理體質的中醫調理法

嬰兒、兒童、青年、孕婦、乳母、老年等各個生理階段,機體的代謝狀況不同於一般成人,因此,在營養和膳食方面亦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應予照顧。

1.嬰兒的營養和膳食

(1)人乳喂哺。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品,有以下優點:

①母乳的成分最適於嬰兒的消化和需要。

②嬰兒可自母乳中獲得相當的免疫力,因母乳中含有抗體。

③母乳的溫度適宜,喂法便利,無須經過消毒的程序。

④母親哺乳,有助於產後子宮的復原。

(2)人工喂哺。沒有母乳或母乳不足而要以其他食品餵養為主的,叫人工喂哺。食品中以鮮牛奶、鮮羊奶、奶粉為最適宜。還有一些豆制代乳粉質量也較好。其次為代乳粉、奶糕、米糊、餅乾等,這些都是澱粉類食物所含蛋白質很少,如果長期單獨使用,其中的營養成分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必須加用奶類或蛋類食品。

Advertisements

①牛羊奶:牛羊奶中所含的蛋白質、無機鹽及脂肪量,均較人乳為高,但含糖量較人乳為低。因此,如用牛羊奶來喂哺嬰兒,須適當地將牛羊乳加水沖淡,否則過高的蛋白質和脂肪會造成嬰兒消化不良的現象。同時為了補充糖量,並增加熱量,可加蔗糖少許。牛羊奶食前須煮沸數分鐘,或在沸水中蒸半小時,以增進牛奶的消化。

一般說,6個月以前嬰兒每天的奶量約為體重的1/10,即每公斤體重約需100毫升左右,但也要根據體重增長和消化情況適當調整,4個月以前的小兒要加水或米湯沖淡,6個月以後隨著輔食的增加,奶量可逐漸減少,每100毫升牛奶中加5克糖以補充熱量,比較合適。

②豆漿:加料豆漿亦可用來代替人乳,其製備方法如下:用黃豆1份加水8份,浸一夜后製成豆漿。於每公斤豆漿內加鹽1克、乳酸鈣3克、炒米粉或炒麵粉20克及糖60克。先將所加的東西調成糊狀,慢慢倒入豆漿內,在文火上煮半小時,隨煮隨攪。

Advertisements

③奶糕:含糖而缺少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不宜單獨長期食用。

(3)增加輔食。不論用人乳或人工喂哺的嬰兒,除人乳或牛乳外,均須逐步增加輔食,其原因:

①人乳和牛乳在營養方面缺乏鐵質及維生素D和維生素C。

②人乳喂哺的嬰兒,若能早日習慣於人乳以外的食物,可以減少斷奶時的困難。

③嬰兒不斷生長發育,奶汁所供應之熱量和營養,已經跟不上身體的需要,必須加輔食補足。

(4)輔食品種。

①魚肝油:主要補充維生素D和維生素A。以促進生長,造成良好的骨、齒,並預防軟骨病。嬰兒滿月後,即可開始採用。最初用清魚肝油每日2次,每次數滴,逐漸增加用量。到第三個月以後,每日2次,每次可給半茶匙。6個月後,每日2次,每次可增至1茶匙(或用濃魚肝油滴劑,每日兩次,每次1~2滴增至4~5滴)。

②橘汁或菜水:橘汁和菜水,可供給維生素C。它的功能是促進生長發育,防止壞血病,並可維持骨齒的健康。嬰兒自第二個月開始,即可採用。初用時,須加同量的水沖淡桔汁,每日用1~2茶匙,至3足月時,每日2次,每次用2湯匙。西紅柿汁和菜水也可用來代替桔汁,但西紅柿汁的用量應加倍,菜水則須更多,可用來當水喝。

③粥類:用以補充熱量,並使嬰兒習慣於澱粉食品之消化。嬰兒5個月時,可開始吃粥,一天給兩次,起初只給1~2湯匙,漸增至半小碗。大米粥、小米粥、玉米面均可食用。粗糧最好加工制細后熬粥,便於消化。

④菜泥:供給鐵質及維生素,使嬰兒漸漸習慣用蔬菜,另外,因蔬菜中纖維較多,能保持正常的大便。自第五六個月開始,即可給以菠菜泥、胡蘿蔔泥、馬鈴薯泥等。初用時,每日2次,每次給半湯匙,漸增至3~4湯匙。

⑤蛋黃:主要可補充膽固醇、鐵質、維生素和無機鹽。當嬰兒五六個月時,即可開始採用。初用時,每日2次,每次1/4個,漸增至每次半個。其製法是先將雞蛋煮老,取出蛋黃,壓碎后,調入粥或乳中,待嬰兒長至八九個月時,可用整個雞蛋,如蒸蛋羹等。

⑥烤饅頭干或麵包干:從第七個月開始,將烤饅頭干或麵包干給正在長牙齒的嬰兒,使他練習咀嚼,並使發展牙床。每日給2~3次。

⑦煮爛的水果:與給菜泥的目的相同。在第八九個月時給之。每日2次,每次一1~2湯匙。

⑧瘦肉末與肝末:可補充,鐵和維生素。一般應自第十個月開始,每次食量應不超過1湯匙,逐漸加量。

2.兒童的營養和膳食

(1)兒童的營養需要

①熱量:兒童的基礎代謝高,生長發育又需要額外的熱量,加上天性好動、肌肉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亦較高,所以兒童對熱量的需要量要高於成人。一般認為每日每公斤體重需要熱量如下:

1歲以內為418.4~481.16千焦耳(100~115千卡);2歲以內為418.40千焦耳(100千卡);2~5歲為376.56千焦耳(90千卡);6~9歲為313.8千焦耳(75千卡);10~13歲為292.88千焦耳(70千卡)。

②蛋白質:蛋白質是機體組織細胞的基本組成成分。兒童正值生長發育時期,所需要的蛋白質也就較多,特別是當兒童肌肉系統發育最快時,所需的蛋白質量最高。一般認為,1~4歲,每日每公斤體重,供蛋白質量為3~3.5克;4~7歲為3克,7~11歲為2.5~3克。蛋白質供應量,最好佔總熱量的15%,而其中2/3的蛋白質由動物來源供給。③無機鹽:主要是鈣、磷、鐵的供給。

鈣:兒童時隨著骨骼的生長,需鈣量相應要增加,一般1~10歲,每人每日需1克;10~15歲為1.2~1.5克。據報道,男孩在15~16歲,女孩在13~15歲時體內鈣的增加數量最高。

磷:參與骨骼和各種組織細胞的組成,供磷量要重視。但

主要應維持鈣磷的適當比例(鈣∶磷=1∶1,而隨著年齡增大,鈣與磷的比例逐步增至1∶1.5或1∶2)。

鐵:初生嬰兒由於在體內有50~100毫克的鐵儲備,故出生后3~5個月內不會有鐵的缺乏。但隨著生長發育,鐵量應及時補足。一般1~10歲每人每日需6~10毫克;10~15歲為12~15毫克。

④維生素:

維生素A:我國規定,從1歲起就按成人的需要量供應,每日3300國際單位(或胡蘿蔔素4毫克)。

維生素D:每日至少供給400國際單位。除多吃動物肝臟、蛋類、肉類、豆類和補充魚肝油以外,還應多曬日光。

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維生素C等需要量,參閱本書中有關章節。

⑤水分:幼兒時期,每公斤體重約需100~120毫升;3歲以後每公斤體重需70~100毫升。

(2)兒童膳食的特點

①食品質地:以細軟者為好,除去果菜及食糧中的粗渣,應切碎煮爛。

②食品烹調:注意色香味,外觀誘人,品種豐富多彩,避免偏食擇食。

③食物分配:一般早餐應佔全天熱量的30%,午餐為35%,下午點心為10%,晚餐為25%。

④食品衛生:食物和用具應盡量避免細菌的污染。

⑤不宜多用的食物:刺激性食品,如濃茶、咖啡、酒等;整粒的碩果,如花生、核桃、杏仁、榛子等不易咀嚼、不易消化;油炸食品、多油脂的點心、肥肉、過咸、過甜、過酸的食品;帶刺的魚及帶骨的家禽肉類。

(3)兒童飲食習慣之訓練

①用餐定時,包括早中晚三餐及點心都應定時,而兩餐之間隔不應少於3小時(食物在胃中消化約需3個小時)。

②避免吃零食。

③食前衛生,洗手,休息片刻,安靜情緒。

④進食時可聽輕音樂,增加愉快感覺,不能在用膳時打罵小孩。

⑤用餐之桌椅要合適。

⑥食品多樣,防止偏食,提高用餐興趣。

⑦提倡細嚼慢咽。

⑧如食品種類多,不宜一齊陳放在兒童面前,應吃完一樣再換一樣,養成計劃性。

⑨兒童富於模仿性,故大人進食時的不良習慣(如腳抖動,話多等),要注意改正。

如發現兒童食慾不佳時,應尋找原因,設法糾正或治

⑩療。如有無不良的飲食習慣(喜吃零食、偏食、吃甜食或糖果過多等);不良的餵食方法(如用強迫方法叫兒童勉強進食、食無定時定量等);長期用母乳喂哺,而又不及時加用輔食;食物品種單調、調味不佳、太淡太咸、或有令人不適的刺激氣味等;精神情緒怎樣、是否患病、有無寄生蟲感染;是否太累、或是活動太少等。在不明原因情況下,切勿責怪小孩。

3.青少年的營養和膳食

由於機體生長發育旺盛,對熱量和蛋白質的需要量明顯增加。

(1)青少年營養需要

①熱量:每日需要量,13~16歲,男孩為10878.4千焦耳(2600千卡),女孩為10460千焦耳(2500千卡);16~19歲,男孩為12552千焦耳(3000千卡),女孩為10878.4千焦耳(2600千卡)。

②蛋白質:每日需要量,13~16歲,男女少年為80克;16~19歲,男性為100克,女性為90克。

③無機鹽:鈣、磷、鐵的需要量與兒童相似,標準較成人為高。

隨著甲狀腺機能的增強,碘的供應也應注意增加,常吃海帶、紫菜、淡菜等含碘量較高的食物,對預防和治療青春期甲狀腺腫大,都有肯定的效果。

④維生素的供應,甚為重要。維生素D供給不足,可導致發生輕度佝僂病或骨質疏鬆症。

(2)青少年的膳食

①足夠的營養素,供青春期生長發育需要。

②足夠的食量,以適應不斷增加的體力活動的消耗。

③注意食物品種多樣化,使營養吸收全面。粗細糧結合、米麵食結合。

④下午適當增加點心(麵包、麵條、饅頭、餅乾、糖開水、麥乳精等)。

⑤養成細嚼慢咽、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不酗酒、吸煙、暴飲、暴食。

4.老年人的營養和膳食

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的生理功能將發生漸進性衰退。改善營養以防止早老和老年性疾病,延年益壽,成為目前老年病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老年人在營養需求上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1)熱量的需要。隨著體力活動減少和代謝活動降低,熱量的消耗也相應減少。一般活動不多的老人,每天有6276~8368千焦耳(1500~2000千卡)熱量,就足夠了。如果繼續食用不必要的高熱量膳食,可使身體過胖,並會伴發一些常見的老年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等,影響健康。

(2)蛋白質的需要。原則上應該是質量高些,數量少些。因為老年人的體內代謝過程以分解代謝為主,需要較為豐富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要盡量供給生物價值較高的蛋白質,應占攝取蛋白質總量的50%以上,如豆類、魚類等可以多吃。相反,過多的蛋白質,可加重老年人消化功能和腎臟功能的負擔,如果進食過多蛋類、動物內臟,又可增加體內膽固醇的合成,對健康不利。

(3)對碳水化合物的需要。碳水化合物包括澱粉、蔗糖、麥芽糖、乳糖、果糖、葡萄糖、纖維素和果膠,除了纖維素和果膠外,其餘均可被吸收利用,它們是供給人體熱能的主要物質。食物中的糖類主要來自穀物中的澱粉。另外,食糖、水果、蔬菜等也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老年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量要低於青年人,約為300~400克,或占每日總熱能的60%~70%。如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日總熱能供給約35011.71千焦耳(8368千卡),碳水化合物應供給300~350克。老年人的碳水化合物供給量應根據個體特點而作適當調整。合併有肥胖的老年人應限制主食攝入,增加活動量。有飢餓感時應增加瓜果、蔬菜的補充。反之,不伴有肥胖的老年人體力活動量又較大者可適當增加主食供給量。同時,老年人的膳食中應注意供給一定量的纖維素和果膠,這兩種不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腸道蠕動。老年人運動功能減弱,腸壁肌張力降低,容易發生便秘。缺少纖維素的膳食會加重老年人的便秘癥狀。

(4)對脂肪的需要。老年人體內脂肪組織將逐漸增加,過多的脂肪,不利於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及肝臟。但若進食脂肪過少,又將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所以進一定量脂肪,以保持平衡膳食,也是必要的。總的原則是,要盡量選用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脂肪,而減少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含量,也就是多吃花生油、豆油、菜油、玉米油等植物油,而少吃豬油、酥油等動物性脂肪。

(5)對無機鹽類的需要。無機鹽類在人體內參與許多主要的生理功能,合理供給老年人身體需要的無機鹽,對他們的健康長壽也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意義。老年人對鈣的利用和貯存能力降低,易發生鈣的負平衡,長期持續性負鈣平衡是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病率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女性更為明顯。除堅持適當的運動之外,多接受日光照射,經常保證食物鈣的攝入量(每日至少攝入600毫克鈣),對預防骨質疏鬆甚為有益。牛奶含鈣量豐富且易吸收,是老年人提供鈣鹽的較好食品。對於鈉鹽,老年人應適當限制,通常每日食鹽攝入量以5~10克為宜,不得超過8克。鉀主要存在於細胞內液,老年人分解代謝常大於合成代謝,細胞內液減少,體鉀含量常減少。所以應保證膳食中鉀的供給量,每日供給3~5克即可滿足需要。瘦肉、豆類和蔬菜富含鉀。

(6)對水的需要。老年人的結腸、直腸的肌肉萎縮,排便能力較差,再加腸道中粘液分泌減少,以致大便容易秘結。老年人的飲水量一般認為每日2000毫升左右,以保持尿量1500毫升左右。

由於以上生理需要,老年人需補充足夠的營養。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是身體健康的基本保證。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少食多餐的飲食方法較為適宜,暴飲暴食有害無益。也不宜過飢過飽,每餐以七分飽為最適合,進餐時要細嚼慢咽。飯菜要力求做到色、香、味、形俱佳,富有營養。烹調時應切碎煮爛,使其柔軟,因老年人咀嚼、消化能力稍差。飲食溫度要適宜,過粘、過甜、過酸、過咸、過於油膩或油炸的食物不宜食用。

5.孕產婦的營養和膳食

孕婦的營養攝取,對孕期胎兒的生長發育和嬰兒體重有決定性的作用。婦女在妊娠期必須攝入豐富的營養,才能適應孕期的一系列生理改變,為胎兒健康成長創造一個有利的內部環境。同時也為分娩、哺乳和身體康復做好體質準備。

妊娠期婦女所需營養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無機鹽和維生素。這些營養全靠食物來提供,因此有一個合理的營養膳食結構,才能保證孕期各種營養成分的攝取。

糧食類食物:孕婦每日需要的熱量比平時多2092千焦耳(500千卡),而糧食是供給熱量的主要來源。由於白面、大米、玉米面等各類糧食所含營養成分不同,最好能粗細糧搭配,多種糧食混合食用,提高互補作用,以確保母體自身代謝生長及胎兒成長所需熱能。

蛋白質食物: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孕婦如果缺乏蛋白質,除容易造成流產外,還可影響胎兒腦細胞的發育,造成嬰兒智力障礙。所以孕婦每日應攝取90克左右的蛋白質。這其中動物蛋白要佔到1/3以上,其餘的由植物蛋白補充。

蔬菜類:孕婦要攝取足夠的鈣、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等,這些主要靠蔬菜提供。妊娠期婦女每日進食蔬菜應在1公斤以上,尤應多進食綠葉蔬菜。綠葉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尤以油菜、雪裡蕻、芥菜、小白菜、韭菜、菠菜含量最豐,同時含鐵量也多,是孕婦的重要食品。除蔬菜外,還應多吃些蘋果、梨、葡萄、山楂等水果,以補充維生素。

孕期婦女每天需鈣量為1500~2000毫克。鈣質不足可導致嬰兒先天性佝僂病和軟骨病,還會引起孕婦手足抽搐症等。因此,孕婦充分攝取鈣是極為重要的。含鈣的食物很多,動物性食物中以奶類含量為豐富,蝦、蟹、蛤蜊和蛋類也含有較多的鈣。植物性食物的綠葉菜和豆類也是鈣的重要來源。

孕婦還應吃些海帶、紫菜、海米、蝦皮等,以補充碘。孕婦缺碘可使胎兒生長遲緩,造成智力低下或痴呆症。

產婦分娩后的飲食安排也十分重要。因為充分合理的營養不僅有利於產婦的乳汁分泌,使寶寶有足夠的乳汁,而且對產婦身體儘快康復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產後更應注意飲食調養。

產後飲食的原則,一是應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如雞、蛋、魚、瘦肉、牛肉、排骨、牛奶、豆腐等。二是要吃易於消化的食物,因產後胃腸功能較弱,所以可多進食一些湯類,如排骨湯、豬蹄湯、魚湯等,以保證營養的充分吸收。而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濃茶、辣椒、煙、酒等。可以適量地多喝些蜂蜜水。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